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强化深挖彻查  聚力打伞破网
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纪轩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打伞破网”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作为铲除黑恶势力根基、净化地区政治生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治本之策,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精准施策,坚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三年来,全市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充当“保护伞”和失职失责问题218件21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9人,组织处理58人,采取留置措施4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为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了坚强保证。
    提高政治站位,扎实部署推进。市纪委监委把扫黑除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摆上突出位置,全力组织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强化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方案》,成立由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线索管理组、监督检查组、查处问责组、宣传教育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建立定期调度、定期“晒成绩单”等制度,对“打伞破网”情况周调度、季通报,共召开专题会议16次、通报查办情况9次。二是强化横向协同。严格落实市扫黑办关于问题线索双向移交反馈工作机制,对政法机关移交的问题线索,全部优先处置,及时反馈核查办理情况,加大协同办案力度,确保衔接配合到位。三年来,向政法机关移交线索70件,接收政法机关移交线索168件,全部及时反馈查办情况。三是推动责任落实。及时向市委传达中央纪委和省纪委有关扫黑除恶的部署要求,提出贯彻落实意见,推动党委更好地履行主体责任。在市纪委全会等会议上,把查处涉腐涉“伞”问题作为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并通过约谈、调研督导、定期调度等方式逐级压实责任、传导压力。三年来,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听取县(区)纪委监委专题汇报20余次,约谈县(区)党委、纪委和市直部门主要领导12人次,督促县(区)纪委约谈乡镇(社区)纪委书记70人。
    加强收集筛查,深挖问题线索。紧紧抓住问题线索这个监督执纪的源头,强化工作举措,持续在拓宽渠道上下功夫、见成效。一是畅通收集渠道。广泛宣传“12388”网络举报平台,开通市纪委监委门户网站、“廉洁辽源”微信公众号举报通道,方便群众监督举报。主动出击摸排,由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乡镇(村)开展察访6次,走访群众200余人次。督促住建、国土、交通、市场监管等重点部门深入开展排查,着力发现问题线索。二是全面起底筛选。协调公安、法院、检察院对近年来治安、职务犯罪等案件进行全面梳理、串并分析,深挖“保护伞”问题线索。市纪委信访室对2016年以来收到的举报件进行大起底,梳理登记涉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三是规范问题线索管理。派出骨干力量参加全市涉黑涉恶线索核查管理组,负责线索登记审核、分析研判、转办督办、移送反馈、核查办理结果等工作。市纪委内部明确专人负责,对问题线索全部实行台账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持续深挖彻查,强力惩腐打“伞”。牢固树立“有案必有伞”理念,以“钉钉子”精神开展“一案三查”,确保一查到底。一是实行联点包案。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联系4个县(区)以及10个市直重点行业部门,对重点案件落实领导包保责任。二是集体会商研判。加强与市扫黑办的协调配合,参加调度(协调)会议40余次,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全力推动案件查办工作。召开16次市纪委监委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领导小组会议,加强线索研判和指导,切实推动深挖彻查。三是强化直查督办。对重要线索加大直查督办力度,确保逐一见底、分层分类打“伞”。比如,中央督导组督办的李某盛涉黑案由市纪委监委提级直查,分管副书记包案负责,共查处涉腐涉“伞”及失职失责47人,采取留置措施2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四是加强协同办案。与市扫黑办、市公安局联合制定《加强协同办案的工作制度》,完善信息共享、同步侦办等机制,确保扫黑除恶与打伞破网同步推进。比如,公安机关侦查方某涉恶案件期间,市纪委监委同步介入,查处9名公职人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组织处理3人。
    开展专项行动,拓展工作成效。按照“三个不放过”要求,聚焦聚力、提高质效,努力交出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成绩单”。一是开展线索摸排核查攻坚行动。实行上下协调联动,市、县(区)纪委监委、派驻(派出)机构对2018年1月以来受理的问题线索及查办案件开展拉网式摸排,对其中涉腐涉“伞”线索进行集中攻坚,实现线索核查办结率、群众实名举报反馈率、查实线索立案率100%。二是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失职失责甚至包庇纵容、充当“保护伞”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协调公安机关对2018年以来侦办的黄赌毒及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案件进行逐案梳理,深挖公职人员失职渎职、包庇纵容问题线索,查处对黄赌毒问题失职失责甚至充当“保护伞”问题19件19人。三是开展“线索清仓”“伞网清除”专项行动。落实“六清”工作部署,加快存量线索和未结案件的查办进度,实现“线索清仓”工作目标。全市打掉的4个涉黑组织全都查出背后的“保护伞”,完成了有黑必有伞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成立涉黑涉恶案件评查组,紧盯全市重点涉黑涉恶案件,调取220余份案件卷宗,开展回溯核查,进一步筛查涉腐涉“伞”及失职失责问题线索,确保将“伞”“网”“链”查深查透。
    坚持以案促改,深化标本兼治。抓实抓好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推动“行业清源”,为实现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一是做细以案明纪。发挥案件警示震慑作用,召开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旁听李某盛、刘某民等案件庭审,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党员干部以案为鉴,筑牢思想防线。二是强化以案促改。建立“一案一整治”工作台账,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针对查办案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20份,督促案发单位建章建制、堵塞漏洞。派员参与市扫黑办开展的“三书一函”整改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进一步督促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制度机制,提升行业治理和日常监管水平。
    下一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聚焦“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不断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