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战国策》是《左传》之后另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名著。起于春秋,迄于秦并六国,前后约240年(前460年—前220年)。由西汉经学家刘向根据已经流传的《国策》、《国事》等书辑录编纂而成,定名为《战国策》。“策”为策略、谋略、方略之意。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剧烈变动的时代。《战国策》主要记录了这个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和谋臣、策士的言论,以及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战国策》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2策,共33篇。它对当时诸侯国进行兼并的政治形势和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作了比较真实的反映,对士阶层的政治活动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苏秦和张仪是士阶层的代表人物。他们围绕秦统一海内的时代趋势,向各诸侯国宣扬自己“合纵连横”的策略,通过其言行显示出鲜明的个人形象。纵横家们的游说之论,集中表现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活动。《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等都是书中精彩的部分。有的篇章还从侧面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女性固宠斗争和宫闱里的阴险丑行。
    《战国策》是我们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和复杂的政治生活,也发展了散文的写作手法。它语言犀利、笔调辛辣、文笔优美,善于将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于行文之中,用以说明道理、阐述观点。它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给后代散文家以非常大的影响,为汉代辞赋和宋代散文创作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李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