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造焕新颜 铺就幸福民生路

2020年全市重点工作回顾系列报道之“旧路穿新衣”
道路改造焕新颜  铺就幸福民生路


    今年以来,市区向阳大路、东吉大路、泰安大路、康宁大街和龙山大街等主次街路改造完成并实现通车。此次道路提升改造除了在路基、结构层施工过程中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在道路断面形式设计上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人性化。城市道路提升改造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城市环境,也加快打造了内联外通、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市民纷纷表示:辽源变得都不像辽源了,街路、公园、桥梁、广场、河岸景观带、老城改造、新城建设等,真是整体大变样。今天的2020年全市重点工作回顾系列报道,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市民的心声。




“升级版”道路火了一把


    道路改造概况:辽河大路及交叉口改造工程位于辽源市龙山区东辽河以北。此次改造包含新建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隧道主体、道路工程及附属设施等。隧道主体下穿龙山大街,设计范围从里程桩号K0+811.000—K1+031.000,隧道总长300米,敞开段U型槽长度145米,敞开段挡土墙80米,封闭段长度75米,隧道净宽15米,设置双向四车道。封闭段采用单洞单孔箱型截面。
    辽河大路为主干路,与主干路龙山大街相交,道路平交交通拥堵,此次道路改造提高了辽河大路龙山大街交叉口节点的通行能力,解决了交通拥堵状况。“道路宽了,不用等红灯了,通车更顺畅了,每次拉货去东吉商铺更加节省时间了,每次路过隧道都有一种一线大城市的既视感,这感觉真的很赞!”日前,在东吉开调料商铺的李美玲女士,对提升改造后的道路赞不绝口。和李女士一样,投入使用的新道路让东吉附近居民大呼方便不少。“以前的路经常堵,一等红灯就等好久,真是太麻烦了。车辆和行人都堵在那儿过不来,现在路修好了,这些现象都没有了,心里甭提多开心啦。”
    市民秦怀文说:“以前想从向阳、福镇去大什街不仅要等很多红灯,有的时候还得绕路,现在红灯不用等了,道路畅通,视野也宽阔。如今私家车也多,如果没有这样打通隧道,车很难走,经常堵车,很不方便。”
    新隧道通车时,很多市民纷纷围观,甚至还拍了小视频上传到各个媒体网络上,不仅火了一把,还真真地让大家高兴了一回。隧道通车了,附近居民的方便之路也就更通畅了。




华灯初上  道路通明照民心


    路灯改造概况:2020年8月,人民大街共计安装12米9火中华灯92基,中华灯外观设计富含华夏历史文化特点,也承载着华人深厚的国家与民族情感,是中国照明史上不朽的经典;2020年9月,在向阳大路共计安装12米桂冠灯45基,桂冠灯灯型以月季和花环为创作元素,灯杆主体、杆体、底座材质均为金属钢件,表面热镀锌后喷塑处理,整体造型简约大气,以桂冠之姿,寓意我市人杰地灵。同时,福镇大路东段安装16米玉兰灯45基,福镇大路西段安装16米玉兰灯22基。国人历来把兰花看作是高洁典雅的象征,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玉兰灯兼顾功能照明及景观照明,外观造型更加大气、更有质感,外观上实现了厚重与清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华丽之感。
    以往,有些地方没有路灯,有些地方的路灯经过多年的使用,出现破损、老旧、照明效果差等问题,既影响城市美观,又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改造过后与之前的路灯相比,不但增强路灯照明亮度,也使道路路灯外观更协调统一美观。市民陈明表示:“向阳的这条路,以前到了晚上很是昏暗,现在晚上非常亮,灯光配套非常齐全,附近的居民都感觉非常好,出来心情很舒畅。周边居民夜晚散步也非常方便。”
    提起道路升级改造带来的便利,吕大爷也很是感慨:“以前市里有些道路非常狭窄还有坑,行走不方便,错车都错不开,还因此经常发生口角。现在路修好了,灯也亮,环境也美了,心里可敞亮啦。”除了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市民李强也从城市居住环境与品位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许多道路都进行了提升改造,相较以前,我感觉城市档次提升了不少,城市魅力也增加了,作为这里的居民感到非常高兴。照明这一块更是没得说,不仅道路亮堂了,灯的造型还非常有艺术感,一排排整齐划一非常整洁美观。”
    街道上基本脱离了夜晚出门“伸手不见五指”的窘境,居民们告别了“摸黑”走路的问题。同时,亮化工程也装饰了城市夜色,保障着夜归人的安全,有效解决市民夜间出行难和安全隐患问题。一盏盏路灯由近及远,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还点亮了百姓安全出行的放心路,惠及百姓的惠民工程,就是力求给市民提供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城市环境和出行条件。




“颜值”提升  居民享“红利”


    道路改造概况:向阳大路西起友谊大路、东至人民大街,道路全长约2.4千米。道路机动车道宽度为26米,中央分隔带宽5米,人行道铺筑至建筑边线。设计断面为两块板道路,采用机非分离的形式,为双向6车道。拆除旧沥青路面85764平方米,新建沥青路面铺装面积89170平方米。拆除排水管道930米,新建雨水管线全长2594米。
    一路通,百业兴。道路连接的是市貌与文明,凝聚的是人气和民心。近年来,我市加快道路提档升级步伐,全面改善交通环境,让百姓家门口的小康路越走越舒心、越走越宽广。市民刘喜军,看着新修的向阳大路,十分高兴。他说:“每天驾车往返于向阳大路上、下班回家,自从道路被封闭施工,他就很少从这走了。前段时间道路通了,路面真是太好了。这段路已经变得整洁宽敞,‘颜值’也提升了不少,驾驶的体验感超棒。”
    记者实地走访了向阳大路看到,笔直的道路宽敞通畅,不时有机动车、电动车来回穿梭,路面干净整洁,居民们对道路的提升改造也连连称赞。附近居民表示:“这条路变美变整洁了,我们走在上面非常舒心,都深深感受到道路提升带给我们的实惠和好处。”
    道路提升改造不仅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更是一项惠民、富民的基础工程,可以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可以说,道路就是百姓的幸福路、致富路、小康路,道路越来越好走、越走越宽敞,更好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振兴,让更多老百姓从中获益。




让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 更真实 更具体
本报记者 王茵


    36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14座桥梁改造接近尾声;仙人河和东辽河岸带修复完成主体施工;高标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交付使用;龙山公园、东山公园栈道建设、仿古亭安装正在实施;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持续推进;污水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提标、老垃圾场治理、管网修复与混错接改造等生态环保工程统筹推动;45个老旧小区改造有序进行……
    这是2020年辽源党委、政府递交的“城市建设答卷”,这份答卷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更真实、更具体。
    打开荒弃多年的“断头路”,畅通郁结堵心的“肠梗阻”;拆掉蓬头垢面的破棚厦,建起美不胜收的人文景观。这样的变化就发生在眼前。这份便捷每一位辽源人都能体验得到。
    曾经嫌弃躲避的垃圾山、臭水沟,如今成了休闲广场、网红打卡地。曾经不以为意的小细节,如今成为点缀城市的最大亮点。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每一位辽源人都能讲上许多。
    什么是获得感?什么是幸福感?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不过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房前屋后的变化,生活环境的改善,交通出行的便捷,这些都是构成获得感、幸福感的元素,有了实实在在的切身体验,才有实实在在地获得感、幸福感。
    以民意民声为依据、民愿民盼为方向,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急迫的事情抓起,这也正是辽源城市建设遵循的原则。“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只要老百姓有需求,再小的事都要做,再难解的扣也要解,这份沉甸甸的“城建答卷”,赢得的是群众真心实意点赞。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摄影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