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辉家庭农场像爱护大熊猫一样爱护黑土地

为了以后把饭碗端得牢  为了子子孙孙有好地种
景辉家庭农场像爱护大熊猫一样爱护黑土地
耕地深翻  秸秆还田  农肥“管饱”  大鹅除草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当下,大多数农民种地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有些农民种地似乎离开了农药、化肥就玩不转了,认为进行保护性生产就要影响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缺乏“祖孙意识”,只顾自己眼前收益,不管子孙未来;二是不懂技术,不会处理眼前收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王景辉善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找到了边养地边增收的耕作方法,为今后保护黑土地工作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望农村干部、群众加以借鉴推广。


    本报讯(记者 张莹莹 咸凯慧)12月4日,记者与东辽县云顶镇景辉家庭农场主王景辉约好,八点半对他进行采访,可是直到天傍黑了才看到他。“真对不起!”他长出口气坐下来说:“这不刚忙完。今年我为自己定下的秸秆全量还田5000亩目标总算完成了。”他“藏粮于技”已坚持保护性耕种6年,为保护好黑土地这个“大熊猫”,真是把地都种出花来了。
    王景辉是土生土长的云顶镇水缸村人,有着深厚的土地情结。看到当年的黑土地如今都变得板结贫瘠,他十分心疼。2014年景辉家庭农场成立,王景辉流转村民土地后,没有进行短期行为,不搞掠夺式生产,在逐年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进行保护性耕种。
    耕地深翻。现在农户种地都是在浅层翻来翻去,翻动土层浅、土壤肥力流失快、化肥和农药残留高。王景辉靠深耕加免耕的方式,采取3年一次的深耕,不但疏松了土壤、加厚了耕层、建立了良好土壤构造,还消除了杂草和病虫害,提高了土壤的有效肥力。
    秸秆还田。秸秆是农民的一块心病,烧不敢烧、用不好用。王景辉变废为宝,把秸秆粉碎后变成底肥深翻,从最开始的40%秸秆还田到现如今的全量还田,疏松了土壤、增加了耕地肥力、增厚了黑土层。
    农肥“管饱”。王景辉为了使更多的农家肥用在保护黑土地上,他用秸秆喂牛,牛粪养蚯蚓产高质量有机肥,用蚯蚓粪和牛粪肥田,他所养的260头牛产生大量粪便,每亩地抛粪肥可达1吨。两种农家肥把庄稼喂得饱饱的、耕地养得肥肥的。
    大鹅除草。王景辉研究出了鹅田玉米的种养结合新方式,在玉米苗长到1尺半高时,将鹅雏放到玉米地里,让鹅雏吃杂草和玉米底叶。这样不仅有利于作物通风、防病害,鹅粪还能肥田。他把地划成“田字格”,循环放鹅,彻底抛弃了农药和化肥,饲养大鹅还会带来额外收入。
    保护黑土地,就必须克服阵痛。保护性耕作不仅麻烦,而且头一两年还会减产。但王景辉勇于舍弃眼前收益,坚持保护性耕作,两三年后就见成效,不仅每亩地增产200斤,每斤还能多卖5分钱,两路增效。
    王景辉对流转来的土地比土地的原主人自己还珍惜,村民们都乐意把地托付给他。没流转土地的村民也纷纷请他代种,就是要跟他一样的种法。目前,他的农场已由最初的3000亩发展到11000多亩,成为辽源地区最大的“地主”。
    王景辉说:“以前我搞保护性耕种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曾想竟然同习近平总书记保护耕地中‘大熊猫’的要求想到一起了!以后,我将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欢迎广大农民到我这参观学习,共同保护好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