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区全力出击筑牢防汛“安全堤”

    本报讯  “8·14”暴雨突袭辽源,西安区受灾危房2379户,冲毁道路31.6公里,农作物过水42610亩。 灾情发生后,西安区委、区政府全力出击,在第一时间构筑起汛期防护网,筑牢防汛“安全堤”。
    超前谋划 做足防汛前期准备
    暴雨来袭前,西安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全区防汛工作会议,划分各单位包保任务,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防汛责任。同时提出“三个务必”、“三个坚决”的严肃纪律,要求包保责任部门务必做到中到大雨到来1小时内到达包保地点,完成防汛安全巡查检查任务;1小时内对出现险情的群众进行疏散避险;务必做到防汛救灾物资充足、信息畅通。坚决确保不能因人为因素造成人员伤亡,群死群伤;坚决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坚决确保汛期度汛安全。对农村水库、塘坝提前进行安全泄水,对沿途护堤进行加固,对主要排水河段进行疏通,并派专人全程看护,确保安全度汛。西安区各防汛成员单位近400人组成防洪抢险队伍并全部集结待命。
    周密部署 做到汛期调度通畅
    灾情发生后,西安区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各包保部门负责人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查看汛情灾情,合理组织居民紧急避险。西安区机关干部、预备役民兵等防汛队伍快速进入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抗灾。在保证城区每个社区配备1台(套)抽水泵的基础上,区财政局紧急采购12台(套)抽水泵及土工膜、编织袋等防汛物资,为半截河重点地段运送河沙2000多立方米。区民政局也与军品和食品商店签订了协议,在灾情发生时,马上提供必备的生活用品和食物,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所需。全区设立紧急避险场所47个,保证每个社区和村都有一个以上紧急避险地点,确保在灾情发生的3个小时以内所有被褥、食物和饮用水等救灾物资及时到位。
    全力出击 做好灾后积极自救
    西安区积极组织各部门救灾,积极筹措资金,组织道路、桥涵水毁修复,对城区内涝低洼重点地段2089户危房的监管看护,先后处理了裕明社区东山公园小桥东侧护坡出现面积约10平方米的塌方、煤机厂半截河段40米塌方、安康社区办公楼后侧山体10立方米滑坡、太安社区仙城客运站后侧2户企业进水等问题。对1座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8座塘坝和农村290户危房再次强化包保。同时,做好灾后防疫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情发生。加强值班值守,险工险段24小时值守,确保早发现、早防范,信息及时得以报送。
 (张艳娜  盛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