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金,当珍惜

信用是金,当珍惜


    诚信是一个很古老的道德准则,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的基本社会准则。民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商无信不通、城无信不兴。因此,不管是个人、企业或是一座城市,都应该珍惜诚信、践行诚信,而不能不重承诺、不讲诚信,随意“透支”自己的诚信。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诚信是每个公民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没有诚信,一个人在世上无法立身。2500年前的孔夫子在谈到他的最高社会理想时说:“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可见,在孔子的心中,“信”字的意义是何等重要。不管岁月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诚信永远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永远是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
    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古往今来,有很多诚信故事给我们以启示。其中,司马光卖马这个故事就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一天,司马光想把家里那匹马卖掉。这匹马毛色纯正,很是漂亮,并且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唯一的缺陷是这匹马夏季会有肺病。司马光找到管家,对管家说:“咱家这匹马夏季有肺病,这一点你一定要告诉买主。”管家听到后笑了笑说:“哪有人像你这样的呀?我们卖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缺点说出来呢?这样人家不一定会要,就算要也卖不了高的价钱啊!”司马光并不认同管家这种看法,对他说:“这匹马卖多少钱事小,对买家不讲真话、不讲信用事大,这样也会坏了我们的名声。做人必须要讲诚信,要是我们失去了诚信,那损失岂不更大?”
    小信诚则大信立。做人不讲诚信,朋友就会疏远你;做事不讲诚信,同事就会疏远你;做生意不讲诚信,客户就会疏远你。诚信为人之本。如果人生是一座高楼大厦,诚信就是它的根基。根基不实,高楼大厦很难建得起来,即使建了起来,也随时有崩塌的危险。因此,对每个人来说,诚信是贯穿一生的必修课。做人做事,诚信为先,这是我们需要牢牢记住并严格遵循的准则。




诚信是企业必须遵守的职业操守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多家企业被曝光。其中,某酸菜生产方式问题受关注度颇高。这个事件反映出了很多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相关企业的诚信问题。涉及的企业之所以能如此做的根源就是不讲诚信、不讲行业操守,欺骗消费者。
    作为食品生产企业,要信守职业操守、把牢食品安全观,用优质产品回报社会。但是,有些企业因贪图一时的利益而失信,最终就会被消费者抛弃,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败。不诚信的生产经营方式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害人者必害己,损人者必损己。企业不讲诚信,生产的相关产品也会失去市场,企业相关人员也会得到应有的惩处。
    诚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只有诚信经营才能换来顾客信任。某些行业部分从业者的不良行为影响极坏,会透支整个行业的信用,造成公众对企业的集体不信任。因此,企业经营者应当明白欲建立企业,先建立信誉;欲做大企业,先做好信誉;欲做强企业,先做牢信誉的道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把诚信守法作为企业的基本行为准则,作诚信守法的表率,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诚信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诚信不但对个人和企业来说重要,对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也非常重要。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
    打造政务诚信最关键。优化营商环境的目的就是打造出更优质、更公平的发展环境,让通过招商引资而来的企业留得住、发展得好。“营商”二字,说到底是讲诚信,言必行、行必果。对政府部门来说,要优化服务、转变作风,要言而有信,对政府正式作出的承诺、出台的优惠政策,要一如既往地兑现、不折不扣地落实,坚决杜绝失信行为和“新官不理旧账”,要切实做到诚信招商、待商、留商。我市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程中,一直将政务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强化思想认识和责任担当,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公职人员信用承诺机制,加强政务人员诚信教育,打造了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同时,我市以构建新型信用监管机制为核心,紧扣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推动建筑业、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公路水运等行业领域开展信用评价、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高效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为全市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有“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也需要万千市场主体坚持诚信为本、守法经营,共同维护好健康、有序的营商环境。我们要求企业依法依规诚信经营,并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行政性、市场性、行业性和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只有诚实守信成为每个企业的自觉遵循、成为不可碰触的商业底线和道德高压线、成为评价和影响企业的重要指针,才能让营商环境更澄澈、更优质。




诚信让城市更文明


    诚实守信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名片、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诚信是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反映。我们说一座城市文明,说的是这座城市里有血有肉的每个个人的行为文明。可是,如果这座城市的人们连起码的诚信都没有,这座城市能是一座文明城吗?提升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最难的不是改善城市的面貌与环境,而是如何提升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因为即便城市外貌再光鲜亮丽、基础设施再完善,如果出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车辆杂物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也会给城市的文明形象大大减分。提升市民素质,应当把加强诚信放在重要位置,以此带动更多人加入到“行善、诚实、守信”的行列中来,从而形成这座城市独特的诚信魅力和诚信力量。诚信建设不仅关乎民生福祉,而且关系到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全面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让诚信成为文明城市的最美底色,对于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诚信是文明城市应有的品质。全社会要共同努力构建社会诚信体系,让广大市民生活在温暖的、诚信的、安全的社会环境中。对相关部门来说,应当进一步加强市民诚信教育,提高市民的诚信度和诚信自觉,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素质;对个人来说,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诚信意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守信重诺,用实际行动为城市文明“加分”。




信用是金,莫“透支”


    《狼来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故事中的小牧童向山下农民撒了两次谎。当狼群真的来时,他的话再也没人相信了。正因为他的谎言,导致了羊群被吃的后果。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透支信用的严重性。
    曾有人言:“失足,你可能马上复起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信用是公民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兴旺发达之道,更是政府公正、公信之源。现实中,大家都能从理论上认识到信任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个人或是个别单位在行动上“透支”自己的信用。“透支”信用的个体或单位多了,社会上彼此不信任的气息就会越来越浓。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信用度就会大大降低,“不信任”就会在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蔓延。
    古人言:“言必行,行必果。”说出来的事,做不到,就是失信于人。个人透支信用,就可能失去朋友、失去合作伙伴、失去获得成功的机会;倘若一个单位透支信用,那危害就更大了,会造成公众对这一行业的不信任;如果整个社会都随意透支信用,那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从整个社会看,个人和集体彼此之间的互不信任,就会导致风气败坏,无疑会增加社会的运行成本和社会管理的难度。信任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失去的东西,也是最难挽回的东西。一旦社会公众陷入信任危机,那么,如何重拾信任的信心和如何重建信任的机制,将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践行诚信  从我做起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社会得以存续发展的“底线”。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诚信的环境。一个社会,假如逾越“底线”的现象成为常态,将陷入人人自危的深渊。
    人人诚信,社会诚信。个人诚信是一切诚信的基础。一个个普通人的诚信举动,都会像一股股清风,带来更多新的气象。可是,在现实中有很多人明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却经不住诱惑、守不住底线,嘴上说着要诚信,就是不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我们个人在日常行为中缺失的“小诚信”,像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的健康肌体。如果对这种状态放任不管,最终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大诚信”。
    社会诚信,人人都是受益者,也是建设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出力、个个尽责,共同赓续诚信血脉,积极做诚信践行者,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勇于担当、恪守诚信、有诺必践,坚决抵制失信行为,弘扬社会正气和时代正能量。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锋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