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骑车也挺难

    骑车容易 行路难
    本报记者  刘红娇
    都说保护环境,倡导绿色出行。按理说像辽源这样不算大的城市,骑自行车出行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可随着道路上私家汽车越来越多,自行车已经很少见了。
    有着近20年“驾龄”的刘远现在仍然是每天骑着自己的爱车上班,但他确实有一种车难骑的感觉。路是变得越来越宽,可骑车的道路却越来越窄。就比如银座路口到六条胡同方向的路段,道路总共有十来米宽,可非机动车道只有一米来宽,两边道路加一起也才二三米的样子。再加上银座下面的银行前停满了车,连行人都被挤到车道上,来回乱窜的“小方箱”夹在机动车道里,自行车都被挤没地方了。这种抢道的现象很多。为了拓宽路面,许多路段的人行道被收得很窄,有的路中间还会冒出几棵景观树或是灯杆。最愁人的就是有些临街商铺,甭管卖啥的店都能支出来不少杂七杂八的东西,把道堵得严严实实。店家倒是方便了,可行人全都给挤“下道”了。结果骑自行车的人每天就只能在行人和机动车的夹缝中求生存,有分道线的路段还好办些,若是遇到六条早市、东吉市场之类的地块,那挤来挤去的滋味可真闹心。
    刘远说,他骑自行车每次路过道口都会很注意,担心公交站点附近会突然冲出一台公交车,或是会突然横过来一辆抢客的出租车。今年3月份,他就看到了一场吓人的“碰撞”。因为头天半夜下了场雪,路面格外湿滑。在早高峰的时候,他在北门十字路口正骑车经过,眼看着一个老太太领着个小孩子过马路时,直接“对”上了迎面冲过来的公交车。老太太一把推开了孩子,自己却倒在公交车前,眼看着公交车就要把摔倒的老太太完全给压过去了,周围人都傻了,估摸着老太太是要够呛。没想公交车的司机下去把老太太从车底下给扶出来,原来她正好倒在车轮中间的空档里。好脾气的老太太拍拍身上的雪和泥,带着小孩子走了。而老太太和公交车对上的地方就是自行车道,刘远觉得老太太没事是她命大,如果是他躲车,很可能会连车带人都摔在公交车前,那就难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买车容易 存车难
    本报记者  刘红娇
    在袜园上班的朱琳家住福镇,曾经有过在农村居住经历的她以前上班选择的就是自行车。那还是她家动迁搬到村后的姑姑家住时,与几个女邻居结伴同行,回家就将车往院子里一扔,她没想到自己家搬回市区住上楼房之后,竟然要面临自行车没处安放的尴尬。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还要来回骑上半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已经够累的了,可回到家还要将车子抬回5楼的家。不是她愿意天天这么费事,而是事实告诉她,再好的车锁也保不住她的自行车。如果不把车抬回家,那就会像她前一辆车那样,在某个上班的早晨,就再也找不到车子的踪影。她不是没想过找个车库存车,但车库实在是太难找了,再说车库离她家的距离太远,也没啥存的意义。听说她的姐姐家附近有个车库,存自行车一个月8元钱,两年存车费下来都能再买辆新车了。还有出门办事时,停车也是个难题。现在还有几个地方会给自行车留地儿,有时只能停在景观树旁,或是放谁家窗根儿底下。现在朱琳看着满小区停放的名牌私家汽车也就那么露天放着,她也就没再想过存车。反正自行车的价格也不算太贵,去掉那些千八百的“名牌车”,剩下的普通代步车只要百元左右,所以朱琳觉得如果想买自行车代步,要么像她一样天天往家里楼上扛车,要么就买个便宜的自行车,放楼下小偷不爱偷,丢了也不心疼。

    花钱容易 租车难
    本报记者  刘红娇
    自行车不仅是代步工具,骑自行车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但买车没地儿放或是平时不常骑的情况下,租车锻炼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十多年前辽源就有了租双人自行车的生意,每天晚上都会有人租车兴致勃勃地骑着遛上两圈。但显然租自行车没能大受欢迎,在一阵风的时尚之后,也就只有在夏日傍晚时分的路边,偶尔还能看到一辆双人或三人骑乘的自行车悠然驶过。或是在某些广场附近,还能看到租车摊,摆着几辆不再鲜亮的自行车。是什么让本该受人欢迎的租车生意如此冷淡呢?首先是麻烦。家住二中附近的孙云喜欢晚饭后跟着丈夫到广场转转,有时也会想租自行车跟老公一起骑上一圈。租车必须要用身份证抵押,哪怕你拿再多的现金做抵押也不行,可谁没事出门遛达的时候还带着身份证?再说广场上人多,身份证带身上老是怕丢,根本没法安心玩。这让从事财务工作大半辈子的孙云很不喜欢,她说,把身份证压在租车摊这样的地方,她总是心里没底儿。再有就是价格贵。带孩子在辽河半岛广场游戏的韩明本想租辆车骑一会儿,让从没坐过自行车的5岁女儿感受一下自行车的魅力。可租车不算便宜,五元、十元的听着不多,如果常玩也是不少的花费。租车的高价格再跟租的车子质量一对比,实在让他觉得不划算。

    修车容易 找“摊”难
    本报见习记者  赵强
    4月7日,记者采访中发现,骑自行车是一些市民响应低碳出行、倡导健康生活的主要交通方式。而自行车轮胎、打气筒、一张旧地铺、盛满水的盆……这些是以前常能见到的自行车修车摊特征,如今仿佛已经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也给拥有自行车的市民添加了不少麻烦。
    前不久,家住原市教育学院附近的李女士骑着自行车,去步行街百乐商场购买日常生活用的枕套和被罩。购买完商品从商场出来后,就直接骑着车子往回家的方向赶。刚骑至东方广场对面的“冷库”附近时,李女士感觉骑得越来越吃力,下车后发现原来是后车胎瘪了。而后,她把后车轮转了一圈,仔细观察了一下,也没有发现哪块有被扎破的痕迹,自己也不知道这车胎是怎么就突然泄气了。这可怎么办?她环顾一下四周,这附近连个修自行车的摊儿都没有,为了避免车子再受损伤,只好小心翼翼地推着车子步行回家……
    “以前还真没感觉到修自行车多难,原来走几步就会碰到一个修车摊,挺方便的。”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要是自行车坏在了半道儿,那就倒霉了,真不好找修车的地方。天气好的时候找不到,下雨天那就更别说有多困难了。真是买车容易,修车难啊!
    随后,记者也实地走寻市内的几个地段,看是否有自行车修车摊,诸如火车站、六条胡同以及东吉市场附近,还真未见到路边有自行车修车摊的踪影。
    “自行车要是坏了,你会去哪修理?”“当然路边的修车摊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被问及问题的市民会这样很轻松地回答。但他们对“什么地方有自行车修车摊”,却是一头雾水,一脸茫然。“除了我家附近的修车摊以外,我还真不知道哪里还有,通常我得边走边找。”市民贾秀梅对记者如是说。
    看着马路上来往的汽车,在原市教育学院胡同做了十六七年的修车师傅王广家不禁一声叹息:“现在修车赚得太少了,哪还有人愿意做了。”王师傅介绍,现在去咱们袜业园当个小工一个月还2000多块,修自行车一年到头都风吹日晒的,一个月也就收入1000多块,所以现在许多人都不愿意做这活儿了。
    王师傅回忆,早些年前,市内的每个交通岗附近几乎都有自行车修车摊,但现在哪怕你走上三四个交通岗也再难看到一个修车摊了,原来我认识的几个同行现在也都纷纷转行了。对此,王师傅笑着说,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人们都买了小轿车。买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自然需要修理自行车的人也少了。我爱这行,所以一直坚持着,虽然现在收入少也有些无奈,但我想这毕竟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表现嘛。 

    荷兰:自行车上的国家
    本报见习记者  赵  强  整理
    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的荷兰,面积仅4万多平方千米,因其风车、木鞋、郁金香的荷兰“三宝”而闻名世界。然而,在荷兰旅游能够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且能思考的却是自行车。在荷兰,自行车比人还多,该国家全国总人口1600万人,自行车数量却达到了1700万辆,自行车已经融入了每个家庭,成为市民的主要代步工具,名副其实的“人手一车”毫不夸张,所以被誉为自行车的“王国”。
    在荷兰,像阿姆斯特丹和海牙这样的大城市,市民出行多达70%是靠自行车。街头停放的一排排五颜六色的自行车,不管是运河的栏杆边还是路边、商店的门口,随处可见。而在大学城格罗宁根,中央火车站的地下停车场可停放1万辆自行车,即便按照荷兰的标准,这也是骑车者梦寐以求的“天堂”。在这里,骑车者可享受只有开车者才有的待遇——停车场进口处有电子计数器,能看到停车场里还有多少车位。
    为了让骑车更安全舒适,荷兰还建有庞大的自行车专用道网络。任何一条路都一分为三: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各条线路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明,使人们一目了然哪个道是自行车道。有的交通路口还分别设有自行车通行信号灯和机动车通行信号灯,而且当地的人们已经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即在骑车转弯的时候,机动车一般都要先让自行车。此外,在有的自然保护区,不开设专门的机动车道,却设有自行车路线,供人们骑自行车游览。
    自行车是荷兰人的交通工具,即使一些汽车厂商,为了方便人们的出行,也会在轿车的尾部设计安放自行车的装置。诚然,自行车成了荷兰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也代表一种文化。我国也曾有“自行车王国”的称号,但在汽车产业不断发展的浪潮冲击下逐步衰退,观照欧洲富国荷兰,我们国家也应该有所借鉴,有所启发……

    尽早还“单车族”一个合理空间
    本报见习记者  赵强
    曾几何时,大街上行进着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大军,是城市的一道特色风景。近些年,随着城市道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路是越修越宽,但留给自行车、步行以及其它行方式的走路空间却越来越狭窄了。走在路上,你会发现道路空间的分配根本不成比例,大部分道路配置都倾向于机动车辆,自行车、步行等出行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尤其自行车已被挤到了生存空间的“狭窄界限”上,“单车族”出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烦恼。
    自行车虽远不如汽车“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比起排放尾气、造成温室效应的汽车来说,自行车有着健康环保、节省空间等优势,我们应该给予“单车族”更多的支持和尊重。自行车是百姓生活中一种代步工具,正渐渐陷入停车没地放、无路可走等尴尬境地。我们不禁要问:自行车,它的未来何去何从?
    一个和谐宜居的现代城市,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对机动车、自行车、步行以及其它的出行方式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并对存在的各种交通方式有一个统筹合理的安排。大众骑自行车是否有安全感、骑车又是否顺心,看起来是芝麻小事,实质上是是否尊重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体现,关系到是否注重、保障广大公众的出行权益。从理论上说,政府目前虽然没有限制自行车的通行权利。但现实是,自行车的通行权利正在受到蚕食。与汽车相比,自行车明显缺乏足够的行车空间与停车场所。依笔者所见,在处理城市交通到底“为谁服务”的问题上,管理者首先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而正确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证交通路权之间的关系。总之,不能以经济发展为由,而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单车族”这一庞大群体的权益。
    从当前来看,“驾车”,从“两个轮子”向“四个轮子”的“进化”,似乎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两个轮子”又重新被人们所关注。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存在即合理。我们要知道,人车环境和谐并重才是当前城市道路的发展之道。何况,骑自行车也是倡导“绿色出行、健康出行”的最好体现,值得大力提倡。因此,社会应给予“单车族”应得的权利,尽早还“单车族”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吧!

    “自行车一族”的声音
    本报见习记者  赵强  整理
    当前,我们已经走上了汽车快速发展的道路,但我们的身边也出现了“自行车一族”的声音,让我们一同来听一听……
    @雪山冰莲:如今在辽源骑车真不容易,骑车难,停个车也难。尤其市内的一些机动车路边乱停,有的还违章行驶,马路上危机重重。还有一些行人毫无顾忌安全问题而胡乱穿梭,更是扰乱了交通秩序,这让我们骑自行车一族真是时时心惊、阵阵冷汗。
    @楠楠青语:我家住在地税局上道的小区,孩子在康宁大街市政府机关幼儿园上学,每回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那真是心烦意乱。途径至六条胡同的路也不窄了,可是不行,除了汽车随意停在路边挤占自行车道外,早晚高峰时段,某些心急的汽车司机更是将车头一扳,硬生生地占用自行车道。我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地带着孩子穿梭在车流之中。我就在想啊:“啥时候能让路上的秩序好些呢?”
    @完美并不美:前不久,我骑着一辆新买的自行车到市内的一酒店和朋友会面。我正想停车,酒店保安告诉我,酒店门前只能停机动车辆。我就硬着头皮推着自行车,又找到了远处的一条街道内的停车点,但发现没人看守。我无奈又把车子骑回了家,再乘公交车回来参加聚会,打这以后,我再没骑过自行车,太麻烦了。
    @辽河发祥地:从我家到单位骑车要十几分钟,但是有一半的路途是没有自行车道的,自行车、摩托车、轿车、公交车等一同混用这条道。骑着单薄的自行车,穿行在这些强大“伙伴”之间,我更感觉自己是一名弱者。有时候,公交车一个右转就会抢到非机动车道上……这叫我们“自行车一族”情何以堪呢?
    @悠闲地哼着小曲:一次,我骑着自行车刚好路过一公交站点,我都靠着边骑车了,可公交车一进站,我就必须马不停蹄地骑到快车道上。虽然我知道这种“应急”很危险,但我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不走快车道又该走哪?在自行车道的路段,经常有摩托车“呜呜呜”一声尖啸,紧贴着我飞速而过,那滋味真是心惊胆战。

这一小溜儿自行车道,两个人并排都没法骑,太挤。

每天,很多“骑士”都有如此经历。

原市教育学院胡同内,唯一的自行车修车摊。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见习记者  赵强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