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担重任的青年卫士
勇担重任的青年卫士
本报记者 徐楠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发出号召,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作为新时代青年,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的刘镔汉选择了勇担重任。3月初疫情爆发以来,他主动请缨、迎难而上,一面承担着全局抗疫物资的调配分发、一面下沉社区完成入户排查以及核酸检测工作。在长春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敢挑重担、冲锋在前,跟随组织,支援长春净月高新区执行环境消杀任务。
在驰援长春的15天里,刘镔汉和队友们始终秉承着“哪里需要、就挺进到哪里”的奋斗精神,以党旗为战旗,以行动树形象。他带领的消杀一大队负责对净月高新区德容街道12个小区、38栋楼、127个单元、3个超市等封控区进行每日消杀。他和队员们每天早上8点30分准时出发,背负50斤重的喷雾机逐楼逐层消杀。防护面罩布满雾气,防护服被汗水浸湿,手被机器磨出水泡,肩膀被勒出深深的痕迹……但他们没有丝毫懈怠,趁着补充消毒剂时稍作调整,而后又继续冲在一线,没有谁会因为设备的沉重而忘记担在肩上的重任。
每日工作结束后,刘镔汉都要与净月高新区城市管理局、德容街道办事处进行工作对接,组织各小队队长召开会议,对当日工作进行总结,对次日工作进行部署。完成工作日报,检查好防疫物资,多半是凌晨一两点。
此外,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消杀队员需要每天24小时待命,组织一声号令,他们即刻就位,经常是半夜接到通知后,立即驱车赶往封控区,结束任务时已经接近天明,而这也正是他随组织支援长春15天来的日常工作状态。回忆起抗疫经历,刘镔汉说:“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群众的信任与感动,一句句‘感谢辽源大白’,一声声‘你们辛苦了’,我们回以实际行动,不负所托,完成任务!”
结束这次“双向奔赴”的支援工作,刘镔汉迅速回归了本职工作。他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秉持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虚度光阴,不浪费大好年华,自觉担当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环保人的“精气神”,在平凡岗位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努力在新时代彰显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