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网络文明 传递奋进正能量

编者按:
    当今社会,网络飞速发展。网络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也给人们了解社会时事新闻、工作学习生活、交流沟通结友等提供了方便、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实际需要。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有些人利用网络发布一些谣言、低俗影像、诈骗信息和攻击谩骂的污言秽语等不良内容,把网络空间搞得乌烟瘴气。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人民大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正确利用网络,做文明网友,唱响网络文明主旋律。


维护网络文明 传递奋进正能量




    这些常见的网络现象都属于网络不文明


    网络不文明现象都包括什么?网络不文明现象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譬如我们经常遇见的传播或转发各种谣言、在网络上肆意谩骂侮辱、发布恐怖或色情图片、网络欺诈、盗用他人账号等现象都属于网络不文明现象。
    首先我们说一说网络上传播的各种谣言。众所周知,网络谣言是我们上网经常遇到的事情。有的网络谣言披着科普的“外衣”,向人们传播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知识,扰乱人们的认知;有的网络谣言打着食品安全的旗号,发布一些不实信息,引起人们的恐慌,有的网络谣言穿着健康养生的“马甲”,利用特定的关注主题“健康”“养生”迷惑大众……还有一种网络不文明现象也是比较常见,那就是发布一些对他人的攻击、谩骂语言。有些人认为互联网里人和人不直接面对,别人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在网上和别人一言不合就发一些攻击、谩骂他人的信息。再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网络不文明现象就是网络诈骗。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网无信不清。极少数网络电商不讲诚信,以次充好、以劣充优,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有的就是有一些不法之人也不乏利用电商、网游等平台实施诈骗新手段、新表现。




    网络空间不是任性妄为之地


    很多人之所以敢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做出种种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网络是虚拟的,在网做想做什么都可以,认为法律管不了网络上的行为,社会道德也约束不了网络行为。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开放空间,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人们在网络空间里就可以任性妄为。网络空间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现实社会的折射和延伸,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在这里都可能出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法律、道德的约束,在网络社会里也应该如此。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不仅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之举,更符合亿万网友的共同心声和共同利益。只有我们每个人在网络空间里多一些法律和道德意识、多一些敬畏,以文明为行为尺度,做到文明上网,网络空间才会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法律和道德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言论自由,但任何言行都不能逾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网络空间不是任性妄为之地,每一名网友在网络空间里都应当坚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底线。




    网络不良内容危害大


    网络是一个虚拟而真实、开放而多元的空间,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这里潜藏着大量危及国家安全和公民人身安全的有害信息,还有色情暴力、欺诈蒙骗等不良内容。
    就拿网络谣言来说,它的危害性可不小,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形象、损害公民名誉权,甚至损害公民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同时,网络谣言的另一大危害也不容忽视,那就是网友的热情被利用、网友的正义感被亵渎。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有些人被网络谣言所裹挟,做了害人、害己的事情,更有甚者发布一些不实信息,误导大众舆论,干扰正常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在网上,像攻击、谩骂他人的信息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信息不但让信息发布者形象受损,也会影响网络环境,让大多数人都会感觉不舒服。还有,网络诈骗除了让受害者财产受到损失,网络诈骗还会给受害人带来难以消弭的心理创伤,甚至酿成生命悲剧。可以说,网络诈骗污损了网络生态,侵蚀了社会诚信土壤,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阴霾。
    总之,网络不良内容的存在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对个人生活、工作以及社会都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危害更是严重。我们要避免这些不良的网络内容就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环境,就需要每一位网民做到文明上网。




    网络文明
    是社会文明的应有之义


    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一种生活方式。网络传播是信息化时代的标志,其开放性、匿名性、快速传播性、易用性、门槛低、便捷性等即方便了现代数字化的生活方式,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负能量。网络不文明现象频现,严重影响公民的正常生活,容易造成社会文化精神的无序与混乱。
    网络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网络文明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文明的发展。网络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大力建设网络文明能为社会文明添彩。充分发挥微博、微信、视频、拍客等新兴媒体“短、平、快”的传播优势,大力向广大网友宣传和普及网络文明的知识,让广大网民明白做一名文明网民的重要性。提升网络素养,自觉抵制网络上的歪风邪气,通过线上、线下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时代新风和文明创建成果,吸引更多群众关注网络文明、共筑精神家园,使“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最大效能,有力地扩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明上网需从网络道德建设做起


    文明上网是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的前提。若要在全社会营造出“人人文明上网”的浓厚氛围,就要重视网络道德建设,让全民具有网络道德意识,引导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抓好网络道德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培育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网络伦理、网络道德,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推进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自觉维护良好网络秩序。强化网络道德建设就是要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让正确道德取向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流。网络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着手、需要综合施策,既要提高广大网友的道德认知,又要陶冶道德情操,同时,还要锤炼道德意志,并最终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稳定的道德习惯。网络道德认知是网络道德行为的基础,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有正确的行为。有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之所以敢在网络上做出在现实生活中做不出的出格不文明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了解网络道德的存在,更谈不上用网络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了。
    网络道德一般体现在行为和习惯上。为了让良好的网络道德深入人心,内化于行,还需要进一步丰富网上道德实践,积极培育和引导互联网公益力量,加强网络公益宣传,而且还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严格依法管网、治网,强化网络综合治理,维护网络道德秩序;开展网络治理专项行动,加大对网上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促进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网络文明离不开强化监管


    倡导网络文明,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抓好网络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律保障,也离不开强化监管。
    强化网络监管要有管用的制度。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因此,监管好网络就要创新各项制度安排,始终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让制度找到监管的可操作、能持续的现实土壤,为网络伦理的建设与规范奠定基础。强化网络监管要有监管能力的提升。提升监管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提升网络文明监管能力不但要提高政治敏锐力,还要提升网络管理的技术水平。政治敏锐力,就是要讲政治、守纪律,牢固“四个意识”;提高网络管理技术水平,相关监管部门,要学会运用网络先进技术,利用和发挥好现代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确保网络健康运行,引导广大网友讲文明、说文明话儿、做文明事儿。强化网络监管就要做到不断加大力度,须对网络市场监管要保持常态化,不给不法之徒留有任何空隙,一旦发现污染网络环境的人和事,依法予以打击。




    网络文明 人人有责


    网络文明已经成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网民,你是什么样,网络空间环境就是什么样。在网络上,每一位网民如果都能够以身作则,文明上网,那么,网络空间就是文明、清朗的。在网络上,如果有很多网友不讲文明,那么,文明、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就会受到损害。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讲文明是每个网民需要践行的准则,你的每一次转发、每一条评论,都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是构筑文明和谐网络环境的基石。维护网络文明人人有责,坚持文明上网就要从每个人做起,从当下做起。可是,在现实中存在着这样的怪现象:人人都希望享受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但是当自己做出不文明行为时又不希望被处罚、被批判。这样的双重标准只能让网络文明成为幻想。如果说,建设文明清朗的网络空间是一场艰难、持久的战役,那么,要在这场战役中取胜,就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这场战役中,每一个互联网企业、每一个公民,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网民,我们不但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网络文明,积极传播当代社会的主旋律,促进网络道德文明传播,不造谣、不诽谤、不说不文明话语,做一名有责任感的网络文明人,而且还要做到尊重他人的网络生活话语权,进行善意的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回复别人的网络留言要谨慎对待,语言文明得体,言辞委婉大度,要学会尊重他人,体现作为网络文明人的素养和品德,共同维护网络文明,传递社会奋进正能量。




    网络文明大家谈


    网友“保持微笑”:在互联网上,每一个账号,都像一个小小的媒体,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等信息交互的方式使网络焕发出巨大能量。对于每一位讲文明、有责任的人来说,在上网的时候都要守住网络道德文明的底线,文明发帖和跟帖,不做“标题党”,不发一些吸引眼球但是不符合事实的信息。


    网友“红枫”:上网不说脏话,展现个人修养与教养。从一个人上网时的语言、态度,颇能展现其自身的修养与教养。作为网络文明的参与者,我们应该心存善意和乐观,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管是顺境、逆境、恶境、绝境,绝不在网络的世界里消沉、堕落、绝望,绝不用小人之心在网络世界里恶语伤害他人。


    市民王琳利:我是一名中学生的家长,经常在孩子打游戏的时候听见孩子游戏里的游戏伙伴在互相沟通的时候说话带脏字,有的时候甚至就是互骂。每当这个时候,我就非常气愤和担忧。我希望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和引导,减少网络不文明行为。


    市民刘朝吉:网络不文明现象我们经常遇到。我最痛恨的网络不文明现象就是网络谣言,我自己是网络谣言的受害者,也稀里糊涂地转发过网络谣言。我希望今后网络谣言能够得到有效治理,让网络谣言越来越少。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锋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