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警支队扎实推进冬春交通安全治理专项行动
开栏语巍巍龙首山,守望着公安民警辟恶除患的艰辛历程;
悠悠辽河水,诉不尽人民卫士护佑平安的寒暑耕耘。
辽源日报《公安风采》专栏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各位同仁的努力下,今日正式与大家见面了。
为创建全国最安全地区,讲好警察故事、发好公安声音,我们将通过本专栏,生动展现辽源公安民警用汗水和鲜血守护万家平安的感人事迹,充分彰显公安机关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取得的创新成果。
专栏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牢牢把握党性原则,把服务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发挥好公安新闻宣传工作振奋精神、树立形象、鼓舞士气的作用,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我们将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走进警营一线、走进人民群众之中,捕捉最生动的场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以真挚的情感、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热情讴歌公安工作的风雨历程,深刻反映新时代人民警察的精神风貌。我们将大力宣传广大公安民警守初心、担使命,为守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作出奉献的精神,大力弘扬公安队伍忠诚为民、敢打必胜的优良传统,倾力塑造具有“四个铁一般”标准的辽源公安铁军崭新形象,通过更多接地气、触心弦的“好声音”,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
本专栏将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在策划选题上精雕细琢,竭力挖掘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味道的新闻精品,使小事放光、让服务闪亮,打造出具有辽源公安特色的宣传品牌,不断提升公安宣传工作的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我们将力求把《公安风采》专栏打造成公安宣传的阵地、警讯发布的平台、展示形象的窗口、警民沟通的桥梁,彰显新时代辽源公安的新担当、新作为。
本报讯 为贯彻落实《辽源市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市公安局冬春安全整治专项行动部署会议精神,市交警支队明确目标、精心部署、量化任务,扎实推动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和交通事故防控工作。支队班子领导驻点包片,将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工作责任进行细化明确,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瞄准“人”“车”“企”,严控风险源头
针对客运行业,全面摸排非营运的单位自有、个人自有中型以上客车日常用途;加大对已经取缔营运资格的客运公司开展“回头看”,消除安全风险;深入客货运企业,向企业法人和驾驶人通报近几年的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约谈违法多发的客运企业,督促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紧盯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两客一危一货”重点车辆,严控逾期未检验、未报废的车辆,坚决禁止“带病”上路行驶;对公路客运、旅游客车、危化品运输车、营转非客车、校车、面包车、重型货车、挂车“两率”开展清零整治;联合交通部门及运输企业,共同为103台57座以上大型客车安装前胎防爆装置,加强车辆技术状况的检验和监管。
加强重点驾驶员管理,对“八类”重点车辆驾驶员计满12分或多次交通违法的进行重点加强教育和日常管理;对靠挂外地的驾驶员,落实企业管理主体责任,签订管理责任状,通过微信视频等手段实现网上见面。
聚焦隐患点段、夯实基础保障
针对近两年排查出的17处事故多发点段,完善整改措施,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国省干路与低等级道路交叉路口加装减速垄34处、设置爆闪灯36处,并增设路口警示标志,确保交叉路口人车安全有序通行。对改扩建的4条城市主干道路暂时无照明、无信号灯、无交通标线的路段,及时增设一批安全警示、提示设施,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深化农村交通管理机制改革。两县26个农村派出所全部成立了交通管理勤务室,每个交管勤务室由教导员或副所长任主任,配备民警1人,辅警2人,配备警车、移动执法终端和酒精检测仪等执法装备,在乡(镇)主街安装交通监控设备36套。两年来,两县农村派出所参与处理交通违法30964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曝光”“大警示”“大教育”,强化舆论引导
开展隐患“大曝光”,对多次违法车辆、典型交通违法案例公开曝光。开展安全“大警示”,深入危化品企业、校车公司等重点企业宣讲。通过短信群发、微信公众平台、交通广播发布交通安全提示,制作播出“文明交通在行动”公益广告、开展执法“大直播”行动,邀请媒体随警作战。开展重点人群“大教育”,对外卖送餐和邮寄业从业人员、初领驾驶证的“新手”和驾驶经验不足的女司机进行教育,印制发放《安全文明驾驶倡议书》《致全市客货车驾驶员亲属的一封信》等5万份。 (高光大)
2019年12月26日,外逃出境2年多的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周某,被市公安局规劝投案自首。
去年11月,犯罪嫌疑人周某被公安部“扫黑除恶‘百日追逃’”行动列为红通逃犯。市公安局按照“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原则,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警种负责同志为组员的追逃专班,对潜逃至韩国的周某及家属进行反复宣讲法律法规和规劝宣传。最终,2019年12月15日中午,周某从境外致电办案民警,称其将回国自首。
据了解,这是我市警方从境外劝返“红通”逃犯的首次成功尝试,为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再添重大战果。
悠悠辽河水,诉不尽人民卫士护佑平安的寒暑耕耘。
辽源日报《公安风采》专栏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各位同仁的努力下,今日正式与大家见面了。
为创建全国最安全地区,讲好警察故事、发好公安声音,我们将通过本专栏,生动展现辽源公安民警用汗水和鲜血守护万家平安的感人事迹,充分彰显公安机关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取得的创新成果。
专栏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牢牢把握党性原则,把服务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发挥好公安新闻宣传工作振奋精神、树立形象、鼓舞士气的作用,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我们将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走进警营一线、走进人民群众之中,捕捉最生动的场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以真挚的情感、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热情讴歌公安工作的风雨历程,深刻反映新时代人民警察的精神风貌。我们将大力宣传广大公安民警守初心、担使命,为守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作出奉献的精神,大力弘扬公安队伍忠诚为民、敢打必胜的优良传统,倾力塑造具有“四个铁一般”标准的辽源公安铁军崭新形象,通过更多接地气、触心弦的“好声音”,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
本专栏将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在策划选题上精雕细琢,竭力挖掘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味道的新闻精品,使小事放光、让服务闪亮,打造出具有辽源公安特色的宣传品牌,不断提升公安宣传工作的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我们将力求把《公安风采》专栏打造成公安宣传的阵地、警讯发布的平台、展示形象的窗口、警民沟通的桥梁,彰显新时代辽源公安的新担当、新作为。
出狠招 推实措
交警支队扎实推进冬春交通安全治理专项行动
本报讯 为贯彻落实《辽源市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市公安局冬春安全整治专项行动部署会议精神,市交警支队明确目标、精心部署、量化任务,扎实推动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和交通事故防控工作。支队班子领导驻点包片,将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工作责任进行细化明确,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瞄准“人”“车”“企”,严控风险源头
针对客运行业,全面摸排非营运的单位自有、个人自有中型以上客车日常用途;加大对已经取缔营运资格的客运公司开展“回头看”,消除安全风险;深入客货运企业,向企业法人和驾驶人通报近几年的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约谈违法多发的客运企业,督促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紧盯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两客一危一货”重点车辆,严控逾期未检验、未报废的车辆,坚决禁止“带病”上路行驶;对公路客运、旅游客车、危化品运输车、营转非客车、校车、面包车、重型货车、挂车“两率”开展清零整治;联合交通部门及运输企业,共同为103台57座以上大型客车安装前胎防爆装置,加强车辆技术状况的检验和监管。
加强重点驾驶员管理,对“八类”重点车辆驾驶员计满12分或多次交通违法的进行重点加强教育和日常管理;对靠挂外地的驾驶员,落实企业管理主体责任,签订管理责任状,通过微信视频等手段实现网上见面。
聚焦隐患点段、夯实基础保障
针对近两年排查出的17处事故多发点段,完善整改措施,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国省干路与低等级道路交叉路口加装减速垄34处、设置爆闪灯36处,并增设路口警示标志,确保交叉路口人车安全有序通行。对改扩建的4条城市主干道路暂时无照明、无信号灯、无交通标线的路段,及时增设一批安全警示、提示设施,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深化农村交通管理机制改革。两县26个农村派出所全部成立了交通管理勤务室,每个交管勤务室由教导员或副所长任主任,配备民警1人,辅警2人,配备警车、移动执法终端和酒精检测仪等执法装备,在乡(镇)主街安装交通监控设备36套。两年来,两县农村派出所参与处理交通违法30964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曝光”“大警示”“大教育”,强化舆论引导
开展隐患“大曝光”,对多次违法车辆、典型交通违法案例公开曝光。开展安全“大警示”,深入危化品企业、校车公司等重点企业宣讲。通过短信群发、微信公众平台、交通广播发布交通安全提示,制作播出“文明交通在行动”公益广告、开展执法“大直播”行动,邀请媒体随警作战。开展重点人群“大教育”,对外卖送餐和邮寄业从业人员、初领驾驶证的“新手”和驾驶经验不足的女司机进行教育,印制发放《安全文明驾驶倡议书》《致全市客货车驾驶员亲属的一封信》等5万份。 (高光大)
外逃两年“红通逃犯”被警方劝返自首
本报记者 刘鹰 摄影报道

加大客运运输安全源头监管力度,营造良好出行环境。本报记者 刘鹰 摄
周某在追逃组工作人员押解下投案自首。
2019年12月26日,外逃出境2年多的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周某,被市公安局规劝投案自首。
去年11月,犯罪嫌疑人周某被公安部“扫黑除恶‘百日追逃’”行动列为红通逃犯。市公安局按照“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原则,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警种负责同志为组员的追逃专班,对潜逃至韩国的周某及家属进行反复宣讲法律法规和规劝宣传。最终,2019年12月15日中午,周某从境外致电办案民警,称其将回国自首。
据了解,这是我市警方从境外劝返“红通”逃犯的首次成功尝试,为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再添重大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