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农民进城的脚步声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阐明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近年来,我市一直将统筹推进城镇化作为工作重点,尤其是在今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后,我市坚持产城融合,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确定了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产业支撑、完善基础条件、强化创新驱动、抓实民生根本,走功能现代化、管理智能化,特色鲜明、科学发展、统筹城乡、惠及百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让我们一起倾听农民进城的脚步声——
横道河镇:农民富了,日子有奔头了
“嘿,真暖和。”东丰县横道河镇白云新城的居民方兴利摸了摸自家的暖气片说:“我在这儿都生活60年了,以前家里好几口人挤在一间破土房里,靠烧苞米秸子取暖,真没想到老了老了我还能住上暖气楼。”窗外,一排排楼房安静整洁,惬意的人们或步行、或骑车、或驱车在路上“走”着。
几年前的横道河镇,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村居空间布局比较杂乱。适逢国家倡导推行城镇化建设,横道河镇16个村陆续开始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实践,近4万名农民过上了不一样的新生活。特别是2011年,横道河镇的3个行政村整合成白云新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社区,辐射周边6个村。正在脱胎换骨的横道河镇,成为我市新型城镇化的典型范本,外域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
角色转变换身份 农民上楼住新居
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验田,横道河镇白云新城以打造千亿量级钢铁产业集群为契机,通过园区建设带动城镇经济发展,以工代农,集聚产业工人和周边几个城镇人口。为了解决好农民土地问题,横道河镇在保护农民长久获得土地使用权和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对农民的集体土地进行征收。白云新城的农民可以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以其农村住房或宅基地换取城镇新住宅。目前,仅荒营村一个村,就已有近100户农民上了楼,搬进新家。
“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了一辈子地,祖辈们一直住在平房里。几年前,政府征收土地建企业,不仅给我们每亩地补贴20000多元,还为我们盖起了新楼房。现在我家住在70平方米的楼房里,别提多舒坦了。”荒营村村民方兴利告诉记者,“刚建钢厂时噪音、灰尘污染很严重,那叫个受气!现在好了,空气清新了,路是水泥路,跟城里没什么两样,觉得自己一下子变成‘市民’了,还是国家政策好啊!”
同样从平房搬上楼的村民李斌说:“以前我们一家5口挤在一间25平方米的小平房里,特别不方便。现在儿女进城工作了,我们老两口只花了点装修钱就住进65平方米的楼房里,小区自主供热,再也不用自己烧煤、烧柴禾。对我们来说,现在就是神仙过的日子!”
依托企业上岗就业 种地、上班、做生意全不误
“咱们搬进楼房后靠什么为生呢?”这一曾让村民邹文玉嘀咕过好一阵子的生计问题,现在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难题了。为了保证失地农民有可持续的收入,横道河镇白云新城利用集约土地换来的工业用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吸引企业落户,并成立钢铁工厂、钢铁公司及矿泉水厂,将农民从种地能手培养成技能型产业工人。
“以前农忙时我只能跟着我爹下地干农活,秋天卖点粮食;农闲时,我就进城打点零工,挣的钱算是够个年吃年用。”邹文玉说,“现在我在钢铁公司行政处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额外还有补贴,再加上剩余土地的收成,每年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上班、种地两不误。”
搬进小区并分到一楼的下岗工人姜树军,根据自家的地理位置,开了一家超市,生意出乎意料的好。“现在国家政策好,政府扶持力度大,加上城镇化的大力推广,我们这些下岗职工又可以重新创业,日子越过越红火。”姜树军高兴地对记者说。
正像荒营村村支部书记方兴学说的那样,“以前咱们村人均年收入也就三四千块钱,现在每人每月挣5000元都挡不住。咱农民的土地减少了,收益却增加了。”
“安居乐业”更需权益保障 居民公共服务需求一样也不落
农民住上新房了、工作有了、钱赚到了,接下来,还有更好的日子等着他们。横道河镇白云新城城区整体功能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满足居民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郑梓铭是白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她就读的学校原先叫和平小学。搬迁之前,学校只有三层楼,操场也不大。“原先的校舍离钢厂很近,经常有灰尘、铁锈吹进教室,空气特别不好。一到夏天还不敢开窗,工厂噪音很大,影响大家听课。现在楼层高了,操场大了,地面变成了水泥地,上体育课比以前方便多了。”郑梓铭说,“我们的新教室更加宽敞明亮,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的配套设施都很齐全,黑板也换成了电子白板。学校还有了自己的食堂,再也不用让妈妈起早给我带饭了。最让我高兴的是,卫生间从室外搬到了室内,不用大冬天排队上厕所了。校车也增加了,上下学更方便、安全了。”
除了教育,逐渐完善的医疗服务让许多进城的农民放下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心理包袱。农民邹国福是当地的坐地户,自从白云新城医院建立以来,为他节省了不少看病的花销。“以前咱们这儿哪有这样的医疗卫生条件啊,顶多就有个村里的小诊所。现在小区里就有医院。我们手里掐着新农合卡,心里有底!”
据了解,在白云新城小区拥有自己的供热站,供暖服务“一步到位”;邮局、银行、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务机构及设施也已“落户”新城。正在投资建立污水处理厂,逐步完善人居环境整治和创新管理;正在规划建设龟山公园、综合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城区绕盈公路绿化项目已经完成,打造出宜人宜居的生活环境。目前,横道河镇正在通过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建立产业集群,形成小城镇辐射周边农村“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径。
那丹伯镇:产业兴了,农村大变样了
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化。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化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买了楼房的农民也无法真正实现转型。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那丹伯镇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产业项目上。在大力发展畜牧养殖、食用菌产业园生产栽培以及“两瓜”种植基地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并制定了城镇化发展方案,明确了“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 “以产兴镇”带动农民致富
众所周知,养殖黄牛是那丹伯镇经济发展的一块“活黄金”。大部分农民都建立了自家的黄牛养殖场,一年到头,一家基本上能培育上百头黄牛。靠养黄牛发家的当地农民刘福祥告诉记者:“我搞黄牛养殖20多年了,最多时候养过300多头,行情好时一年六七万元进账没问题。”现在的刘福祥腰包鼓了,将原先的小红砖平房也换成了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还盖了两个车库,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说,镇里有了支柱产业,就算土地被征收,咱们也不用担心了。
同样作为那丹伯镇主导产业的食用菌产业园区,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集食用菌菌种培植、食用菌栽培及生产于一体,年产食用菌可达1200余万斤。目前,园区已完成建设的70栋食用菌大棚全部投入使用,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还吸引了周边城镇居民到此落户经营。来自黄河镇的姜氏姐妹俩发现这一有利商机,便搬到那丹伯镇承包了两个食用菌大棚,培植平菇和双孢菇。姐姐姜敏说:“这些食用菌菇,成本低、利润高。一个棚大约能产10000棒平菇,一个周期的纯收入就能达40000元左右。而双孢菇的市场价格更高,最好时能卖到15元/斤。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一天能出棚六七十斤。总体算下来,一年能赚个七八万块钱。”妹妹姜丽告诉记者,“这些菌种的培植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镇里给我们这些培植户配备了2名技术员,教给我们食用菌栽培技术和知识,让产量逐年提高。”
那丹伯村村支部书记王永辉介绍说,“食用菌产业园是从2011年开始筹建的。目前,园区主要种植滑子菇、平菇、香菇、双孢菇和榆树菇等菌类蘑菇,品种多样,很有市场竞争力。由于栽培食用菌的利润比种玉米高很多,镇里六七十户农民及周边镇的不少村民都被带动起来,大家投产致富的积极性很高。”
积极推进“产城同建” 科学落实“8341”城镇规划
作为我市重要节点镇,那丹伯镇凭借自身产业、区位等优势,积极引入麒鸣集团等战略投资者介入城镇化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农民居住社区“三区”建设,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其综合承载能力和聚集辐射能力。
据了解,那丹伯镇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并正在实施“8341”城镇规划,即8个亮点、3大配套、4大工程、1个庞大的多功能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黄牛交易市场、麒鸣产业园区(农产品深加工区)、农民新居、职教中心、大学城、萨满欢乐一条街等项目建设,强力拉动农牧、商贸、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人口、产业等要素加速向城镇集聚。目前,北方农畜产品综合贸易产业园项目已经完成征地近50公顷。其中,黄牛交易市场(畜禽交易市场)项目占地4公顷、建筑面积43000余平方米;园区路网工程完成开槽和埋设地下管线1.8千米,水稳层施工完毕;萨满文化欢乐街建设项目已完成地勘工作、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等;东丰县职业教育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于2012年12月正式列入国家第三批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成为全省唯一入选该批次规划项目。同时,那丹伯镇依托良好的农牧业基础,积极引进长春皓月集团、吉林嘉亿食品等投资者落户经营,而万头肉牛养殖基地项目、食用菌生产及深加工项目也正在实施,为那丹伯镇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我市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从实际出发,始终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东丰、东辽两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为加强统筹推进城镇化工作,东辽县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注重质量、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方针,着重对统筹推进城镇化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先后投入300余万元组织编制了东辽县统筹推进城镇化规划、县城发展规划、北部新城规划及渭津、金州、安恕等重要节点镇发展规划,完成白泉、渭津、金州重要节点镇80平方公里地域航拍。同时,东辽县还确定“一环(环辽源市半小时经济·生活圈)、两轴(一是以四梅铁路和四白公路为主轴线,建设连接泉太镇、白泉镇、渭津镇的经济发展轴带,带动县域西部和南部村镇协调发展;以辽西铁路和301省道、辽营公路为轴线,建设连接金州乡、足民乡、建安镇、安恕镇、安石镇的经济发展轴带)、三廊(一是构筑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辽源至白泉经济走廊;构筑以冶金建材业为主的辽源至渭津经济走廊;构筑以低碳经济为主的辽源至金州经济走廊。)”的城镇化发展布局。
东丰县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设施先行的建设理念,统筹推进西城区各项工程开展,实现了新城区与老城区的融合发展、优势互补。其中,白云新城独具特色。为实现“一业托一城”向“多业兴一城”的转变,白云新城着力在强功能、促服务上下功夫,现代服务、现代物流、轻纺、商贸服务等产业前景看好。白云新城正着力打造成为具有时代感和鲜明特色的现代钢铁产业配套新城。另外,东丰县启动实施了国家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创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东丰县还稳步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创建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积极推行农村环境卫生3年改善行动,全县镇容村貌明显改善。
横道河镇荒营村支部书记:“俺们觉得比城里人更幸福。”
“‘城镇化’我琢磨就是农村人过着和城里人差不多的生活,就是农民有楼住,冬天不用烧火炉子,有集中供热。孩子们有更好地读书环境,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我看来,我们荒营村现在就是‘城镇化’。自从2011年白云新城住宅小区建成,村里陆陆续续有100多户村民搬进了楼房居住。听白云小学的学生说,现在学校里的教学设施可全了,教学条件大大改善。学校离居民区又近,孩子们上学很方便。白云新城集中供热站、白云新城医院、行政管理中心、警务室、中国农业银行分理处、和平农村信用社的建立让老百姓办事儿也容易多了,企业的生产和招工带动了平日里靠种地吃饭的村民有了新的就业岗位。白云中学、文化广场等一些项目正建呢,过不了多久,你们城里有啥,我们这边都会有。这城镇化让农民的日子过得有质量,活得有劲头。对于‘城镇化’我还有一个想法,对于有技术、有能力的年轻人来说很容易适应,可对于一辈子没有一技之长、光靠种地为生的老人,恐怕很难进入到‘城镇化’这个角色中,如果在‘城镇化’的基础上给他们留下‘一亩三分地儿’的空间就更好了。”
灯塔镇古仙村村民赵利:“村容村貌大变化,这得感谢‘城镇化’。”
“我在古仙村生活了50多年,见证着这里的发展变化。提起‘城镇化’,我可得多说两句,村里变化最大的就是卫生环境。从2012年起,随着创建省级卫生城工作开始,上下齐抓共管,让村里的卫生环境和村容村貌大为改善。以前陈年堆积的垃圾没了,现在每天都有人打扫卫生。毫不夸张地说,村里的卫生最先进入了‘城镇化’。这‘城镇化’把卫生搞上去了,也把古仙村的致富路打通了。近些年,古仙村全力整治村容村貌,对道路进行综合治理,不断拓宽村道,现在村道户户通,打开了村里人通往‘城镇化’的致富路。顺着这条致富路,村里‘闲不住’的年轻人,靠手艺赚钱。现在一些村民通过努力,在城里都有了自己的楼房,冬天住楼享受‘城镇化’,春天耕地享受‘田园乐’,这日子过得叫一个舒坦。”
进城生活,是无数农民的梦想。但长久以来,部分地区的城镇化存在一些误区:按进城的人口来统计,认为落户者多就是城镇化水平高;“卖力”盖楼,认为高楼林立就是城镇化。其实不然。如果农民进了城,却遇到“三难”问题即难就业、难落户、难上学的话,这样的城镇化也只是“夹生饭”。所以,真正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必须做到城乡共融,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真正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是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以权益保障和产业支撑为重要支点的城镇发展模式。
实现人的城镇化,关键是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从现实国情来看,城镇化不能仅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更应围绕人的多方面需求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全面发展。同时,城镇化要着眼于大局,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注重城镇与乡村之间统筹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也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环节,城镇化不仅重视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人、城镇和环境协调发展。城镇化建设注定会给一个地方的社会环境和百姓的生活方式带来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过去全都抛弃,有必要保留含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和内涵的东西。建设和谐、文明、宜居的现代城镇,促使农村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镇,还应该赋予农民公平享有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使广大居民共享城镇化的发展成果。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 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 东丰县委宣传部 王华荣
探路新型城镇化:东丰示范镇里有看头
本报记者 汪 琳
横道河镇:农民富了,日子有奔头了
“嘿,真暖和。”东丰县横道河镇白云新城的居民方兴利摸了摸自家的暖气片说:“我在这儿都生活60年了,以前家里好几口人挤在一间破土房里,靠烧苞米秸子取暖,真没想到老了老了我还能住上暖气楼。”窗外,一排排楼房安静整洁,惬意的人们或步行、或骑车、或驱车在路上“走”着。
几年前的横道河镇,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村居空间布局比较杂乱。适逢国家倡导推行城镇化建设,横道河镇16个村陆续开始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实践,近4万名农民过上了不一样的新生活。特别是2011年,横道河镇的3个行政村整合成白云新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社区,辐射周边6个村。正在脱胎换骨的横道河镇,成为我市新型城镇化的典型范本,外域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
角色转变换身份 农民上楼住新居
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验田,横道河镇白云新城以打造千亿量级钢铁产业集群为契机,通过园区建设带动城镇经济发展,以工代农,集聚产业工人和周边几个城镇人口。为了解决好农民土地问题,横道河镇在保护农民长久获得土地使用权和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对农民的集体土地进行征收。白云新城的农民可以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以其农村住房或宅基地换取城镇新住宅。目前,仅荒营村一个村,就已有近100户农民上了楼,搬进新家。
“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了一辈子地,祖辈们一直住在平房里。几年前,政府征收土地建企业,不仅给我们每亩地补贴20000多元,还为我们盖起了新楼房。现在我家住在70平方米的楼房里,别提多舒坦了。”荒营村村民方兴利告诉记者,“刚建钢厂时噪音、灰尘污染很严重,那叫个受气!现在好了,空气清新了,路是水泥路,跟城里没什么两样,觉得自己一下子变成‘市民’了,还是国家政策好啊!”
同样从平房搬上楼的村民李斌说:“以前我们一家5口挤在一间25平方米的小平房里,特别不方便。现在儿女进城工作了,我们老两口只花了点装修钱就住进65平方米的楼房里,小区自主供热,再也不用自己烧煤、烧柴禾。对我们来说,现在就是神仙过的日子!”
依托企业上岗就业 种地、上班、做生意全不误
“咱们搬进楼房后靠什么为生呢?”这一曾让村民邹文玉嘀咕过好一阵子的生计问题,现在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难题了。为了保证失地农民有可持续的收入,横道河镇白云新城利用集约土地换来的工业用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吸引企业落户,并成立钢铁工厂、钢铁公司及矿泉水厂,将农民从种地能手培养成技能型产业工人。
“以前农忙时我只能跟着我爹下地干农活,秋天卖点粮食;农闲时,我就进城打点零工,挣的钱算是够个年吃年用。”邹文玉说,“现在我在钢铁公司行政处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额外还有补贴,再加上剩余土地的收成,每年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上班、种地两不误。”
搬进小区并分到一楼的下岗工人姜树军,根据自家的地理位置,开了一家超市,生意出乎意料的好。“现在国家政策好,政府扶持力度大,加上城镇化的大力推广,我们这些下岗职工又可以重新创业,日子越过越红火。”姜树军高兴地对记者说。
正像荒营村村支部书记方兴学说的那样,“以前咱们村人均年收入也就三四千块钱,现在每人每月挣5000元都挡不住。咱农民的土地减少了,收益却增加了。”
“安居乐业”更需权益保障 居民公共服务需求一样也不落
农民住上新房了、工作有了、钱赚到了,接下来,还有更好的日子等着他们。横道河镇白云新城城区整体功能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满足居民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郑梓铭是白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她就读的学校原先叫和平小学。搬迁之前,学校只有三层楼,操场也不大。“原先的校舍离钢厂很近,经常有灰尘、铁锈吹进教室,空气特别不好。一到夏天还不敢开窗,工厂噪音很大,影响大家听课。现在楼层高了,操场大了,地面变成了水泥地,上体育课比以前方便多了。”郑梓铭说,“我们的新教室更加宽敞明亮,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的配套设施都很齐全,黑板也换成了电子白板。学校还有了自己的食堂,再也不用让妈妈起早给我带饭了。最让我高兴的是,卫生间从室外搬到了室内,不用大冬天排队上厕所了。校车也增加了,上下学更方便、安全了。”
除了教育,逐渐完善的医疗服务让许多进城的农民放下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心理包袱。农民邹国福是当地的坐地户,自从白云新城医院建立以来,为他节省了不少看病的花销。“以前咱们这儿哪有这样的医疗卫生条件啊,顶多就有个村里的小诊所。现在小区里就有医院。我们手里掐着新农合卡,心里有底!”
据了解,在白云新城小区拥有自己的供热站,供暖服务“一步到位”;邮局、银行、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务机构及设施也已“落户”新城。正在投资建立污水处理厂,逐步完善人居环境整治和创新管理;正在规划建设龟山公园、综合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城区绕盈公路绿化项目已经完成,打造出宜人宜居的生活环境。目前,横道河镇正在通过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建立产业集群,形成小城镇辐射周边农村“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径。
那丹伯镇:产业兴了,农村大变样了
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化。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化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买了楼房的农民也无法真正实现转型。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那丹伯镇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产业项目上。在大力发展畜牧养殖、食用菌产业园生产栽培以及“两瓜”种植基地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并制定了城镇化发展方案,明确了“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 “以产兴镇”带动农民致富
众所周知,养殖黄牛是那丹伯镇经济发展的一块“活黄金”。大部分农民都建立了自家的黄牛养殖场,一年到头,一家基本上能培育上百头黄牛。靠养黄牛发家的当地农民刘福祥告诉记者:“我搞黄牛养殖20多年了,最多时候养过300多头,行情好时一年六七万元进账没问题。”现在的刘福祥腰包鼓了,将原先的小红砖平房也换成了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还盖了两个车库,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说,镇里有了支柱产业,就算土地被征收,咱们也不用担心了。
同样作为那丹伯镇主导产业的食用菌产业园区,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集食用菌菌种培植、食用菌栽培及生产于一体,年产食用菌可达1200余万斤。目前,园区已完成建设的70栋食用菌大棚全部投入使用,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还吸引了周边城镇居民到此落户经营。来自黄河镇的姜氏姐妹俩发现这一有利商机,便搬到那丹伯镇承包了两个食用菌大棚,培植平菇和双孢菇。姐姐姜敏说:“这些食用菌菇,成本低、利润高。一个棚大约能产10000棒平菇,一个周期的纯收入就能达40000元左右。而双孢菇的市场价格更高,最好时能卖到15元/斤。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一天能出棚六七十斤。总体算下来,一年能赚个七八万块钱。”妹妹姜丽告诉记者,“这些菌种的培植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镇里给我们这些培植户配备了2名技术员,教给我们食用菌栽培技术和知识,让产量逐年提高。”
那丹伯村村支部书记王永辉介绍说,“食用菌产业园是从2011年开始筹建的。目前,园区主要种植滑子菇、平菇、香菇、双孢菇和榆树菇等菌类蘑菇,品种多样,很有市场竞争力。由于栽培食用菌的利润比种玉米高很多,镇里六七十户农民及周边镇的不少村民都被带动起来,大家投产致富的积极性很高。”
积极推进“产城同建” 科学落实“8341”城镇规划
作为我市重要节点镇,那丹伯镇凭借自身产业、区位等优势,积极引入麒鸣集团等战略投资者介入城镇化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农民居住社区“三区”建设,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其综合承载能力和聚集辐射能力。
据了解,那丹伯镇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并正在实施“8341”城镇规划,即8个亮点、3大配套、4大工程、1个庞大的多功能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黄牛交易市场、麒鸣产业园区(农产品深加工区)、农民新居、职教中心、大学城、萨满欢乐一条街等项目建设,强力拉动农牧、商贸、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人口、产业等要素加速向城镇集聚。目前,北方农畜产品综合贸易产业园项目已经完成征地近50公顷。其中,黄牛交易市场(畜禽交易市场)项目占地4公顷、建筑面积43000余平方米;园区路网工程完成开槽和埋设地下管线1.8千米,水稳层施工完毕;萨满文化欢乐街建设项目已完成地勘工作、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等;东丰县职业教育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于2012年12月正式列入国家第三批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成为全省唯一入选该批次规划项目。同时,那丹伯镇依托良好的农牧业基础,积极引进长春皓月集团、吉林嘉亿食品等投资者落户经营,而万头肉牛养殖基地项目、食用菌生产及深加工项目也正在实施,为那丹伯镇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进行时
本报记者 季式学
我市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从实际出发,始终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东丰、东辽两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为加强统筹推进城镇化工作,东辽县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注重质量、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方针,着重对统筹推进城镇化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先后投入300余万元组织编制了东辽县统筹推进城镇化规划、县城发展规划、北部新城规划及渭津、金州、安恕等重要节点镇发展规划,完成白泉、渭津、金州重要节点镇80平方公里地域航拍。同时,东辽县还确定“一环(环辽源市半小时经济·生活圈)、两轴(一是以四梅铁路和四白公路为主轴线,建设连接泉太镇、白泉镇、渭津镇的经济发展轴带,带动县域西部和南部村镇协调发展;以辽西铁路和301省道、辽营公路为轴线,建设连接金州乡、足民乡、建安镇、安恕镇、安石镇的经济发展轴带)、三廊(一是构筑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辽源至白泉经济走廊;构筑以冶金建材业为主的辽源至渭津经济走廊;构筑以低碳经济为主的辽源至金州经济走廊。)”的城镇化发展布局。
东丰县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设施先行的建设理念,统筹推进西城区各项工程开展,实现了新城区与老城区的融合发展、优势互补。其中,白云新城独具特色。为实现“一业托一城”向“多业兴一城”的转变,白云新城着力在强功能、促服务上下功夫,现代服务、现代物流、轻纺、商贸服务等产业前景看好。白云新城正着力打造成为具有时代感和鲜明特色的现代钢铁产业配套新城。另外,东丰县启动实施了国家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创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东丰县还稳步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创建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积极推行农村环境卫生3年改善行动,全县镇容村貌明显改善。
农民说“城镇化”
本报记者 季式学
横道河镇荒营村支部书记:“俺们觉得比城里人更幸福。”
“‘城镇化’我琢磨就是农村人过着和城里人差不多的生活,就是农民有楼住,冬天不用烧火炉子,有集中供热。孩子们有更好地读书环境,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我看来,我们荒营村现在就是‘城镇化’。自从2011年白云新城住宅小区建成,村里陆陆续续有100多户村民搬进了楼房居住。听白云小学的学生说,现在学校里的教学设施可全了,教学条件大大改善。学校离居民区又近,孩子们上学很方便。白云新城集中供热站、白云新城医院、行政管理中心、警务室、中国农业银行分理处、和平农村信用社的建立让老百姓办事儿也容易多了,企业的生产和招工带动了平日里靠种地吃饭的村民有了新的就业岗位。白云中学、文化广场等一些项目正建呢,过不了多久,你们城里有啥,我们这边都会有。这城镇化让农民的日子过得有质量,活得有劲头。对于‘城镇化’我还有一个想法,对于有技术、有能力的年轻人来说很容易适应,可对于一辈子没有一技之长、光靠种地为生的老人,恐怕很难进入到‘城镇化’这个角色中,如果在‘城镇化’的基础上给他们留下‘一亩三分地儿’的空间就更好了。”
灯塔镇古仙村村民赵利:“村容村貌大变化,这得感谢‘城镇化’。”
“我在古仙村生活了50多年,见证着这里的发展变化。提起‘城镇化’,我可得多说两句,村里变化最大的就是卫生环境。从2012年起,随着创建省级卫生城工作开始,上下齐抓共管,让村里的卫生环境和村容村貌大为改善。以前陈年堆积的垃圾没了,现在每天都有人打扫卫生。毫不夸张地说,村里的卫生最先进入了‘城镇化’。这‘城镇化’把卫生搞上去了,也把古仙村的致富路打通了。近些年,古仙村全力整治村容村貌,对道路进行综合治理,不断拓宽村道,现在村道户户通,打开了村里人通往‘城镇化’的致富路。顺着这条致富路,村里‘闲不住’的年轻人,靠手艺赚钱。现在一些村民通过努力,在城里都有了自己的楼房,冬天住楼享受‘城镇化’,春天耕地享受‘田园乐’,这日子过得叫一个舒坦。”
什么是真正的城镇化?不止于“种房子”,更在于“安民心”
本报记者 汪琳
进城生活,是无数农民的梦想。但长久以来,部分地区的城镇化存在一些误区:按进城的人口来统计,认为落户者多就是城镇化水平高;“卖力”盖楼,认为高楼林立就是城镇化。其实不然。如果农民进了城,却遇到“三难”问题即难就业、难落户、难上学的话,这样的城镇化也只是“夹生饭”。所以,真正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必须做到城乡共融,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真正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是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以权益保障和产业支撑为重要支点的城镇发展模式。
实现人的城镇化,关键是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从现实国情来看,城镇化不能仅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更应围绕人的多方面需求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全面发展。同时,城镇化要着眼于大局,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注重城镇与乡村之间统筹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也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环节,城镇化不仅重视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人、城镇和环境协调发展。城镇化建设注定会给一个地方的社会环境和百姓的生活方式带来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过去全都抛弃,有必要保留含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和内涵的东西。建设和谐、文明、宜居的现代城镇,促使农村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镇,还应该赋予农民公平享有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使广大居民共享城镇化的发展成果。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 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 东丰县委宣传部 王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