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角落里的贫困村 说说故事里的脱贫事儿

    开栏语: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新时代的辽源故事就在哪里——《辽源日报》记者积极践行“四力”要求,在春节临近之际,再度踏上“新春走基层”的采访征程,进社区、访农家、入企业,嘘寒问暖、感受民生,在新闻现场触摸新时代脉搏,用聚焦民生的镜头为您报道发生在辽源大地上的新气象、新风貌、新变化、新成效,用饱含深情的文字为您讲述最基层、最真实的普通人的新春故事,记录辽源人幸福奔跑的追梦路!


走走角落里的贫困村 说说故事里的脱贫事儿
本报记者 王茵


项目扶贫助民强、拓富途。 本报记者 刘鹰 摄


    岁末年终,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得怎么样、贫困户的日子过得好不好?2019年12月24日,记者来到西安区沐雨、碾山、金河三个省级贫困村实地采访,看一看贫困户的生活状况,聊一聊第一书记的愿望,听一听村子里的脱贫故事……
    (一)
    进入腊月,天越发冷起来,一场大雪过后,田野、山川、河流都盖上了厚厚的“冬被”。
    邱宝安的家在金河村西北角。独栋的房屋、独立的小院,白雪覆盖下,安静得有些落寞。
    还没走到院门口,一只浑身长满杂色长毛,五官藏在长毛后面的哈巴狗便警惕地叫起来。这一叫不要紧,全院子的鸡鸭鹅随声附和,热热闹闹的家禽奏鸣曲,让小小的落寞瞬间荡然无存。
    邱宝安告诉记者,这是村里分的扶贫鸡雏、鹅崽儿,“一共30多只鸡、20多只大鹅,老老少少好几辈呢!”说着,还抬手指了指趴在门口几只模样怪怪的小家伙:“这儿还有飞鸭呢,是上秋儿时新养的。”
    邱宝安说,自己住的地方早先是村里机动地,附近没什么人家,“还不是这身体闹的”说起往事,他的话里带了些许酸楚。三十多年前的一次意外事故让他的双手双脚成了残疾,面部被严重烧伤。原本靠着认干、肯干的劲儿,生活还算过得去,可前些年又患上了风湿、腰病,“什么活儿都干不了不说,还常年打针吃药,要不是国家政策好,村里照顾,这日子都不知道咋过呢。”
    推开房门,眼前是宽敞明亮的老少屋,米白色的地砖,铝扣棚顶,厨房干净整洁。邱宝安说,早前自己住的是看地的土坯房,三十多年了,风一大,门窗都跟着摇晃。2017年村里给盖了现在这栋新房子。“不但房子像样了,看病也省钱多了。到医院只要递上身份证和残疾证,都不用交住院押金,只管看病,出院时交的钱也不多。说是国家给报销90%,余下的部分咱区里还给负担50%。”
    聊起年底的家庭收入,邱宝安掰着手指算起来:粮食直补钱、玉米补贴钱、袜厂分红钱、低保金、残疾补贴,妻子享受“五点双享两救助”也已经开始领工资了,再加上种地出的钱,2019年,他的收入超过22000元了。
    (二)
    邱宝安口中的“袜厂分红钱”指的是村里的扶贫项目——忆丰袜业有限公司。
    说起这家袜厂,它带给村民的可不只是每年年底的分红钱。企业负责人刘秋菊告诉记者,自己这家厂有两个生产车间,近40名工人,都是本村和邻村的村民,“咱这儿的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干活儿认真就行,工资少的2000多,多的能挣到4000元左右。”
    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里,打标、考边儿、翻板、定型,几十名工人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正在从刺绣机上将绣完商标的袜子拿下来的马玉娟告诉记者,自己是金河村一组的村民,来这家袜厂干活两年多了,原来女儿也在这儿干,后来干顺手了,就去了东北袜业园,如今女儿女婿再加上小外孙都在市里,过得挺好。
    正在给袜子织木耳边的杨雪杰一边干活儿,一边和记者聊起来:“我是后院诊所的,平时诊所不算忙,丈夫一个人就够了,我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打工挣点钱。别小看咱这袜厂,活挺好呢,常年生产。心里有数、出活儿的,一个月都能挣3000多块钱。守家在地的,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这不挺好的嘛。”
    村民觉得好,村里的第一书记更是觉得不错,在金河村第一书记王静波看来,发展产业不只是扶贫需要,也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需要。眼下,他正在谋划着建设特色种植园项目,用他的话说,项目建设是脱贫致富的抓手,也是乡村振兴的抓手。
    (三)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这是一句流行在乡村的俗语,对贫困户林友来说,这句话也是他的亲身经历,切实感受。
    林友家住沐雨村六组,家里有六亩口粮田。地少,活也不多,他便买了摩托车,农闲时骑车外出打工。日子虽不富裕,但也算吃喝不愁,小有盈余。可做梦也没想到,2010年的一场车祸,将一家人彻底推入了深渊。
    记者见到林友时,他还对当时的情况心有余悸:胸腔大出血,盆骨脊骨粉碎性骨折。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膀胱造瘘、腰椎受损,必须常年坚持后续治疗。
    林友说,自己病后的几年,家里一贫如洗,还欠下了大量外债,每天滴盐水、口服药物加上每月一次的复检,这些费用已经无法承受,几乎想要放弃了。“还好有扶贫政策”林友觉得,是这政策救了他一命,也救了他全家人。“老父母、妻子孩子再也不用过想尽一切办法挣钱、四处求人借钱的日子了。”
    林友告诉记者,他现在每天滴盐水的钱全部免费,吃药的钱自己承担20%,去区医院检查,费用差不多可以报销到95%。村里还给妻子办了低保,还帮着她在家附近找了份打零工的活儿,加上年底的分红钱、各种补助钱,一年差不多有个2万多元收入。“和以前比,日子好过多了,身体也在慢慢恢复,现在多少也能干些活儿了。”林友的脸上滑过久违的笑容:“前两年,村里帮着把房子维修了,今年我又养了两头牛,等出栏了怎么也能有个2万多块钱,这生活啊,是越来越见亮了。”
    (四)
    王金波,碾山村第一书记。记者见到他时,他正为村里通公交车的事儿和交通局、发改委的同志沟通。
    介绍起自己和村里的脱贫故事,王金波如数家珍。
    2017年11月,身为西安区灯塔中心校老师的他被组织选派到碾山村,从“王老师”变成为“王书记”。
    “来乡村工作就是帮村民脱贫致富的。”这是王金波内心最真实、最朴素的想法。
    上任伊始,他便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上。
    在区镇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40余万元发展起特色种植产业园项目,年底可为贫困户提供12万元的分红资金,也能为村里增加8万元的集体收入,还积极引进了禹然农业、景达牧业等入股项目,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民长期稳定脱贫问题。
    为改善村容村貌,他先后争取资金340余万元用于推进油漆路改造、边沟建设及路灯安装,彻底改变了村上原来“街道污水流、垃圾到处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晚上黑漆漆”的落后面貌。
    两年多的乡村工作,他把自己和这个小山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先后争取派驻单位2.5万元资金帮助解决了四组村民饮水问题、利用第一书记经费帮助贫困户周凤礼和许振和两人解决了无钱入院检查问题、协调市区包保部门帮助李玉英、周凤礼等贫困户解决了种子化肥和房屋改造问题、帮助困难学生许琳解决了上学费用问题……
    辗山村距市区13公里路程,村民去市里要坐乡线客车先到白泉再倒车,去乡政府办事儿坐车差不多要2个小时。解决村民进城问题成了王金波的一块心病。为此他先后多次跑部门、跑手续,市交通局和市公交公司更是给予了大力支持,冒雨冒雪下来采线十几次,2019年12月14日,碾山村通往市区的公交车终于顺利通车,眼下,他正和交通局、发改委为后续事宜忙碌着。




    后记:结束采访时,西安区委宣传部的同志给我们看了一组数据,全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9户、419人,其中三个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171户、294人,非贫困村贫困人口68户、125人。截至2019年底,所有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退出。
    这是一组简单明了的数字,在这组数字的背后,我们看到了西安区自上而下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和坚持。西安区资源禀赋弱、历史包袱重众所周知,但面对脱贫攻坚任务,他们举全区之力,不讲条件、不计代价、不打折扣,全面完成。以小见大,管中窥豹,辽源的脱贫攻坚之战必将交出满意答卷。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辽源,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