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声民心为镜 办民需民盼之事

    新风徐来满目春。伴随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新风,在辽源大地吹拂。
    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是真抓实做。“抓”什么、“做”什么,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反映的问题,就是我们教育实践活动整改的重点。我市各级党员干部围绕群众所需所盼,赴基层,看街巷、入农家、进工地,了解情况,征求意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以民声民心为镜,办民需民盼之事。

    群众所盼
    区领导来了 苇塘村要“亮”了
    在龙山区工农乡苇塘村4组与2组接壤处,有一条路,300多米长,路边无人家,两侧是玉米地。白天,一个人走这条路心里都有点犯嘀咕;晚上,就是大老爷们走也打怵。能让这条路“亮”起来,成了苇塘村4组80余户村民日思夜想的梦。
    苇塘村4组的男人大都进城务工,妇女则一边操劳家务,一边进城卖菜,每天天不亮就得往市里跑,可这条300米长的路偏偏是进城的必经之路。
    大人走夜路怕,孩子走夜路更怕。由于开春农活多,一天,丁海丽把接孩子放学的事儿忘在了脑后,孩子晚上放学便自己回家,因为平时都是家人陪着走夜路,现在自己走夜路,对于一个初中女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她走在路上战战兢兢环顾着四周,走路很怕有“异常”。走着走着,两个陌生男子的出现,吓坏了小女孩。这两个人走走停停,指东指西。孩子以为这两个人是“坏人”,吓得调头就跑,边跑边哭,直到跑到离家很远的姥姥家。丁海丽看着女儿失声痛哭的样子,心里很难受。她想自家孩子遇到了这事儿,全村大部分孩子都在城里上学,保不齐别人家的孩子也会遇到这事儿,孩子的安全问题咋办?为了孩子的安全,为了全村的父老乡亲能够早日见到“光明”,3月20日,丁海丽和村民们将安装路灯这事儿反映给来村里听取意见的乡里和区里的领导,期待着佳音……
    务实为民
    得知此事,龙山区工农乡负责人和区领导非常重视,立即到达此路段检查,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协调解决。3月15日,一批路灯设备运往苇塘村。3月19日,太阳能路灯已全部安装启用照明。这路灯不仅照亮了苇塘村的路,更照亮了村民的心!

    群众所盼
    别让雨“漏”到百姓心上
    在征求百姓意见时,东辽县白泉镇新城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辖区内很多小区由于没有物业管理,而小区顶楼又由于年久失修导致漏雨,这个问题成了困扰百姓的一大难题。在走访了多个小区之后,发现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
    家住水岸名苑的业主贾明山说,现在大多数住顶楼的住户都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墙皮脱落。有时候人不在家,水都漏到了楼下,不仅自己住得不舒心,还影响到楼下住户的正常生活。多年来,各顶楼住户“各遮屋顶洞”,多是采用临时措施,修修补补,解决燃眉之急。但是这样长期下去也不是办法啊,上班时间家里没人,赶上下大雨,回家时屋里都快成“水帘洞”了。
    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在了解问题之后,新城社区立即组织群众代表和社区领导进行座谈,商讨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由于新城社区是原西桥社区与新城社区合并后而成,所以管理区域面积较大,涉及小区住户较多,工作开展起来难度也很大。新城社区发动社区人员和业主代表,对辖区内无物业小区住户积极进行调查摸底。其中,楼顶漏水问题较多,楼外下水道堵塞经常往外返脏水、顶楼上不去水、楼道内杂物堆放、楼道无夜间照明灯等问题也较多。针对这些问题,新城社区及时与县住建局物业办取得了联系,对于楼外下水道堵塞经常往外返脏水,顶楼上不去水,楼道内杂物堆放,楼道无夜间照明灯等问题及时进行了处理。
    业主张凤祥说,新城社区的群众路线活动搞得好。在这次小区楼顶做防水的工作中,他们拿百姓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过几天,我将组织我们小区的居民制做一面锦旗,给新城社区送去,这样的社区干部我们百姓举双手拥护。
    务实为民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东辽县白泉镇新城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征求百姓意见和建议,把百姓诉求放在首位,把百姓利益挂在心中。对小区顶楼漏雨问题,启动东辽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维修处理,经过与物业办联系,现床单厂住宅楼42户居民已完成了楼顶修复工作。物业办正在对水岸名苑260户居民、广电楼150户居民、社保楼45户居民进行业主资格审核工作。
    新城社区宋佳翠主任说,我们的工作都是涉及到百姓的事,百姓过得舒心高兴,我们的工作才更顺畅易行。我们在不断查找自身的不足,更在不断查找我们与百姓的距离。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让我们社区内的居民幸福生活。

    群众所盼
    道路通了 村民富了
    在龙山区寿山镇北部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名叫三合村,6个居民小组沿着一条东西走向的水泥路而建,这条路以前是村里通向外面的唯一一条水泥路。
    对于农民来说,庄稼丰收,粮食再卖个好价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可是,以前三合村的农民能够实现庄稼丰收,却难以实现粮食卖上好价钱的愿望。很多人会认为庄稼丰收而粮食卖不上好价钱与市场有关,这观点不错。可是,三合村村民的粮食年年难以卖高价却与村里的路有关。
    以前三合村里6个居民组没有水泥路,并且路面高低不平。村民走在路上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行非常不方便。 那时候,村民们最害怕的就是收粮食时赶上雨水天气,那本来就不平的“拉地道”,再加上雨水的冲击变得更加难走。村民们收完的粮食想往外运就只能赶在冬天,土道上冻后能抗住劲儿了才行。村民由于只能在冬天卖粮,所以到村里来收粮的商贩都会把粮价压得很低,还一副你爱卖不卖的样子。
    道路不通是导致村民致富难的瓶颈。村民把问题反映给村干部,村干部把意见反映给镇里、再到区里。区里、镇里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立即来到村里听意见、查路况。最终,在多方协调下,三合村从2011年开始,经过3年的时间共改建水泥路13公里,解决了村里道路不通的难题。道路通了,村民乐了。六队村民宋炳玉高兴地算了笔账:“我家一年能收苞米30000来斤,以前自己雇车一次只能拉10000斤去卖,也赶不上理想价格。现在道路好了,收购苞米的人亲自来家门口了,不但省了不少运输成本,还能卖上理想的价格。现在,我们都很满足,我真希望村里的条件更好些。”
    务实为民
    龙山区寿山镇三合村改建了水泥路13公里,使水泥路几乎通到村民的家门口。道路通了,收粮食的车一天来好几趟,三合村的粮食也能卖上高价了。同时,由于道路畅通了,大部分剩余劳动力选择了在农闲的时候进城务工。道路通了,村民富裕了,村里半数以上的家庭购置了小轿车。
    为了使村里条件更好些,让村民生活地更舒适一些,村里还对水库进行定期清淤、护堤;规范管理农贸市场,并修建8个卫生垃圾池子。

    群众所盼
    市场保住了 隐患没有了
    西安区福盛社区有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自由菜市”。有了它,家住附近的居民买菜着实方便了,可它的存在又堵塞了道路,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交通不便和安全隐患。
    由于小区的规划问题,小区内没有菜市场。小区内居民想要买菜或是到大一些的超市,或是至少要跑到距离小区15分钟路程的矿务局市场。这让小区居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感到非常不方便。有需求就有市场。不知何时起,小区门前来了几个卖水果的推车,渐渐地小区内小摊贩多了起来,最后小区内形成了塞满整条便道的“小菜市”。
    去年冬天起,各种颜色的塑料、木质,甚至是彩钢的棚子宛如雨后蘑菇般一夜之间冒出来了,占去了小区的公共用地。这自发形成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问题也就跟着出来了。先是卫生问题,卖菜的可不管收拾,烂菜叶子满地扔,整得这条道路跟垃圾摊似的。再一个问题就是影响通行。小市场占据的这条便道本就是为居民出行用的,不到3米的道路再让小摊给占满,最拥挤的时候两个人都难以并排在路上通行。最糟糕的就是火灾隐患问题了。小摊贩占道,尤其是新搭的那些棚子将道路堵得“严实”,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进不来。为了消除这些问题,不少市场附近居民都去物业和社区反映,希望取缔“小市场”。
    务实为民
    社区干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暂时保留“小菜市”,但要求让摊主尽快把违规搭建的小棚子拆掉。而卫生问题则由物业派专门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全天清扫。社区和物业的工作人员联合到市场挨家挨户地通知,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全部清除完毕。违建的棚子被拆了,现在小市场规范了,既方便了居民,又保障了安全,满足了居民的诉求。
    经过整治,小市场已经不再占道,卫生、交通和安全隐患问题都已经解决,居民反应良好。在采访中,记者看见西安区福盛社区的田主任手里拿个小本,上面写满了居民向社区干部反映的问题。这些诉求有的已经被解决,有的还正在处理。田主任说社区干部做的工作就是,只要把老百姓的事儿办好,让老百姓能及时享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好政策,就是在践行群众路线,就是在密切党群关系。

    群众所盼
    领导来到村里头 送来资金解民忧
    小猪没长大,大猪没出栏,没有周转钱,村民犯了难。家住苇塘村5组的养猪户张喜琴就遇到了这种事儿。她家今年的大猪还没出栏,买饲料的钱却不够了。她想如果卖了猪崽儿用这笔钱来养大猪又不划算,没钱周转真是急得她团团转。管亲朋好友借吧,人家农忙也都没闲钱;个人贷款麻烦不说,能贷出来的钱又少,这可愁坏了张喜琴。说来也巧,正在她一筹莫展时,3月20日,龙山区领导、工农乡负责人来他们村调研,这让张喜琴看到了“希望”。她把养猪遇到的难题说个遍:“俺们养殖户一年到头最愁的就是资金周转不开,没有‘倒短钱’,个人贷款钱不够用,像俺们这样养殖的村民也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咱乡里能不能帮帮忙协调解决一下,帮咱找个低息的贷款……”
    务实为民
    3月24日,龙山区领导、工农乡党委协调吉林榆树村镇银行负责人走入苇塘村种植、养殖户家中协调给村民低息贷款问题。养猪户张喜琴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俺们的问题这么快就要得到解决,我这心里真是老热乎了。

    群众所盼
    点滴小事聚民心
    很多群众反映,他们有时候生了病去医院或是亲戚朋友去医院看病却很难找到地方,要么是病人最需要的部门。譬如病案室,在比较隐蔽的位置,要么就是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见到医生或相关工作人员。还有群众反映,自己得了病却很难从专业人员口中得知这病该咋治疗、以及国家有没有啥报销政策,往往是得了病以后盲目去医院,走了很多冤枉路,花了很多冤枉钱。
    务实为民
    东丰县医院病案室原来设在办公楼的五楼,患者办理手续很不方便。院方接收到群众的意见后,迅速整改,专门将病案室搬到一楼。东丰县农村合作医疗窗口工作人员为减少群众的等待时间,中午不休息,只留20分钟吃饭时间。
    东辽县结核病防治所从细微处入手,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服务,专门印发500张医患联系卡,落实了医生的包保对子,架起了医患沟通的桥梁。患者张伟高兴地说:“这个医患联系卡实在太方便了,我想要了解的疾病治疗问题和信息政策,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解答。”

    本版稿件由  高磊  王华荣  高鹏  王洪菲  李宝军  本报记者  李锋  刘红娇  季式学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