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儒汉烈士生平

黄儒汉烈士生平


    黄儒汉,1913年1月生于山东省聊城市斗虎屯堠固村(今聊城市垢固乡垢固村)。1934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少年时期在本村初级小学和临清县高等小学念书,毕业后考入山东省立11中学读书。“九一八”事变后,黄儒汉耳闻目睹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烧、杀、掠、抢的野蛮行径,国民党在政治上的腐败、封建势力的罪恶,他深恶痛绝,同王发武、王化云、刘铁榴、韩启祥、姜冠山、沈笑石等同学经常在一起谈论抗日救国的道理。1933年1月,他组织了反对11中学事务主任王一尘等人贪污的学潮,暑期被迫转北京就学。黄儒汉在北京学习期间,仍同母校进步同学保持经常的书信联系,介绍北京学生运动情况。寒暑假,他在同学中宣传进步思想,垢固乡成了当时当地抗日青年集会的中心。
    1934年,黄儒汉考入北京大学。在学校党组织的教育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地组织和参加革命活动。1935年,北京爱国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起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黄儒汉组织并参加了罢课、示威游行等斗争。
    1936年寒假,黄儒汉和姜冠山利用拜年机会会见了沈笑石等同学,交谈了抗日救亡活动的形势和任务,赞许沈笑石、姜冠山参加“中国民族解放先锋队”的行动,并说:“我们已经不是金兰之好的朋友,而是战斗的同志了。”
    1937年“七七”事变后,黄儒汉委托在北京的同学捎信,让沈笑石自带手枪到姜冠山家一道同洪涛去延安。之后,黄儒汉同洪涛一起去陕西省西安找到了八路军部队。从此,他在八路军中转战南北。1945年,奉命随军北上来到东北的沈阳。1946年2月,被东北局分配到梨东县委任中共梨东县委副书记兼县大队副政委,3月16日,与县里其他领导一起率领梨东县大队参加“二打四平”战役。5月,梨东县大队实行战略转移,黄儒汉与县大队队长马安保带县大队在西安县、东丰县坚持武装斗争。
    1946年7月,黄儒汉调入西安县,任中共西安县委组织部部长,协助县委主要领导组织和领导西安县县大队开展武装斗争、支前、扩军、剿匪、土地改革等工作。1947年,他领导了西安县北片(建安)的土改。在这期间,土改工作队在建安乡固圉村试点时,遭到土匪武装的围攻。黄儒汉接到报告,立即率队及时赶到固圉,在战斗中沉着指挥,击溃了土匪的围攻。1948年1月7日,他随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张学柯在北片检查工作时,于固圉村一次偶然事故中不幸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牺牲,时年35岁。
    黄儒汉在西安县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共西安县委、县政府为黄儒汉举行了追悼会,将他安葬在龙首山烈士公墓。为了纪念他,县委、县政府决定将西安县京剧团改名为“儒汉剧团”。
    (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