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千帆竞  奋楫扬帆正当时

值此全省首个“企业家日”,寄语全市企业家朋友——
乘风破浪千帆竞  奋楫扬帆正当时
本报记者 王茵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这个社会最稀缺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放眼中国的企业家,改革开放之初,他们凭着杰出的胆识和魄力,跳出体制,摸着石头过河,开辟出一番事业。在中国经济与世界全面交融的今天,他们又以极强的学习能力、契约精神,以创新担当的勇气,在阳光下创世纪。
    为进一步鼓励吉林企业家干事创业、开拓创新,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良好氛围,促进更多的优秀企业家不断涌现,3月24日,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设立“吉林省企业家日”的议案》,决定将每年11月1日设立为“吉林省企业家日”。
    在首个“企业家日”到来之际,本报特别策划经济专刊,盘点我市经济现状,推出一户荣获“吉林省优秀民营企业”、两位“吉林省优秀企业家”的企业和个人事迹以飨读者。




民营经济稳则辽源发展稳 民营经济兴则辽源发展兴
今年以来 我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双增长”态势 


    民营经济是国家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市民营经济基础较好。1998年实施国企改革攻坚,市属工业企业实现民营化;2005年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民营企业进入快速扩张期;2016年我市被国家列为“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市”,以鑫达钢铁、启星铝业、东北袜业、巨峰生化、厚德食品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逐步撑起地方经济的“半壁江山”。目前,民营经济占GDP的57%,占规上工业的86%,投资、税收贡献在50%和70%以上。
    今年以来,面对生态环境之危、经济下行之危、偿债能力之危和新冠疫情之扰,市委、市政府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保市场主体作为“六稳”“六保”重中之重,既抓企业纾困,又抓转型升级;既抓增量扩张,又抓存量释放;既抓质效提升,又抓动力变革;既抓政策落实,又抓环境营造,采取领导包保、政策引导、专班指导、定责督导等一系列举措,民营经济发展持续企稳向好。
    围绕民营经济发展,我市第一时间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政策,切实推进政策落地,全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为推动产业壮群强链,我市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平台,组建协会商会组织,主动融入“双循环”新格局,积极引导企业步入“快车道”。立足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把解决企业融资难、征拆难、用工难等实际问题作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我市建立常态化调度机制,开展调查研究和现场办公,加大向上争取和政策帮扶力度,着力消除前进路上“拦路虎”。围绕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我市全面开展改革赋能行动、创新驱动行动、培育生成行动、数字转型行动、业态融合行动,志在突破转型升级“天花板”。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我市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为企业送出稳定预期“定心丸”。
    民营经济稳则辽源发展稳,民营经济兴则辽源发展兴。截至三季度,全市民营企业累计达到12586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2.49%;个体工商户总量达到73716户,比上年同期下降3.51%;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1620家,同比增长14.98%;民营规上工业企业达81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总量的86%;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620亿元,同比增长4.3%,从业人员预计达到28万人,同比增长0.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达到57%,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特别是民营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双增长”态势,1—9月份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20.6%,工业增加值增速10.2%,由一季度均列全省第九位上升至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同时,外贸进出口增长14.3%,居全省第3位;规上服务业增长1.4%,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6%,居全省第4位。




    吉林省优秀民营企业




博采科技精华  缔造百年伟业
——记吉林省博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


    博大伟业专注生化制药,集心脑血管、消化、抗癌、神经精神类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身。其前身是辽源市制药二厂和制药三厂,1952年建厂,1989年企业被吉化公司有偿收购,1994年改制为辽东药业。2003年,总经理段成军带领公司全体员工改制分流,组建了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9月,博大制药与国内药品生产龙头企业先声药业进行战略性重组。2010年6月,董事长段成军进行二次创业,成立了吉林博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
    博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以生物、化药两个研发平台为依托,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吉林省化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辽源市医药健康产业商会会长单位、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吉林省化药中试中心和创新技术服务平台。
    公司在长春建立了化药研发平台,在化药研发上,引进吸收国外到期专利和即将到期专利药品的首仿或抢仿,国内首上市,填补国内空白。目前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近亿元,共计开展新药研究项目40余项。投资5000万元,与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北京生物医药研发平台,研发的国家一类新生物医药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等5个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均系独家生产和销售的新生物医药专利产品。其中重组人白介素-11是用于肿瘤病人因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生物制剂,获得世界、中国物质发明专利。目前,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已进行三期临床B试验,在2022年可获得CFDA批准文号。产品上市后,有望实现单品种收入30亿元,将给癌症患者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带来福音。
    博大伟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是公司在长春独资建立的“飞地研发机构”,面向全市“梅花鹿+医药健康”产业提供研发服务,具备技术咨询、检测分析、新药研发、成果转化、柔性引才、引进技术、项目招商和人才培训等功能。先后承担省部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类课题31项,涉及发明专利19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从事研发产品40余项、已获批新药文号产品6个、在研及申报产品17个。
    10月27日,市委书记柴伟、省科技厅副厅长赵辉共同为“梅花鹿+医药健康”产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揭牌。柴伟指出,“梅花鹿+医药健康”产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辽源推广“一个产业一个研发平台”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示范;是面向全市“梅花鹿+医药健康”产业协同研发的共享平台;是推动医药企业顺应国家鼓励药品创新发展趋势的重要载体。他希望各位企业家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中找到相互间深化合作的契合点,真正把平台建设好、利用好、发展好。
    赵辉认为,“梅花鹿+医药健康”产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不但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创新转型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也为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省科技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全力支持平台建设与发展。
    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三类新药——瑞莱生聚普瑞锌颗粒,是新一代治疗胃溃疡药物,是世界第一个临床用于治疗胃溃疡的含锌化合物,是我国第一个兼具长效物理覆盖性保护和多重修复功能的胃粘膜保护剂,在全国第68届药品交易会上被评为中国十大重磅处方药品。
    利奈唑胺原料药及注射液、盐酸法舒地尔原料药及注射液、马来酸桂哌齐特原料药已获得国家CFDA的药品文号。已有托吡酯、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戈美拉汀、贝尼地平等品种已申报国家药局审评。硫酸氢氯吡格雷已完成了BE及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即可获得生产批件,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为辽源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吉林省优秀企业家




优秀职业经理人
——李镇宇


    李镇宇,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辽源市第八届人大代表,辽源市第十一届特等劳动模范。
    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他同时也是一位不论遇到多大困难和障碍都能达到目的的“战地”指挥家。2018年4月2日,受国家金融政策紧缩、集团公司过度投资及对外提供担保等因素影响,陷入债务危机中的吉林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被迫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时任麦达斯总经理的李镇宇,采取得力措施和得当的方法带领1450余名员工共克时艰,以良好的经营业绩获得了投资人的关注和认可。
    他胸怀坦荡,对集体取得的业绩看得比个人的荣誉和地位更重要。他拥有良好的团队组建、信念的传播能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在工作中拥有创新精神和战略预知能力,善于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并能够建立“上挂、横连、下辐射”的公关营销网络,沟通协调好社会各界关系,拓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2019年3月22日,金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接收原吉林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全部有效资产和人员的方式设立的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正式运营,李镇宇出任启星铝业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启星铝业涅槃重生,当年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13.03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巾帼企业家 职场女“斗士”
——韩文贤


    2002年3月,韩文贤创办了辽源市广而洁消毒剂厂。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累计为社会各界提供2000余万元的消杀药品。2007年,企业产品扩展到卫生消杀、医用防护、卫生耗材三大类30余个产品。2015年以来,她向银行贷款2600万元用于扩大医用防护产品产能,又高息借款3000余万元用于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1月23日(腊月二十九),广而洁消毒剂公司一次性向武汉重点疫区提供26.1万只企业储备的N95医用防护口罩。
    在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面前,尽管70多岁的高龄,韩文贤一直奋战在生产第一线。在原材料选购、设备定购、项目建设等方面都亲力亲为。又投入8000余万元,建设了2500平方米10万级净化生产车间,购置了多台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口罩产能提高了40倍;建设了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对公司30多种产品实现了全过程自主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了年产3000吨高效、广谱消毒剂项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企业共向社会各界提供各类医用防护口罩7000余万支、医用防护服2.5万套、消毒剂400余吨的应急物资。
    今年5月,广而洁公司被国家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联合确定为中央应急物资储备基地;韩文贤被吉林省评为“疫情期间贡献突出的民营企业家”。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