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都不落 一个都不少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一户都不落 一个都不少
——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纪实(上)
本报记者 王茵

    在陈新金和母亲租住的小院里,母子俩开垦出一小片生机盎然的菜园。 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穿过窄窄的街巷,陈新金的家在巷子的最里面。
    推开半掩的木栅栏门,小小的院落里生机盎然:碎砖头垒起的小菜圃流淌着水茵茵的绿色,不知名的小草花伸展出有分寸的美丽。
    这是村里给陈新金租的房子,母子俩在这儿已经住了一年多了。
    记者到来的时候,陈新金刚刚做完血液透析,精神看上去蛮好。说起自己的情况,这个27岁的大男孩儿腼腆中带着些许沧桑和无奈。
    两岁时随母亲改嫁到东丰县南屯基镇北福兴村;7岁时母亲与养父离异,母亲带着他外出谋生;26岁被查出重度尿毒症,同时伴有肺积水、心衰,双目接近失明。
    那时的他觉得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没有一丝光亮,没有一点希望。母亲说:回家吧,现在国家政策好,村里不会不管咱娘俩的。
    2019年7月,陈新金和母亲任莉荣回到了北福兴村五组。彼时的北福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基本摘帽,全县乃至全市脱贫攻坚进入尾声。了解到陈新金的实际情况,坚持“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原则,根据脱贫攻坚相关政策,2019年7月29日经北福兴村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将他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陈新金成了全市最后一个贫困户。
    “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一户都不落,一个都不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也是我市脱贫攻坚工作遵循的原则,正是党委、政府的态度和决心让陈新金母子走出了困境。
    房子是村里帮着租的;每周三次免费透析,超过的次数按照基本医疗保障大病救治和医疗救助政策规定的90%报销;镇里还为陈新金协调办理了低保,2019年每月325元,2020年上调至505元,同时享受残疾人补助每月80元;县里医疗团队专门为陈新金设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服务;逢年遇节,各种救助会送上门来;到了年末,分红款项也会自动打到陈新金的银行卡上。
    任莉荣说,现在儿子每周坚持做透析,状态比刚回来时好多了,眼睛也能看见东西了,她相信,以后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生活会越来越好,这不是奢望,而是必然。
    在东丰镇今胜村一组,村民韩行富脱贫——致富——带富的故事家喻户晓。
    早年间的韩行富在村民眼中是出了名的破落户:妻子突患脑血栓,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家里耕地少,又没有来钱道儿,儿子、女儿加上他们夫妻,四张嘴要吃饭。他干脆破罐子破摔,整天游手好闲,靠救济混日子。2015年底,韩行富被纳入首批建档立卡贫困户。
    针对韩行富家的实际情况,经驻村干部和村班子研究,先靠着会做豆腐的手艺,帮助他重操旧业,做豆腐、卖豆腐。再为其女儿联系到合适的工作。接着镇政府又协调银行为他提供了3万元的低息贷款,购买了30多只山羊和一头母牛。
    2016年韩行富通过卖豆腐和出售山羊所获得的收入,不仅还了贷款,还剩下不少,成为村里的第一批脱贫户。
    摘掉贫困的帽子,韩行富的腰杆硬了起来,他利用前一年赚的钱不断扩大黄牛养殖规模,最多时家里同时喂养着8头牛。
    如今韩行富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能手,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给村民朴忠有介绍黄牛养殖的饲料配比。
    眼前的韩行富身材壮硕,面庞红润,笑容挂满眼角眉梢。听到我们询问他脱贫致富的事儿,他指着自己T恤上印的字:“看见没?老韩头豆腐!咱这豆腐是纯卤水点的,好吃,有主道。除了做豆腐,咱还养牛。”他带记者来到自家院子,牛栏里大大小小七八头牛,见到他呣、呣地叫起来。“看见这头犯懒的没,它再有一个月就能下崽了,带了俩呢。还有这两头小不点儿,刚刚六个月,才断奶。那头浅色的,要是再黄点儿就好了,黄牛能卖上价儿……”说起养牛,韩行富很是兴奋。
    有了韩行富养殖黄牛的成功经验,今胜村其他贫困户也找到了通往富裕生活的方向。如今,村里和韩行富一起养牛的有好几户,他常常把自己积累的小窍门告诉大家,他觉得自己富了不算富,带动周边的人一起富才算富。
    从首批建档立卡到最后一户摘帽,辽源的脱贫攻坚之路历时5年,43个贫困村、8523人去穷根、摘穷帽、告别贫困,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这背后,是党委、政府的决心,是各级各部门的付出,是一项项具体而实在的举措。
    2017年以来,全市共召开包括脱贫攻坚议题的会议42次。共制定出台制度性文件41个。四个班子主要领导包保县(区)、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包保贫困村、市县乡三级干部包保贫困户,实现了对全市43个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包保全覆盖。
    先后建立了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聚焦扶贫产业和扶贫对象,推进农业产业保险特惠政策,实行建档立卡贫困户“6+N+1”保险范式;建立了贫困人口与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初步形成“政府+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小商品加工+转移就业+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
    实施“一帮一”和“三包一”包保,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具备上学条件的适龄贫困人口全部入学。实现了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率、慢病签约覆盖率、“一人一策”建册率和村卫生室新农合网上报销开通率等“四个百分百”。推动“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落实,仅2019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有15378人次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因地制宜推动实施集中供水,提升集中供水率,加强设施管护、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应急处置以及分散供水户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大力改善饮水条件,全面解决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分类建档、因户施策,进行维修加固或拆除重建,加强住房安全动态监管,确保不漏一户、不差一项。
    2020年是脱贫收官之年,130万辽源人将在党委、政府带领下,一户都不落,一个都不少,一起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