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生态文章赋能乡村振兴

柴伟率队巡河并调研我市乡村振兴及“三百工程”建设等工作时强调
做活生态文章赋能乡村振兴

    3月30日至31日,市委书记柴伟调研我市乡村振兴、“三百工程”建设等工作情况。图为柴伟在东丰·国际梅花鹿创投园调研相关情况。 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本报讯(记者 王茵)3月30日至31日,市委书记柴伟利用两天时间,深入渭津河王家桥段、东辽河安北村段,巡视巡察河道治理与源头管护、护坡及河滩地绿化美化情况,并深入东辽县、东丰县、龙山区部分乡(镇)、村屯,指导备春耕生产,调研乡村振兴、“三百工程”建设等工作情况。副市长吕明、市委秘书长李恩来参加调研。
    柴伟指出,统筹抓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对于黑土地保护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河道管理,及时排查整改水环境问题,坚决遏制各种危害水生态、水环境行为;要认真履职尽责,做好河道日常监管和巡河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河段基本情况;要加大护坡、河滩地及河道两侧绿化美化工作力度,在改善环境、恢复生态的同时,起到防风固沙、保护耕地、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柴伟强调,持续推进“三百工程”,是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优化水环境、确保水安全的重要抓手。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大百万亩造林、百公里河道治理、百万亩良田改造建设力度,以“三百工程”建设成果厚植生态底色、做活生态文章。要坚持生态与生计并重,立足自身条件,依托资源禀赋,统一规划,统筹推动,以优环境、增效益、兴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柴伟强调,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有利于带动农业农村产业快速发展、提速农业农村现代化。各县(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改造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竞争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要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为引领,将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融合嫁接,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柴伟强调,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要结合自身条件,在打造环境的同时,注意挖掘本土文化、丰富内容形式、突出乡野气息、注重农旅融合。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等要素汇集,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东丰县、东辽县、龙山区主要领导,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水利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