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征程 加油共“创城”

新年新征程  加油共“创城”


编前语:
    我市开展“创城”工作已有三个年头。从2020年确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开始,三年来,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从城市环境建设等“硬环境”方面的提升,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软环境”方面的进步,让全市人民的生活环境有了显著改善、百姓的幸福感有了明显提升,我市开展的系列“创城”行动赢得了全市人民的赞扬和大力支持。
    2023年,是“创城”路上的重要节点,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辽源的关键之年。在新征程上,各部门满怀信心、充满干劲。相信在全市各部门和市民们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辽源“创城”工作的持续开展,辽源的整体实力和城市面貌会有进一步提升。




“创城”在路上  奋战新征程


    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龙山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充分展现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的责任担当,持续精准发力,全面推动“创城”工作向纵深发展。仅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就全方位开展了大量细致的“创城”工作。
    凝聚合力抓“创城”。龙山区坚持以“五化”工作法推动落实,完善领导小组+工作专班的“1+15”组织架构,形成市、区、街、社区四级“创城”网络,召开对接会、碰头会、调度会12次。坚持区级领导带头“晨检”,首创并持续开展“随手拍”,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3000多个。建立街道“创城”重点任务“赛马”机制,以暗访视频形式在全区通报问题,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组织开展“光影之间——感受文明新龙山”短视频大赛,引导汇聚群众参与热情。
    直面问题抓“创城”。树立市区“一盘棋”思想,在全区开展“走遍辽源”创文明城活动,坚持问题导向,不讲条件、不讲困难,攻坚克难抓落实。加大街路清扫保洁力度。主次干路和背街小巷保洁时间统一标准,日均达到16小时以上,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加大拆违治乱力度。共拆除违章建筑919处5600平方米,清运乱堆乱放370吨,清理小片荒6500平方米。加大物业管理力度。在推动弃管小区清零的基础上,对新接管的22个弃管小区和银河花园、银基花园及银河东等小区进行重点部署和规划,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对垃圾清运、楼道卫生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力度。在全区小区设置3244个分类垃圾桶点位、6655个垃圾分类桶。以市委小区为垃圾分类升级试点,首批投放5台智能分类垃圾箱,并将陆续投放73台。
    突出重点抓“创城”。发动全区千余名机关干部及居民群众主动参与春季环境卫生消杀活动。开展清理小广告专项行动,坚持日常监管、曝光和处罚典型违法案例案件相结合,张贴整治通知12000份,行政处罚5人,教育训诫91人,清理4000余处,整治清理墙面30000余平方米。针对存在问题较多、治理难度较大的东吉市场成立整治专班,集中解决存在的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路面污水、杂物、垃圾等难点问题,使东吉市场及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加大公益广告牌设置力度,全区共落实次干路公益广告牌380块、景观小品4个,积极推动公益广告广覆盖、接地气。
    面对“创城”工作任务目标,龙山区严格按照任务清单,逐条逐项开展工作。
    实地点位完成情况:按照“创城”实地考察点位及测评标准,目前,龙山区负责的10个大项87个点位均已达到测评标准。其中,街道办事处8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个、城市社区17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个、乡(镇)及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个、行政村及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大型商场2个、实体书店3个、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1个。
    网上申报工作推进情况:按照《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目前,龙山区负责的8个说明报告、15项79张图片资料已全部完成。
    问卷调查工作推进情况:落实8个街道17个社区170个网格问卷调查工作责任,通过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问卷调查,群众参与率达到95%,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新的一年里,龙山区将继续开展“创城”工作,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以奋力拼搏的精神,积极组织开展行动,继续全面推进“创城”工作的开展。
    全面启动小区达标攻坚行动。对全区有物业的小区进行梳理分类,针对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对基本达标的小区加强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对需要整改提升的个别小区,加大整改提升力度,对基础薄弱小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强化部门包保,确保近期全部达标。
    全面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标准化建设攻坚行动。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确保软硬件“双达标”。
    全面启动群众满意度提升攻坚行动。坚持微信发动、电话调查、入户走访相结合,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组织志愿者全程参与问卷调查全过程,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
    接下来,龙山区将坚定决心、咬紧目标、盯住进度、全力以赴,以优异成绩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筑牢“创城”根基  扩大奋战成果


    过去的一年,西安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创城”各责任单位共同努力下,围绕“2021年夯实基础补短板、2022年巩固深入再提升、2023年长效长治促发展”的“创城”工作目标,逐步筑牢“创城”根基,保障了“创城”工作有序开展。
    培根铸魂,文明风尚更加彰显。西安区做好典型选树引领工程,持续深入挖掘好人典型,梳理好人事迹,积极向上级推选合适的候选人,同时按季度在百姓文明网将获评人选进行公示和事迹展播。推进文明创建引领工程,组织召开西安区精神文明建设表彰会等会议,累计颁发国家、省、市文明镇村和文明单位奖牌奖状23个,市、区文明户牌274块,好人证书21个。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制发《西安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2024年)》,整理汇总《西安区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材料》,顺利通过省、市乡村振兴考核。积极开展“文明村屯、干净人家”创建活动,着力完善23个村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合市教育局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关注未来”公益讲座活动和“感悟辽源历史,憧憬家乡未来”主题教育活动,做好“新时代好少年”推选表彰及事迹宣传工作,推报吉林省新时代好少年和辽源市新时代好少年,其中18名辽源市新时代好少年已获评。
    精准服务,阵地建设提档升级。西安区按照《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已实现域内中心(所、站)全部达标。在阵地建设方面,已建成1个中心、7个所、38个站、1个基地、60余个志愿服务站点,形成了中心、所、站、基地(点)四级一体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在队伍建设方面,打造三级孵化阵地,构建“1+8+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开展专业培训3次;网上注册志愿者25028人,占全区普查人口数的18.36%,有服务时长志愿者人数13252人,占注册志愿者人数的52.95%,两项工作在全市率先达标创建。在活动开展方面,发挥“百姓名嘴”“‘五老’宣讲团”等基层宣讲力量,采取“板凳会”“微课堂”等方式,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200余场次,惠及群众7万余人。在项目建设方面,打造“情暖千家”“志愿服务日”“文艺骑兵”“艺翔曲艺、惠民演出”“文明实践走基层、志愿服务暖人心”“移风易俗”“助力‘创城’、有你有我”等1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
    凝心聚力,文明创建更加强劲。高位推动抓机制。及时调整“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创城”十大提升行动,全面对接市、区101家单位结对包保责任点位,积极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建立区级主要领导抽检、两办督查室定期检、区“创城”办随时检、“创城”单位互检的督考模式。持续发力抓提升。聚焦公益广告扩面铺设,建立西安区公益广告项目库,制作铺设西安特色的公益广告上千余块,打造“义宁街诚信一条街”“仙城西路文明健康一条街”两条特色街道;聚焦小片荒清理整治,坚持差异化治理、多渠道消纳;聚焦小广告专项清理,组建多部门联合行动小组开展集中行动;聚焦网上材料申报,组建专班,严格按照市“创城”办任务分配和市直各部门的需求调度,统筹协调全区各相关单位按时按格式报送相关材料,并积极配合市“创城”办做好材料返工修改工作。内外兼修抓氛围。选树先进典型,打造市级实地点位创建标杆,评选区级“创城”工作先进集体;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区属新媒体平台作用;打造调研问卷进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强化网上注册,在全市率先完成志愿服务网上注册工作,注册志愿者和有时长志愿者两项占比居全市第一。
    2023年,是“创城”工作的关键之年。街道、乡(镇)作为城乡管理的最基层组织,是“创城”工作开展的主要战场和前沿阵地。西安区共有155个点位,其中由街道负责的点位就有61个、小区33个,灯塔镇负责点位26个,可以说是任务重、担子沉。所以,各街道、灯塔镇将切实增强忧患感、紧迫感、责任感。在新一年的“创城”工作中,西安区已将迎检工作列为近期的工作重点,在短期内迅速解决问题、切实改进提升,保证在2022年的国检测评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2023年的“创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对照确定的目标任务,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争取做到创建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同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失职追究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创城”工作横到边、纵到底,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咸凯慧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