爱国爱家爱乡 真山真水真情

爱国爱家爱乡  真山真水真情
——东辽县文联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文学助力”活动
 薛明玉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东丰东辽两县经济建设、加强东丰东辽文化交流、促进文学事业共同繁荣,以文学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按照东辽县文广旅局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5月2日,东辽县文联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文学助力活动。
    东辽县司法局、作家协会,东丰县作家协会,东辽县书协、影协及两县作协骨干会员20余人参加活动。
    汽车沿宽敞整洁的水泥路驶入美丽的辽河源安北村,一个个整洁的院落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大家首先参观了辽河源镇安北村的非遗工坊。东辽剪纸、葫芦画、秸秆画、鱼骨画等做工精细、工艺独特、极具观赏价值的非遗手工作品,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东辽传统文化的多彩魅力。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见证着一个地方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岁月流逝,时代变迁,非遗工坊留住了历史记忆,让人们回到被鸡鸣羊叫唤醒的清晨,想起老牛拉车的黄昏,重新回顾过去的沧桑与辉煌。
    走出非遗工坊,大家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在频频回望之余,一种深深的敬意油然而生:向那些勤劳朴素地生活在东辽大地上的先辈们致敬!
    红灯高挂,鲜花盛开。安北村是东辽河发源地,群山环绕,山川沟壑起伏,河流南北纵横,形成自然的生态保护屏障。东辽河源头区域位于哈达岭山脉小寒顶子峰南麓的安北村五组,源头和七处泉眼形成七星北斗望月的自然景观。这里林草丰茂,生态宜人,因出产素有清朝皇家贡品之称的野生寒葱而得名。山谷中有成片的百年古梨树。雪白的梨花应时盛开,蔚为壮观。山上郁郁葱葱,鸟鸣啁啾。山下流水淙淙,花香四溢。如今的安北村已成为“春赏梨花品寒葱,夏寻源头游花海,秋食野果观红叶,冬滑瑞雪住民宿”的休闲旅游胜地。
    东辽县司法局局长、作协顾问巩云龙如数家珍,向大家介绍了辽河源头的今昔。现在的辽河村是由原安西村和石安村合并而成。早些年的这里像个不规则的地图,没有作业路,无论水田旱田,到了雨季河水泛滥,泥泞难行。2018年,我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辽河流域污染治理作为政治大考,着力在治本清源上下功夫,对东辽河流域治理重拳出击,一场省、市、县、乡、村五级行政区域齐抓共管、协同发力,共治东辽河的攻坚战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我省在辽河流域共规划195个项目,总投资189.9亿元,集中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全面开展水生态修复,强力实施水资源保护,东辽河水环境质量创造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国考断面全部达到四类及以上。近年来,随着我县治理东辽河力度的不断加大,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水资源的原则,对源头区域进行了全面保护,并采用木质结构与原石结构搭配的方式,对其进行文化挖掘,如今的源头区林木茂盛,泉水潺潺,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登临辽河水库坝顶,抬眼望去,远处寒葱顶层峦叠翠,眼下稻田整齐划一,均衡排布。渠道条条,碧水涌流,已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打卡地。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辽河源镇把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纳入首要日程,科学统筹谋划,紧紧围绕“五个抓手”“四项工程”“两大任务”,坚决打好垃圾清理、造林绿化、创建“美丽家园”三大会战,全镇人居环境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在宴平林场大院,一个绿色的“巨伞”映入人们的眼帘,大家不禁啧啧称奇。据林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棵树的树龄68年,占地面积达200多平方米。
    纵情山水,吟诗作赋,引吭高歌,抒发了爱国爱家爱乡的情怀。东丰县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对东辽县近年来发生的喜人变化由衷赞许。在两地作协座谈交流会上,东丰县作协主席相学东,东辽县作协主席薛成龙分别介绍了两地作协工作及文学创作情况,表示东丰东辽要多加强交流合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文学力量。与会作家面对面畅谈文学梦想,交流创作经验和作协发展思路,就文学如何助力东丰东辽经济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活动,延续并加深了两县作协兄弟般的感情,引领东丰、东辽两县作家走进基层、深入生活,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紧跟农业农村改革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亲身感受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动态、新面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汲取文学创作的不竭素材,沾泥土、冒热气。
    参加采风活动的会员纷纷表示,将拿起手中的笔潜心创作,将东丰县和东辽县厚重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文学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为东丰县和东辽县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贡献文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