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辽源华章

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辽源华章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是国之大计,更是市之大事。为做好这篇大文章,百余万辽源人上下同欲,把中国梦融入田野乡村,用智慧和汗水书写辽源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
    立足辽源实际,彰显辽源特色。辽源是东辽河的发源地。2018年以来,围绕东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全市上下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不但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创造了条件。一批如中国·东丰松籽产业园一样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项目先后落户辽源,习近平总书记“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的嘱托和要求在这里得到了生动体现。
    突出辽源优势,用好辽源资源。辽源地处长白山余脉,是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梅花鹿、食用菌、柞蚕、东辽黑猪,是这方黑土地和先人的馈赠,更是辽源推进乡村振兴得天独厚的优势: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突出生产性服务功能塑造,服务业、加工业双轮驱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基地和产业链“双升级”……辽源在加快东丰·国际梅花鹿创投园建设的同时,在全域加快“三园一体”建设,一批引领带动性强、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园、创业园、科技园、田园综合体”正在生成。
    创新辽源模式,打造辽源样板。辽源是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转型、发展”的基因早已深入辽源人的血脉。坚持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绿色化和智能化融合,突出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数字、有机、设施、订单、特色、体闲“六个农业”融合,培育数码农场、良种培育等国家实验室,辽源正致力于打造集智慧养殖、智慧种植、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发展模式样板。
    彰显辽源智慧,用好辽源资源,打造辽源样板,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鸿鹄振翅,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次第,怎一个“好”字了得! 




东丰县:鹿乡沃野风光好  乡村振兴东风来


富有地域特色的东丰农民画

大阳镇光伏产业园鸟瞰


    东丰县全面贯彻落实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将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全县“三农”工作总抓手,探索总结“五引领五打造”工作新模式,全面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的幸福新东丰。
    以创新理念为引领,构建了“钢铁+冶金建材”“梅花鹿+医药健康”“食用菌+农特产品加工”“包装+轻工纺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五大产业格局,工业增加值增速跃升至全省第一位。鑫达公司迈入百亿级企业行列,华粮生化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唐豆豆食品成为全国首家松籽加工上市企业,实现本土企业“新三板”挂牌零的突破。设施园艺产业提质增效,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1亿袋,设施羊肚菌发展到800亩、40万斤,规模全省第一。
    以绿色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三百工程”,挖掘城乡文化内涵,梅花鹿、农民画等特色元素融入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高效推进,东丰的城市名片个性魅力愈发凸显。全力打造覆盖全域的特色小镇、精品小镇。东丰县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省河长制湖长制推进现场会在东丰召开。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东丰县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荣誉称号。
    以协调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4个乡(镇)和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6个乡(镇)获评“全省文明镇”,11个村获评“全省文明村”,赵艳霞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具鲜雄获评“中国好人”,石凤珍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东丰县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鹿乡知名度不断扩大、文化品牌更加响亮。
    以开放理念为引领,统筹抓好农村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深度推进“三治”融合,成功申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县”,黄河镇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称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东丰版“枫桥经验”,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11”平安建设模式效果显著。东丰县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被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以共享理念为引领,围绕梅花鹿、生猪、稻米、食用菌等产业,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保障农民群众稳定增收、持续增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红利。着力推动“魅力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一体化发展,推动财力向民生集中、政策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盼的问题。




东辽县:田园风光美如画  共建共享美乡村


彩色自行车赛道

东辽河源头


    东辽县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增收致富。
    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以赴推动“中国蛋谷”建设。依托天圣吉林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畜禽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推进安恕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种养结合样板。建设创意农业区、农事体验区,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做大做强金翼、吉东垦丰等优势品牌。
    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依托“千村示范”创建,持续推进“厕所改造”“危房改造”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深入落实全市“百万亩造林、百公里河道治理、百万亩高标准良田建设”三百工程,打造“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格局。
    实施“红色传承·奋进东辽”系列先锋示范行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广泛发动农村留守妇女、青年团员投身环境整治、美丽人家建设。强化正向宣传引导,及时跟进科普宣传,塑造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深入开展“千人大培训”工作,提升领富带富的内生动力和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本领。加大人才回引力度,重点在本乡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严格做好驻村干部监督和管理,切实发挥驻村干部助力乡村振兴作用。
    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持续加强各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新生活方式。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不断提高群众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组织开展“好人”评选,加强典型人物事迹宣传和学习。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立足区位优势,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科学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布局。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要素,不断提高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水平。突出地域特色发展,使特色小城镇建设充满魅力、活力,富有竞争力、生命力。全面加强特色小镇科教文卫、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补齐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短板,为特色小城镇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持续抓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严格“四个不摘”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持续抓好扶贫资产管理,做到账实相符。持续抓好帮扶工作,全力做好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工作。深化县域结对帮扶,持续提升帮扶效果。开展定点帮扶,通过开展走访慰问、救助帮扶,凝聚全社会帮扶力量。




龙山区:逐梦青山绿水间  绘就振兴新画卷


顾大山庄芍药花海

寿山镇永治村


    龙山区围绕“村美、民富、乡强”目标,以乡村振兴为出发点、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乡村旅游为着力点,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分类推进”,因地施策、点面结合、示范带动、整体推动,唤醒“美丽资源”、激活“美丽经济”,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跑出了“加速度”。
    积极探索构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工农乡安国村在村党支部引领下,全村78户村民参与成立了安国村绿建果蔬采摘合作社,通过发展葡萄、香瓜和西红柿等果蔬产业,预计每栋大棚可实现年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村民进社务工“挣薪金”,吸纳30多名村民“守家在地赚工资”,村集体入股分红1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7万元。据了解,龙山区现成立代耕代种、蔬菜种植、畜牧养殖、营销策划等专业合作社19个。2021年,全区村集体收入达到489.85万元。
    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坚持“全域规划、点线结合、加强保障、打造特色”的总体思路,近5年来累计投入近2亿元,明确了以发展近郊采摘、乡野民宿、休闲体验为主,努力打造全域游旅游环线的近郊旅游发展思路。2021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人数43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2307万元。
    以“千村示范”创建为载体,严格对照“九有六无”创建标准,深入开展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全区共维修改造村级道路157公里、桥涵143座,修建边沟132公里;建成高标准农村文化广场15个,并逐步完善广场附属设施建设;历年累计改造水、旱厕10821户,普及率85%以上,使用率及满意度在92%以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龙山区涌现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7298户。2021年,龙山区荣获吉林省“文明村屯、干净人家”创建活动优秀县(市、区)称号。
    立足主城区实际,以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为目标,对已创建完成的文明村镇继续按照“八个一”“十个好”要求,通过实施文明实践提升工程、百村千户示范工程、移风易俗推广工程,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使全区广大农村群众精气神进一步焕发。目前,龙山区有省级文明乡(镇)标兵寿山镇,市级文明乡(镇)工农乡,国家级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村4个,其他村均为市级或区级文明村,区级以上文明村镇100%全覆盖。




西安区:同筑百年乡村梦  凝心聚力促振兴


紫梦香谷综合农业产业园一隅

灯塔镇碾山村特色种植产业园的多肉植物


    西安区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使“千村示范”创建和乡村建设行动取得实效,乡村产业和生态振兴成果显著。同时,全区紧紧围绕绿色农业、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发展需求,努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制,全面压实主体责任、部门责任、帮扶责任、监管责任。严格按照“千村示范”创建工作要求,深入谋划、细致研究。对全区23个行政村实施全覆盖包保,严格对照“九有六无”标准,查短板找弱项,切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发展模式,乡村产业发展基础逐步壮大。目前,有市级龙头企业6户。其中,“禹然农业”作为辽源地区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现已注册“苦口婆心”“禹然”2个5类商标品牌,生产蒲公英代用茶、蒲公英压片糖果、蒲公英固体饮料三大类特色产品。在特色产业方面,灯塔镇碾山村依托特色种植产业园项目,大力发展暖棚经济,现已发展出“碾山多肉”“碾山西红柿”“碾山香瓜”等初具品牌效应的特色产品。重点打造种植产业项目,以村为主体流转土地,种植玉米,带动村集体经济、脱贫户增收。同时,以人居环境改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为契机,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人文环境和区域特色,积极探索建立“区域规划统筹、景区发展带动、乡村旅游拉动、特色民宿助推、文旅融合引领”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打造唐宋湖畔特色景区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400多亩,现已建成薰衣草花园、草莓采摘园等项目单元,正在启动建设全国最大的田园秋千文化博览园。
    成立区、镇、村集体资源专项清理整治领导小组,将23个村划分为3个区域,分片推进清理整治工作。整治后,村集体收入增加120.05万元。对照中央、省、市明确的12种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情形,逐村开展摸排调研,加强驻村干部管理。盘活“人才编制池”,发挥西安区人才引进服务中心作用,为农业农村领域人才引进提供编制保障。落实省委“314151”工程,修订完善乡村人才培育专项计划,培育一批土专家、巧工匠、好标兵。加强乡村人才项目支持力度,鼓励引导镇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开展农业技术专业培训3场。开展技术咨询、品牌培育、渠道拓宽等精准服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通过深化理论学习宣讲、开展不良风气专项整治、大力培育乡贤文化、开展志愿服务,进一步助推文明村镇创建。




高新区:农旅融合促发展  乡村振兴添活力


高新区街边绿化景观

兴国水库



    高新区突出产城融合、产业带动,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作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乡村旅游各项任务,将高新区打造成工业强、民风正、环境美、生态优的经济强区。
    制定出台了《辽源高新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同时,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促进各类资金资源向农村倾斜。2018年至今,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重点保障道路、污水管网、绿化美化、农村改厕、涵养林建设等重点任务需要。
    兴国村原来是全市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号称龙山脚下“亿元村”,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同时是集“山水林田湖草”为一体的乡村环境典范。村内有向阳山、兴国湖,有林地、湿地,还有稻田,水系发达,生态的本底本色突出,具备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条件。围绕这些内容,高新区积极谋划实施项目,改变环境卫生“脏乱差”局面,提升旅游发展的基础性功能。
    兴国湖水系生态治理工程以打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基本任务,建设全民健身公园、水库两侧道路绿化等项目。谋划推动兴国湖湿地公园、乡村无动力乐园、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升级改造红枫潭酒店,打造具有地域乡村文化特色的温泉酒店,形成乡村度假农庄、观湖民宿等乡村旅游板块。其中,全民健身公园由全民健身广场、观赏稻田及花海景观三部分组成,广场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花海景观占地面积约70亩,观赏稻田占地面积约40亩。目前,全民健身广场已开工建设,进场桥已修建三分之二,荷花池维修也在有序进行,预计9月底基本完成项目建设。
    为切实提高乡村旅游内在保障,高新区着力推动产业发展。针对村人均耕地较少实际,按照“做特色、做精品、做休闲”的农业发展理念,重点培育兴国村水稻种植+休闲农业。全区现有水稻种植236亩,蔬菜大棚60栋,拥有农家乐、渔家乐等休闲旅游点2个,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指导2个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订完善村规民约,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全区各村建设文化小广场2个、农家书屋2个,农民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1个。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按照建设1个示范村、1个达标村目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党员示范户“亮一带十促百”行动,组织村民开展“五美”“五净”活动,评定“最美庭院”“干净人家”60个。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茵 李及肃 王超 闫书御琳 于淼 通讯员 舒国良 孙硕琳 提供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刘鹰 魏利军 吴培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