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犬,岂能随心所欲!

养犬,岂能随心所欲!
本报记者 刘鹰 摄影报道

8月18日6时许,人民大街与福寿路交汇处,结伴而行的养犬人。


    “哎哟,吓我一跳!”受到惊吓、身体出现的应急反应,让市民李巍险些晕倒。原来,一大早,正步行上班的李巍,被突然擦身而过的几只中型犬吓得全身汗毛竖起、心跳加快,出现了呼吸困难、全身出汗、乏力等症状。8月17日,当她向记者讲述当时的感受时,还是有些紧张。李巍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犬只的管理,提升文明养犬行为规范,为市民群众营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8月18日,记者先后来到人民大街、西宁大路、向阳大路、和宁街,隆基华典、煤城新村、龙山新城,东方广场、人民广场、半岛广场等街路、居民小区、公园广场,经过走访,广场及居民小区都设有犬只禁入及文明养犬的提示,但街路上只有部分商家在醒目位子粘贴了提示牌或标语,道路上没有明确规范犬只是否可分时上路或禁止带犬出入公共场所。对于犬只出现的时段,不论是街路还是小区,全天均有,但早晚闲暇时间较为集中,而广场和公园,部分饲养小型犬种的群众,对“禁止犬只进入”标识无视。


    市民心声:


    目前,虽然全市对养犬落实了法律法规、加强了管理,但在居民小区、公园、广场、街路等公共场所依然能看到犬只出入。其中,不拴犬绳、不制止犬只随意大小便、抱犬进超市、商场和饭店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当行人受到犬只惊吓时,得到的回应往往都是“我家的狗不咬人”“哎呀,没事,没事,不是冲你叫的”“你不撩它,狗能叫吗”……极其不和谐的场景频现。


    记者手记:


    随着辽源市养犬条例的实施,带犬进公园、广场游玩的市民已经不多,抱犬进入商场、超市等经营场所的行为明显减少,不文明养犬现象已经大有改观。但走访中,不拴牵引绳外出、不顾及犬只大小便污染公共设施及私人财物和环境卫生的现象依旧明显,且很多人与犬发生不和谐的情况,大多出现在早晚时间段,地点多为居民小区内及周边的街路和绿化景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