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美丽新辽源 推进“创城”我来谈(下)

文明美丽新辽源 推进“创城”我来谈(下)


“文明浸润城市  建设惠及民生”
西安区委宣传部 袁希景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底蕴与灵魂,渗透于城市的发展中、融合在百姓的生活里。
    清晨,伴着温和的阳光,西安公园已经有老年人在晨练,公益广告展牌随处可见,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践行文明。路面更加整洁、车辆停放更加有序、城市环境更加舒心。午后,鹿鸣湖湿地公园内弥漫着青草的清香,成为人们饭后休闲的好地方,人来人往再也听不见喧闹声,取而代之的是礼让谦和。傍晚,小区的路灯已经成为辛苦工作的人们回家的向导,居民区内处处都充满着安全感和温馨感。然而一年以前,以上情景还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一年前,作为创城办工作人员,我在“创城”调研期间,看到存在的一些难点痛点,深刻感受到“创城”任务的艰巨性,创城办所有成员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们依旧相信梦想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实现。为了破解环境整治难点问题,区文明办、创城办联合发起了“助力创城、有你有我”志愿服务项目,利用每周五志愿服务日深入各社区主要街路、居民小区捡拾白色垃圾、清理小广告。同时,利用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契机,在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发放“创城”手册、宣传单,深入居民家中填写“创城”调研问卷,向群众讲解“创城”的益处,使“创城”工作走进群众心里。
    为了实现让居民活动有去处、服务有保障、精神有寄托目标,村里建起了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各种健身器材等休闲设施一应俱全,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活动中心。邻里纠纷少了,互相恭敬谦和;社会风气正,荣登村里“好人榜”的村民越来越多,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一年多来,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取得了这场惠民利民大考的阶段性胜利。从骄阳似火到白雪皑皑,我感受到了“创城”前后的新变化,切实感受到文明能够浸润城市、建设能够惠及民生。“创城”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虽然“创城”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行之即可将至。作为“创城”工作的践行者,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十大提升专项行动”中,我们必将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攻坚战。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辽源人,我们守城有责,必将使这座久经历史的小城重焕光芒。




“让美与和谐并存”
我的家园小区居民 高升


    曾经,随着小区建成年限的不断增加,我市老旧住宅小区设施不配套、环境脏乱差、居住质量低等问题日益凸显,群众希望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居住品质的愿望十分迫切。如今,老旧小区配套设施得到完善、老旧住宅安全隐患消除了、小区环境改善了,群众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均大幅提升,小区居民都对政府的这项惠民工程纷纷点赞。
    当我市“创城”工作进入到实质性建设阶段的同时,小区居民期盼已久的小区改造工作也落实了。现在,小区里处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宽阔平坦的小区道路、整齐划一的停车位、新栽种的绿植,这些处处彰显着干净整洁的美。休闲长椅、健身路径等休闲设施的设置更换,使小区居民在茶余饭后有了更多健身、休闲、娱乐的地方。如今,我们家园小区居民的文明素质有了较大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邻居们都说:“一边创建文明城市、人人争做好市民,一边小区改造建设、完善设备设施,这真是‘美与和谐并存’,咱们辽源又回到了那个‘小上海’的时代。”
    自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日渐丰盈。其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终受益的就是普通群众。希望未来,所有人都能积极参与到“创城”中来,讲文明、树新风,共同建设美丽、和谐的“新”家园。




“既是文明‘驶’者,又是‘创城’受益者”
出租车司机 魏凯


    我一直认为,出租车司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营造的环境不仅是乘客的温暖港湾,更代表了城市的文明形象。如今,在我市“创城”大潮中,很多出租车驾驶员已经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创城”当中,既是“创城”文明“驶”者,又是“创城”受益者。
    现在,马路宽了、道路通了,这是我作为一名辽源出租车司机最直观的感受。特别是南部新城与人民大街那条新路,每次开车路过,看着宽阔的马路心里都很敞亮,这不仅成了辽源市一大特色,也让出租车司机在来回往返时更节省时间、更便捷安全。城市道路建设得更好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更高了。出租车司机作为我市的移动“名片”,自然也没有落后。我们一直严格按照要求,无论是车内饰的整洁程度,还是服务乘客的文明程度都有了很大提升,有不少出租车已经统一了座椅座套并定期清洗,消毒喷剂等也是一应俱全。前段时间,一名外地回来的乘客在闲聊中说,他长年出差,去过很多城市,为了方便,出差办事的过程中都是选择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这次来辽源出差几天,他一直乘坐出租车,觉得辽源的出租车与前几年来的时候相比,更加干净整洁,司机文明程度和服务态度越来越好,与其他地方的出租车、网约车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于这一现象他很是感慨,还专门在我车上拍了一段视频发了朋友圈。“用事实说话,用行动证明”,这是一位走南闯北的乘客对出租车司机每天辛勤工作的一种肯定,更是对辽源出租车行业的高度评价。确实如此,曾经的出租车乱象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在“创城”过程中,微笑着用最美的姿态迎接每位乘客。
    “做文明人、开文明车”,这是我们每名出租车驾驶员的基本素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我们全行业的最高服务宗旨。借“创城”这缕春风,我们将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秉承“去行业陋习、树行业新风”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升文明素质,为“创城”工作助力!




“蔚然成风的‘志愿红’”
东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满媛


    街道马路宽敞整洁、窗口服务文明热情、市场环境井然有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走在辽源的大街小巷,百姓们无时无刻不感受着生活中的美丽变化。“创城”,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创城”,让辽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创城”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志愿服务推进城市品质提升,高度重视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尊老敬老、环境整治、扶弱助贫、义务帮扶等志愿活动。一直以来,志愿者在关心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慰问困难家庭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缓解了社会压力。每逢节庆时间点,“志愿红”就是温暖的坐标,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带动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成为街道工作不可或缺的帮手。热衷公益的他们践行志愿精神,不计报酬、不顾个人安危,为社会大众服务,为辽源增添了城市魅力和人文色彩。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新成效并常态化开展,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文明劝导、保护环境等各类志愿活动中,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已成为辽源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志愿服务活动不是一次的热心、一时的热闹,只有以制度化的组织、规范化的管理、科学化的运作护航,才能行稳致远。在区文明办的指导下,东山街道全面推广“五色服务”志愿品牌,3个社区每年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超过100个,只为做好街道服务工作、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把辽源建设得更加美好。
    “创城”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东山街道将持之以恒巩固创建成果,为“创城”工作贡献力量。




“创建文明城市  展现环卫风采”
龙山环卫 张兰峰


    山水风光惹人醉,辽城飞雪从天降,龙首山上彩虹飞,辽河广场人如织,辽河岸带夜色美。历经数十载的风雨历程,辽源从泥泞和坎坷中走来,正抖落一身的风霜,微笑着,毅然前行……而岁月在悄然中见证着她的历史。在祖国繁荣富强的大背景下,我们辽源人民正沐浴着精神文明的春风,经历着城市发展的巨变。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环卫部门积极响应,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实施市区环境卫生作业网格化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对城区各主要路段、广场、人行路、商圈、市场等地的路面、果皮箱、垃圾桶、公厕等公共设施进行清洗、冲刷,解决浮尘、异味等环境卫生问题。现在,我市各主街道越来越宽阔美观,环卫工人自觉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我认为“花香蝶自来”,城市环境卫生搞好了,城市的品位和层次才能够提高。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这种城市精神气质的形成。文明是一种习惯,体现在每个人的举手投足间。小事彰显大德、细节体现文明,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会让城市文明更进一步。让我们携手向前,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创城”活动中来,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辽源。




网友谈:辽源“创城”路上的变化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总有一些变化,虽细微却彰显文明;总有一些风景,虽平凡却让人心生暖意。宽阔平整的道路、干净整洁的墙面……在“创城”热潮中,我市城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脚下的路更顺畅了、入住的屋更舒心了、入眼的景更怡人了,以往的脏、乱、差,如今变得净、美、优。城市印象在变,群众评价也在变。近日,广大网友就用文字记录下了辽源在“创城”路上的那些改变。
    @我是群主:自“创城”以来,就感觉家附近的马路上每天都在上演着“文明”故事:驾驶员自觉减速让行,非机动车、行人不按指示灯乱穿行的现象明显减少,交通志愿者成为路口交通秩序管理的组成部分,大家共同维护着有序、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
    @品百味人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给我最实实在在的感受是小区环境明显改善;公交车上,年轻人越来越有礼貌,懂得给老人让座位;市民随地吐痰、乱闯红灯的少了。希望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创城”活动,保持好这份成果,使文明之花在我市绚烂绽放。
    @扬子: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我更加能够体会到“创城”给社区带来的很多改变。就近段时间而言,很多社区都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包括倡导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辖区居民的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小区居民也都很支持,社区工作也越来越好开展了。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创城”没有句号,只有逗号。为了城市更长远的文明建设,各级职能部门不能有丝毫懈怠,每一位市民也要把文明行为变成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使城市在播种文明中收获更多和谐,让百姓在文明城市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刘鹰 王彦雨 魏利军 吴培民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