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弄小部件的大技师

摆弄小部件的大技师
本报记者 于蕾


仇福军在铣床上悉心钻研。 本报记者 刘鹰 摄


    仇福军是吉林省机械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加工车间铣工班班长。当铣工32年,他最爱摆弄铣床上的小部件,他常说,别看林林总总的部件小,在机械生产中却发挥着大作用。
    井下采煤作业的采煤机、掘进机的主要零部件是行星架,它具有行星减速的作用,如果加工精度达不到图纸要求,会严重影响主机的温度和噪音。最难的是加工工件中的四个行孔,从事机械加工的师傅都知道,车工最怕细长轴,镗工最怕细长孔,因为公司现有设备都是大型数控镗床,加工此类零件非常困难且加工效率特别低。
    “如果能在我这台铣床上进行镗工序的试制加工,会不会解决这一难题?”仇福军心里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把图纸看了一遍又一遍,反复琢磨加工细节。实验中,刀尖磨破了手,他全然不顾,精准聚焦,他手里有度,不差分毫。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仇福军终于设计出了一整套胎夹具和适合镗孔用的镗刀杆,如愿地在铣床上完成了行星架的镗工序,经检验完全符合图纸的设计要求,加工工件的成功率从20%一下子提升到90%,为公司节约加工成本上万元。
    “我们做技术工人的,不仅要掌握技术,更要敢于技术创新,这样才能攻克更多的技术难关。”仇福军说。
    2019年底,车间接到加工一批三种不同规格的V型铁工装任务,在加工过程中磨工序出现了技术问题,工件的形位工差要求非常严格,上面是一个V型,而下面还有一个偏心定位键槽,并且要求同一型号的工件V型尺寸严格一致。工艺要求在拉刀磨床上加工,一是无法保证上面V型对底面键槽的偏心要求,二是拉刀磨床为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影响生产周期。
    面对技术难关,仇福军再一次迎难而上。经过无数次的找正、铣槽、连接,他终于找到了在铣床上完成磨工序的方法,保证了同一型号的工件V型尺寸及偏心距离的严格一致,这种方法既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加工成本。不仅如此,仇福军还积极参与公司智能化采煤机的生产和改造,努力为企业增收节支。
    一台铣床,一双巧手。多年来,仇福军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别人不敢解的难题他敢解,别人不敢啃的硬骨头他敢啃,在平凡的铣工岗位上,他摆弄着小部件,玩儿出了大名堂。
    从一名普通的铣工,到如今的“吉林省首席技师”“吉林省技术能手”……仇福军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