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自救,我们在行动

    抗洪抢险同心协力,电网、通讯抢修夜以继日,道路桥梁修复争分夺秒,灾民安置温暖人心……在社区、在街路、在企业、在村屯,受灾群众万众一心,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振奋精神,不等不靠,打响了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的战役——

    雨夜,“五旬”社区女干部连背3位“八旬”老太

    8月14日19时,雨下得正大。新苑社区民政干部李淑梅接到社区领导电话,让她检查一下所负责区域内的情况。
    李淑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未拆迁的平房地段,那里有一家私人开的敬老院,只有一位50多岁的女院长和八九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李淑梅拿了把伞,穿着拖鞋就往敬老院跑。到那儿一看,在地处低洼的敬老院院里,水像喷泉一样往外涌。走进敬老院的屋里,满地的积水中几位老太太坐在土炕上,敬老院的院长守着7位老人正在那儿着急呢。
    这水眼瞅着都要上炕了,若再不撤离就危险了。李淑梅赶紧给社区打电话,说明这里的情况,社区领导说马上派车过来把老人接回社区安置。趁着车没来的功夫儿,她让几位老人把钱物等重要物品包带好,以免离开后不放心。有的老人一边说自己没什么东西要带,一边一小包一小包地装着东西。还有位老太太非常淡定地说:“怕啥,这点水不能把我冲走了。”李淑梅赶紧劝她:“您这么大岁数了,还不知道水火无情么,命比啥都重要。”
    很快,社区的面包车到了。因为社区的男同志都去堵半截河的河堤了,只来了几位女同志。李淑梅一看敬老院门口的水都过膝盖了,车子过不来怎么办?干脆,自己背吧。李淑梅背起身边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让她抱好收拾的小包袱,一点点趟着水往外走。也不知是天冷还是因为害怕,李淑梅感觉到背上的老人有些发抖,她赶紧快走几步把老人送上车,然后又跑回到敬老院,在旁人的帮助下又背起一位老人往外走。当李淑梅第三次将背上的老人送到车里时,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已经全部安全地转移出平房。
    此时,李淑梅才长出一口气,勉强伸直了早已酸痛的腰。到了社区,社区的同事们已经准备好了被褥,为老人们安置了睡觉的地方。
当听说李淑梅一连背了3位老人时,社区的同志都跟她开玩笑说:“李姐,你这么瘦,背了3位80多岁的老太太出来,你怎么这么厉害?”李淑梅朴实的话听了让人差点落泪:“我都52岁了,这搁平时别说连背3个人,背1个人我都够呛。可谁家没有父母,将心比心,我也不能看着这些老人出事,所以当时也不知怎么一股子急劲儿……现在这些老人都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

    裕明社区让灾民有了“主心骨”

    “在暴雨来临的当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家。当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天就像要塌下来一样,屋里、院内到处是水,都没膝盖了,家里的东西都被水泡了。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我瞬间崩溃了,当时感觉特别无助。就在我绝望的时候,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他们帮我掏水,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回想起当晚的情景,裕明社区17委7组的温玉慧激动得热泪盈眶。
    听了当地居民的反映,记者深入到裕明社区,想一看究竟。8月17日11时45分,记者来到裕明社区,看到部分工作人员边吃方便面,边等待任务。12时许,记者跟随一组巡查的工作人员来到灾区一线。此时,正在院子里掏水的裕明社区17委3组王玉芬见到他们如同见到了亲人,连忙迎上前说:“这些天,真是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原来,强降雨那天夜里,王玉芬家四处渗水,雨水没床。在危机时刻,社区工作人员冒着大雨及时赶到,连夜装沙袋、送水泵帮其抽水,让她转危为安。记者来到前院,发现她所种的蔬菜绝大部分已经被冲倒。她拿着铁锹把儿往地里插,整个铁锹把儿陷进泥中3/4,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况有多危急。13时45分,记者跟随巡查员来到东山公园小铁桥,见警戒线拉开,警示牌提示:工作人员在现场值守,保证当地居民的出行安全。听值守的工作人员说,重点地段社区全部派出专人24小时轮班值守,他们3天3夜都奋战在岗位上。
    14时10分,天又下起了雨。曹主任穿上雨靴又奔向了灾区一线。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裕明社区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让社区居民有了“主心骨”。

    风雨夜里的生死营救


    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龙山区工农乡安国村1组村民尹志富一家3口,用一个直径约1米的墙体缺口和一根4米长的麻绳为10个陌生人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演绎了一段墙里墙外感人的救援故事。

    8月14日20时55分左右,窗外,电闪雷鸣,雨越下越大。
    “老尹,你快看,有个面包车冲到水里面了。”听到妻子马古云的惊叫声,50岁的尹志富立刻跑到窗边向外看。“不好,赶紧出去救人!”
    刚刚与儿子一同接受肾脏移植手术仅3个月的马古云顾不得虚弱的身体,一边和老伴儿向外跑,一边喊邻屋的儿子快打“110”。
    夫妻二人跑到大门外的河边时,水位已有三四米深,而那辆落水的面包车此时就卡在他家的大墙外,车头已扎到了水里,车尾仅高出水面50公分左右,车里坐满了人,还有孩子。“这里救不了,咱们还得在墙里想办法。”尹志富和老伴急匆匆地跑回院子里。
    墙的里边,上面是石棉瓦铺的雨棚,从棚和墙之间的缝隙,他们听到了墙外面包车里传来撕心裂肺的救命声。尹志富一边让妻子去找绳子,让儿子去找锤子,一边用肩膀、用头不停地撞击石棉瓦,这要在平时,尹志富说什么也撞不开这坚硬的石棉瓦。而此时,身材高大的尹志富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子力气,在试了几次后,终于把雨棚撞出了一个口子。光这样还不行,尹志富又用锤子不停地刨墙,争取快点打出一个缺口,因为时间紧迫,墙的另一边情况十分危急。
    很快,一个直径1米多宽的豁口被打开了,尹志富向外一看,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儿趴在车顶上,剩下的大人们有的把着车身,有的泡在水里,水流还在急促地向下游冲去。由于墙体太高,找来的衣服、皮带、床单,都派不上用场,这时马古云从自家仓房里翻出了一根约4米长的麻绳,而就是这根绳子成了墙里墙外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
    墙里,浑身早已被雨淋透的尹志富顾不得划破了的胳膊和腿,嘴里一遍遍地对墙外的人说:“一定要抓紧绳子,松开你就没命了!”黑漆漆的墙外,落水的人似乎看到了一丝光明,陆续被尹志富一家三口拽了上来……
    1个人、2个人、3个人,就这样,仅用20多分钟,落水的10人因为尹志富一家三口的舍命相救,全部被安全救出。

    爱心志愿者雨中救援记

    他叫延利兵,是一名退伍军人,是我市爱心志愿者团队的一员。8月14日傍晚,在雷电暴雨中,他推开家门向街道走去……
    他爱好摄影,但他走向雨中的街道,不是为了抢拍好照片,而是去寻找他所能帮助的人和事,尽一名爱心志愿者的责任……
    他写到:“雨,伴着惊雷在窗外疾速,敲键盘的手指因惊扰停了下来,心里一紧,想到今晚辽源可能会遭水灾……”
    于是,他戴上头盔,穿上雨衣和短裤, 连手机都没带,急冲冲地出了门。
    他写到:“到街上一看,外面已经全是水,天上泼水,地上洪水蔓延。八大局边上有一家烧烤摊没有来得及收拾摊位,一家3口人护着摊位上的东西,把持着摇摇欲坠的大伞,像一艘在风雨中孤立无援的小船。我急忙趟水过去,帮忙收拾摊位,转移东西,拆卸雨伞。老大姐深受感动,非要请我去家里吃饭,我婉言拒绝,说我只是个爱心志愿者,做好事是经常的,不必客气。”
    他告别了老大姐,又走向了别处。
    他写到:“市政府周围,地势平坦,但也一片汪洋,车辆不敢快走,水漫过了车轮。很多车辆在水中熄火。我帮着推车,护送一些行走困难的人涉过水深的地方,告诉行人哪里水深,哪里水浅。向阳转盘道周围水深的地方没过我的膝盖,行人无法打到出租车,此时此刻,恐怕出租车自身都难保了。 路边有一个人在焦急地等车,我想告诉他打车是无法打到的,结果发现他正是我认识多年的于大哥,报社退休,准备要去北京, 搭乘8点20分的火车,离开车时间只有半个多小时。打不到车他很着急,看着他裤子都湿透了,我快步回家给他拿了干净的裤子,并帮他问了很多司机,都不拉人,其实这个时候南环已经封道了,没有办法,于哥只好取消了乘坐这趟火车,回家了。”
    他听说南环桥下水很深,行人过往很难,于是,他又快步赶往南环。
    他写到:“见南环桥下积水特深,有两辆轿车被水淹没,行人站在高处‘望洋兴叹’,有极少胆大的人趟着齐腰的水从桥下走过,大多数人绕道而行,也有很多人不畏艰险地从火车道边的铁栅栏上翻越。我看到一些老人、妇女和孩子在无助地等待,我便能背就背,能扶就扶,护送他们从淹过腰身的水里泅渡过去。”
    他发现被水淹没的街道边上,有一些人从铁栅栏下那个只能容一人斜着身体过去的小洞钻来钻去,他看到这边的人急着过去,那边的人急着过来,现场一片混乱。
    他写到:“于是,我站在栅栏旁平台上疏导交通,人们进进出出,秩序很快好起来。最后警察也来了,大家一起维持现场秩序,直到23点半,过往的行人基本没有了,我和警察同志才撤离。其间,有武警支队的战友经过那个洞,他们今夜付出了更多汗水......”
他写到:“在部队的时候,也遇到市内遭水灾,我是很想参与救灾,但因为我是中队的文书兼军械员,不能离开部队,所以没有机会参与抗洪救灾的任务。如今,我虽然离开了部队,但脱下军装还是兵,今夜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帮助了许多人,我感觉很快乐。我们的一点点善举就会温暖他人,照亮风雨交加的夜晚,让那些辛劳工作的人都能早点平安地回家,这是我最大的祈福。”
    他最后写到:“风雨可以淹没我们回家的道路,破坏我们便捷的交通,但我们美好的辽源却能够在风雨中岿然挺立,辽源的明天会更加美丽。于2013.08.15夜零点草书。”
    他的日志被记者看到了,经他同意后,记者对其进行了细致采访,然后整理成文,意在将其爱心汇泽于辽源的众爱之泉中,隽永不息。



     灾害面前不等不靠不观望
    ——来自东辽县凌云乡凌镇村的一组报道

     “别观望了,不能全指着政府”
     虽然刚刚受灾,但凌云乡凌镇村一组村民付世范家仍然显得“人气”十足。院子里,58岁的付世范和他64岁的哥哥付世全忙东忙西。为了给房顶上铺设新瓦的十几个瓦工“打下手”,付世范的姐姐也赶过来帮忙,给干活的工人端茶递水。付世范说,现在村里人自家都遭灾了,只能找亲戚朋友来帮忙,上瓦的瓦匠都是从外村雇来的。村里人有的还在等政府的救济,可我和自己家兄弟一商量,别观望了,不能全指着政府,政府还有不少事呢,如果不早点把房子修好,再下场大雨损失就更大了。
    由于付世范家其中的一间房现已收拾妥当,并为邻居60岁的梁信军老俩口提供了住处,缓解了梁信军的燃眉之急。在这场雨灾中,和付世范家只隔一条小过道的梁信军家也被龙卷风刮得支离破碎。梁信军家有一间磨米加工间,车间的彩钢架子全部倒塌,设备损毁严重。梁信军也想像付世范一样早点把房子修好,特别是想早点把加工间修好,早一点生产,早一点“进钱”。梁信军说,现在,我最大的困难就是雇不到力工,有的人出去打工了,有的忙着收拾自己家。不管怎样,我对未来的生活还是有信心的。

     “越早自救就离好日子越近”
    凌镇村1组的高吉德家的房子是一所二层小楼。在这场暴雨中,他家房子玻璃都碎了。走进高吉德家,记者看见虽然院子里还有些凌乱,但是,从他家晾衣绳上晾着的一件件衣服就可以看出已经开始收拾自己的家园了。
    在自己楼房的阳台上,高吉德和妻子正在把自家的稻谷一袋袋倒出并摊开晾晒。在这场大雨中,由于玻璃破碎了,屋里进来了大量的雨水,高吉德家5亩地三千多斤的稻谷被雨水浸泡了,这可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趁着天放晴了,高吉德第一件事就是及时晾晒自家口粮。高吉德告诉记者:“遇到这样的天灾,我们就得首先自己想办法克服眼前的困难,不等不靠想办法把损失降低到最小。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现在先把家里口粮给晾干再腾出手来收拾自家的屋子和院子。”
    说起对以后的打算,高吉德告诉记者,灾害已经发生了,日子还得过,我得尽快把家里收拾好后就去市里打工挣钱,越早自救就离好日子越近。

    “自己先动手,能整点儿是点儿”
    作战勇猛、反应灵敏、行动迅速是我们对一名合格军人的印象。这场暴雨灾害过后,凌镇村一组的王振伟这位退伍老兵迅速行动,雨一停就着手收拾自家的院子和损毁的房子,积极展开自救行动。
    王振伟家的屋顶瓦全部被风掀掉了,破碎的瓦片让院子显得一片狼藉。走近王振伟家的房子,在一侧的空地上有一排摆放整齐的、完整的瓦片,这是王振伟已经从散落一地的瓦片中间花费近3个小时把还没有完全摔碎的瓦拣出来整齐摆好的劳动成果。王振伟说:“现在大家都在忙,根本找不到人来帮忙,我家就我和老父亲,父亲又在病床上,我得自己先行动起来,干些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工作,尽快把家收拾好恢复正常的生活。”
    在干活的间隙,王振伟还面带笑容地和邻居聊上几句。我们如若不看周围破损的房屋和倒地的树木和电线杆,从王振伟说话的幽默语气和脸上的表情看,就不会联想到这里正是受灾地区。王振伟虽然很乐观,但是,他还是希望尽快通电,这样家里就可以做饭了。


    “面对现实吧!日子还得往好了过”
    87岁的李仁老人和儿子一家在凌镇村住了50余年,这场龙卷风同样把他们家的院子、房子来了一次大侵袭。可是他们一家没有沮丧,没有任何哀怨,在天气转好的第一时间内进行灾后自救。87岁的李仁看着自家门前歪扭着的一个大树墩,遗憾地告诉记者,这原本是棵粗壮的大柳树,30年前是他亲手栽的。这次龙卷风袭来,将这棵大柳树连根拔倒在地。为了不影响路人行走,他们只能把这棵残树锯成了树墩。说完,老人拎起一片瓦递给了干活的工人。儿子李宝民向朋友借来了铲车,以最有效的方法清理凌乱的庭院,修缮破损的房屋进行灾后自救。李宝民说,现在农民的生活条件多数都达到了小康水平,小康生活也都是政府给的。遇到这样的天灾,谁都不愿意,可是偏偏就遭遇了,我们就冷静面对吧。人活着首先要有骨气,自己有能力自救当然要全力以赴去做了,自己的事自己都不着急,还能等着谁呢?日子还得往好了过。

    “早点自救损失小”
    走在凌云的街道上,路两旁几乎全是破损的建筑物,有的房子没了瓦片,有的房屋倒塌了,有的房屋玻璃碎了……
    走着走着,记者看见凌云药店的玻璃门窗丝毫没有损坏,这不禁让人猜想:同处在一条街上,难道这家药店没有受灾?带着这个疑问走进药店,记者看见屋里洁净的玻璃货架上常用药品齐全并且摆放整齐。“这几天是不是来买药的人很多?”记者问。“这几天来买创可贴的人很多。”店主李海波回答道。“你家外面的玻璃为啥没碎?你家屋里好像也没进水,这同处一条街难道就你家没受灾?”记者终于说出了心里的疑惑。李海波笑着说:“我家咋能不受灾呢。我家也受灾了,楼下楼上的玻璃都碎了。我一看这玻璃都碎了就立即找人给我重新装上玻璃,收拾屋子。政府该做的已经做得很好了,来给受灾的房屋登记照过相了,我们就不能再等再靠了,就得积极自救,这样才会用最短的时间恢复正常的生活,才会把我们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凌镇村生产生活正在恢复中
    8月14日晚,东辽县凌云乡凌镇村遭受龙卷风和强降雨袭击。3天过去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牵动着记者的心。8月18日,记者再次来到东辽县凌云乡凌镇村采访,欣喜地发现,东辽县凌云乡凌镇村生产生活正在恢复中。
    据东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武俊峰介绍,8月15日灾后第一天,县领导就都赶到凌镇村,当日就在凌云中学设置了临时安置点,当晚到安置点居住的村民有30人左右。东辽县民政局将水、食品、蜡烛、被褥、塑料布等一些用品都给灾民们备齐了。对没到安置点暂住的灾民,东辽县民政局也都将食品送到灾民家中。受灾当天,村里水、电、通信全部中断,电力部门和移动、电信部门抓紧抢修电和通讯。消防部门出动消防车专门给灾民循环供水。交通部门、住建部门全力抢修损毁桥涵、道路,并在险桥处设标示、联系电话。公安部门派出警力在村里死看死守,监控危险情况。东辽县卫生医疗队一直在村里24小时待命,一边为轻伤群众医治,一边进行消毒工作。8月17日,环卫部门出动了铲车和工人,进行清理淤泥和垃圾。
    农电局施工负责人关凤玉说,8月14日受灾当天晚上,凌工线、凌农线两条主线已经通过梨树变电所转供通电。8月15日23时,主线路抢修完毕,60%以上供电。当时凌镇村小街电线杆被风刮倒27个,陆续还有倒掉的电线杆。预计8月18日晚上,凌云小街能够通电正常。村户电线损毁严重,一些农户家中的内线都折了,目前正在抢修中。我们两台电力抢修车争分夺秒地干,这几天每天都在半夜11点收工。
    在凌云中学灾民安置点,记者见到了70岁的陈桂兰老大娘。她对记者说,我原本和两个儿子一起住,现在我和二儿子来到政府设的安置点住,把大儿子留在家里收拾东西。全院的残瓦碎玻璃,得一点点清理。家里受灾了,但是在这住得也不差。政府照顾得很周到,一天几顿饭政府都管。瞧,我们在这儿铺的、盖的被褥都是新的。天晴了,被褥晾干了,我们就可以回家住了,不能总给政府添麻烦。


    辽源移动全力抗灾抢险凌云乡信号恢复
    8月14日15时,辽源地区遭受强降雨袭击,导致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因停电及断缆等原因造成基站退服106个,光缆断缆30段,东辽县凌云乡一度成为通信孤岛。
    凌云乡是此次灾害的重灾区。为在最短时间恢复通信畅通,辽源移动快速响应,火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紧急调集物资、车辆及抢险队伍,在光缆抢修受阻、电力供应尚未恢复的情况下,集中主力抢修队伍和骨干维护人员奔赴现场,全力抢修。因道路、桥梁损坏,人员车辆无法通行,抢险队伍历经5个小时,数次绕行,最终抵达上端基站,通过发电恢复通信,改变传输路由。8月16日16时50分,凌云乡恢复通信,满足了受灾群众的通话需求。
    辽源移动还在受灾现场搭建了临时服务点,为受灾群众提供饮用水、手机充电、充值缴费、免费报平安电话、为他网不能通信的用户办理移动入网等便民服务。截至8月18日10时,累计抢通光缆22段,陆续恢复基站86个。


    自救  因为家是自己的
    正在二层楼房楼顶搬砖运瓦的王勇看到记者来了,边干活边热情地打着招呼。他是凌云乡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刮龙卷风当日,他正在上班,家里也没有人,自己家的二层楼仍不例外地丢了楼盖、没了玻璃。昨天是周六,天气也开始转晴,他便立刻着手修缮房屋。他和妻子找来了亲戚朋友,一起维修房屋。
    王勇说,遇到这样的事情谁都很难过,但这是天灾,并非人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怪谁,更不应该坐那等着谁来帮我们修。自己家的房子谁能不着急呀?不能等了,等下去再下雨、刮风会更糟糕。我就想抓紧自救,把房子修好。我也希望乡亲们都能动起手来,一点点地动手自救吧。时间是自己的,家也是自己的。


    “只要人活着,以后啥都能有”

     8月14日大雨过后,留给辽源市民的是一处处遭受大雨侵袭的房屋。在辽源市龙山区西宁社区10委9组居民于淑贤的房屋前,一条宽4米、长200米的排水沟,是此处居民受灾后新挖的一条排水沟。没有这条排水沟,此处1200户居民受灾情况要比现在更严重。
    说起这条排水沟,就要说说占用此处玉米地的居民于淑贤。今年58岁的于淑贤是西宁社区10委9组的居民,在这里有大约四五亩的田地。家里只有她一个人,这些地是她全部的心血,平时也靠这些地维持生活。眼看着就要到收获的日子,一场大雨降临了。当天晚上,伴随着雷电,风雨交加。随着雨势越来越大,加上地势偏低,雨水已经开始侵入居民家。有的居民家里的水马上就要上炕了,而于淑贤的家里也有进水的情况。在如此危急情况下,社区领导临时决定挖一条排水沟,减轻水害。挖沟就要占地,占用地的最佳位置就是于淑贤的苞米地。社区领导马上跟她说明情况,于淑贤只和领导说了一句话:“只要人活着,以后啥都能有。挖!”
    在征得于淑贤的同意后,西宁社区领导马上安排钩机,挖开了一条排水沟。因为这条排水沟,居民家的进水情况得到了缓解,同时减少了居民的财产损失,也保障了居民的生命安全。
    当记者问到于淑贤心不心疼那些地时,于淑贤说:“当时我是真没想过这事。那时候情况那么危急,我也根本没有时间想那么多,只想着让邻居们都平平安安的,而且我也在自救啊。只要能减少大家的损失,我那点地儿不算什么。但现在想想,真有点心疼。眼瞅着收获了,一下占了我一半的地,说不心疼是假的。不过,邻居们都没事儿了,我的地‘牺牲’得也值了。”

     “能自己解决的事儿咱自己解决”

    灾后的各项恢复工作正在进行。大雨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但大家没有干等着政府解决问题,而是自发地开展自救恢复工作。
今年70多岁的郭云龙家住在东山社区2委9组,他家是70多年的老土坯房。大雨来临,他和老伴儿被社区的同志接到了社区临时救助点。天一晴,他们老两口儿赶紧往家赶。回去一看,自己家屋里院外的全都是积水,幸亏撤离时社区同志帮着把家里重要的东西放到了高处,减少了不少损失。但家里被褥等还是被水浸泡了,烧火的土灶也不能使用了。老两口儿到家还没多久,社区的同志们便送来了食物和干净的被褥,并帮他们把家收拾出来,这让郭云龙感动得不得了。他说:“咱们社区的同志不光在下雨的时候想着我们的安全,雨停了,又来帮我们清淤、晾被,就跟自己的亲人一样。”
    在郭云龙家房后有条不算宽但挺长的土路,这土路里还夹杂着碎石和破砖烂瓦。平时就不好走的道,遇上大雨更惨了,不仅路面被水冲得沟沟洼洼,土里的石头瓦块杀伤力也大了起来,行人一不小心就能把脚给划出几个口子。土道旁的排水沟也被沉积的淤泥堵塞,这让积水没处泄,全堵在低洼的地方。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的社区工作人员,在大雨过后就带着工具过来,对土道进行紧急维护,清理排水沟的淤泥。附近的几户居民见社区的同志来清排水沟,也都找出自家的铁锹一起挖沟清淤,平路垫石。十来个人干了一个多小时后,排水沟不仅清理了淤泥还被挖深了不少。
    家住东山社区的付文革老两口儿在临时救助点帮着忙这忙那,雨停回家后还帮着邻居们收拾东西。他们不仅没舍得吃救助点提供的食品,还自费买了许多食物送给其他来紧急避险的居民。他用质朴的话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社区处处想着我们,我们也不能给人家添麻烦,能自己解决的事儿就自己解决。”



     当务之急是自救

    64岁的李春荣大娘说,那天,下大雨又刮龙卷风,我就一个人在家,可把我吓坏了。好几天过去了,现在我身上还一直哆嗦呢。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家里这3间瓦房就我自己住。那天发生那样的情况我能不害怕嘛。电视被雷电击坏了,房顶的瓦也都刮丢了。昨天开始天见晴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赶紧把房子修好。
    就现在你们看到的房顶上这些新瓦,两块五一块,买完了还得雇车拉回来啊。就铺房顶这些瓦,一共就花2000多元钱了。维修工人现在都雇不到,我只能求亲戚朋友帮我弄。现在每天晚上都找两个学生和我作伴儿。自家的事情就要自己抓紧办,天灾没人能阻止,也谁都不能怪。






    灾难  其实离我们真的很近


    8月14日,我市被罕见的暴雨、冰雹、龙卷风袭击……现在,回头想想,仍心有余悸。
    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说,总以为这样的自然灾难离我们很远,可它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东辽县凌云乡凌镇村1组,是这次受灾难损失严重的地区之一。家家户户房屋无一幸免,都被龙卷风掀去了房盖、捣碎了玻璃,有的家电被雷电击坏,有的粮食被大雨浸透,桥折成了几段,有的小轿车像是遭遇交通事故一样被摧残得面目全非,大客车直接被吹得“翻跟斗”,彩钢房完全“化整为零”,剩下的残骸七扭八歪地堆在那,水、电、通讯都一度中断。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最要不得的是麻痹意识和侥幸心理。生活中,增强对灾难的防范意识和培养应对灾难的基本能力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也应该把防灾因素作为基本条件。只有这样灾难来临时我们才不至于措手不及,因为各种不可预知的灾难其实真的离我们很近。


    灾民安置点里的感动


    他们在忙碌
    8月16日19时,记者来到友谊路小学西宁社区灾民安置点。一位身高1米80左右的男子跑进院内,急忙召集了一些人,一边比划一边说着什么。走近一看,他正在给灾民安置点里的工作人员布置任务。当记者准备采访他时,他说灾区第一现场需要人手。于是挥了挥手,便大步流星地出发了。
    其他工作人员接到新任务后,回到各自岗位也开始忙碌起来。一个人告诉我:“朱志远是西宁社区的负责人。从14日降雨到现在,他带领社区人员积极应对灾情,挨家挨户巡查、转移灾民到安置点,联系相关人员和部门送大水泵、接电、调钩机,为受灾居民抽水……他一个人在灾区一线到安置点之间跑前跑后,3天两宿没回家了。看着书记这么卖命地工作,我们也不能落后。”

    灾民有话说
    来到安置点,看见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和老人谈心。得知我是记者,家住西宁社区9委9组70岁的老人张淑燕吐露了心声:“社区的工作人员是真好!下大雨那天,他们到我家搀扶我到安置点,他们的靴子里都灌进去水了,对我们灾民无微不至。因为家里受灾了,床和家用电器都被水泡了,我这两天心情特别不好,有时候就冲他们发火,他们非但没生气,还主动安慰我、照顾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这让我很感动。”
    这边张大娘话音刚落,那边西宁社区10委5组的王玉琢就有些按耐不住情绪了,他激动地说:“我是外来户。说句心里话,真没想到他们对我也这么照顾。暴雨那天,他们送我们来安置点,这里有被、有床,还有方便面、矿泉水。细心的他们选择友谊路小学设安置点,真好。这里离家近,白天还能回家淘水,晚上回来住,特方便。”


    都是社区人
    “李校长,您慢点,我来……”“不用,这点事儿,我自己就行。”友谊路小学李洪艳校长觉得大门入口灯光暗,就主动为灾民安装新照明灯。每当社区人员道谢的时候,她总会说上一句:“都是自己家的事儿,都是社区的工作,做什么事儿都是应该的。客气啥。”
    西宁社区第六网格长王秋燕说:“李校长就是这么一个热心人。平时对我们社区工作就特别支持,因为我们属于共建单位,为我们提供开会的场所,搞活动提供各种方便条件。这次安置又是第一时间亲自到场,为我们提供场所,安装照明灯,和我们一起铺行李被褥,打扫卫生,并嘱咐在校工作人员每天为我们登记和照顾灾民,替我们分担了很多工作。我们非常感谢她。”



    洪水过后泉太镇积极生产自救

    8月14日至16日,连续3天的大雨,导致东辽河在泉太镇境内决堤12处,绿油油的农田变成了一片泽国。
    泉太镇地处东辽县最西端,东辽河、梨树河、猪嘴河在这里交汇。8月16日,3股洪峰咆哮而至,导致全镇45378亩水旱田受灾。其中,成灾面积36187亩,有10506亩绝收;475间房屋被毁。
    居住在4组的冯贵兴今年新建了一座8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谁知一场洪水把他的大棚给毁了。他的老伴告诉记者,她已一夜没合眼了,16日的大雨,使她家温室大棚里的积水达到了2米多。现在只能等水下去啦。
    记者见到4组村民贾胜仟时,他正在从屋里往外淘水。一脸愁云的贾胜仟说,水都漫过了窗户台,屋内水深能有1.5米左右。记者在贾胜仟的家里看到,怕水淹的物件都放在了炕上,但墙上的过水印迹大大超过炕的高度。
    同在4组居住的高凤吉听从了村干部的建议,及时将家中物资进行了转移。记者在一处高坡上见到了高凤吉用塑料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3车家当。而与高凤吉同村的弟弟高凤泉却因没有进行及时必要的物资转移,导致不少东西被淹。8月17日,记者见到了正在晾晒粮食的高凤泉。
    在4组居住的鲁长河向记者讲述了涨水过程。由于鲁长河家地势较高,使他有时间观察周围的情况。鲁长河说,河水出槽时,我家门前玉米地变成了一片汪洋。最初,看见一座座柴禾垛顺着河水流的方向往下漂。后来发现,这些柴禾垛又漂了回来。我知道二龙湖的水位上涨了。
    大顶村的灾情牵动着东辽县委、县政府和泉太镇领导的心。8月17日,东辽县和泉太镇领导乘坐手扶拖拉机来到了大顶村4组,指导村民积极开展自救,以减少因水灾造成的损失。

     市农委为抗灾自救“支招儿”


    市农委针对不同地块田间受灾情况,实行科学分类指导。

    排出田间积水。对于出现内涝地块,抓紧组织农民排除田间积水。
    捆绑搭架。对于已经倒伏平铺地面的玉米,立即组织农民采取5株至6株捆绑搭架的方式进行扶起。绑扶时要注意保护植株根系,对于出现根倒的玉米植株,及时将根系送回土壤并覆土踩实。
    制做青贮饲料。对于倒折绝收的玉米,积极联系养殖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及时收获作为青贮饲料或加工原料。
    喷施叶肥促早熟。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等,促早熟、抗低温,确保安全成熟。要将抗灾自救工作与落实粮食作物综合施肥促早熟     补助政策结合起来,喷施叶面肥地块要以受灾地块为主,药肥采购、喷施要及早,避免贻误农时,切实防止晚熟作物遭遇早霜灾害。
    防治病虫害。各地植保部门要强化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对重点病虫、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控,适时发布预报,指导防治。
    积极向上争取抗灾资金。各县区农业部门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乡村,调查核实灾情,指导抗灾自救,并协调民政、水利等部门,积极向省级部门上报灾害,争取上级部门的扶持。
    定损赔付。要积极协同保险公司,对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进行损失确定和研究赔付办法,帮助受灾农民降低损失。
    积极开展自救工作。在落实好田间减灾措施的同时,积极指导农民大力发展棚室经济,开展多种经营,“阳光工程”培训要以受灾农户为重点,提高受灾农民的转移致富技能。要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受灾不减收。

    本版稿件由吴  迪  杨志军  本报记者  郭珍珠  陈兴权  王君开 咸凯慧
    于  蕾  木  云  刘红娇  王  超  季式学  见习记者  李  锋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胡希伟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郭珍珠

87岁的李仁也在忙着修缮自家房屋。
李宝民借来铲车清理灾后院内垃圾。
村民正在运送被浸的粮食。
王振伟正在整理被风吹下的瓦片。
李春荣家正在铺新瓦。
通讯部门在抢修损坏的通讯设施。
乔桂芹家人正往院内运修房脊用的木板。
正在维修王勇家的二层楼。
移动公司工作人员在雨中抢修通讯设施。
陈桂兰在安置点很精神。
电力部门对受损的电力设施进行维修。
裕明社区工作人员为受灾居民送去抽水泵。
高吉德妻子在晾晒被雨水浸泡的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