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产业”加速度

“阳光产业”加速度
——聚焦西安区光伏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赵强



    辽矿集团配售电有限公司新能源4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本报记者 吴培民 摄


    夏日时节,微风和煦,阳光明媚。近日,记者在位于西安区富国新村附近的辽矿集团配售电有限公司新能源4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现场(西安煤业一区)看到,连片的光伏发电装置在太阳沐浴下熠熠生辉。一片片闪亮的光伏板下,十余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在为栽培草莓苗浇水、除草。
    “我们有独立供电网络和售电经营权,利用闲置土地发展光伏产业,实现农光互补,以此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及附加值,最大限度地推进集团员工转岗分流,妥善安置富余人员。”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保杰说,光伏项目体现了清洁能源发展的趋势和先进理念,符合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更是得到了辽源市委、市政府和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仅用不到3个月时间完成了审批备案所有手续。目前,该项目在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快速推进,进展顺利。
    在位于西安区富国街6委的辽矿集团配售电有限公司新能源6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现场(西安煤业三区),记者看到十余名工人不顾炎热天气,正聚精会神地安装光伏支架、光伏板。
    “4兆瓦光伏发电和6兆瓦光伏发电两个项目共投资5350万元,占地16万余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1300万度。”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学飞对记者说,在项目建设与发展中,得到了西安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区政府在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土地规划、计划安排时予以了适度倾斜。
    刘学飞说,按照美化、绿化、靓化的要求,今年4月份以来,辽矿集团积极组织相关人员,为光伏发电厂区回土7000立方米,种植灌木3000余棵、四季草莓10万余棵。下一步,光伏项目将融入农业休闲观光,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据了解,国家去产能政策实施以来,辽矿集团所属矿井相继关闭退出后,人员就业安置面临的压力着实不小。辽矿集团将现代设施农业和太阳能光伏巧妙联姻、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以来,仅在西安煤业一区光伏发电项目地,便有50余名集团转岗员工先后被妥善安置,他们在新的岗位上重拾信心,接受新的挑战,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继续散发着“光和热”。职工李子文便是受益者之一。
    “矿井关闭后,自己收入减少了,生活过得真挺难的。”李子文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自西安煤业一区光伏发电项目上马后,自己得以重新上岗,目前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不仅缓解了他一家的燃眉之急,更坚定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
    “报告指挥中心,现场组件有异物遮挡,已经清理。”在该公司调度指挥中心,数名技术操作员在操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时监控光伏发电系统主接线图动态。
    “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可直观展示相关数据,视频监控系统不仅让电站状况一目了然,还可更直观地了解电站安全。”辽矿集团副总工程师、配售电公司总经理闫秀坤说,监控系统可实现监控光伏电站的电力系统、发电量信息等。
    “光伏发电是永不枯竭的能源,国家对光伏发电项目利好政策也频频出台。”闫秀坤表示,“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号召,以创建精品工程为理念,新建30兆瓦光伏发电及4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从投资、开发、建设到运营,形成产业链全覆盖,助力辽源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能“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