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突遇强降水恶劣天气 消防官兵紧急出动解民忧
救援现场。 本报记者 胡希伟 摄
本报讯 8月14日至15日,我市遭遇大范围强对流降水天气,14日15时至15日10时30分,全市平均降雨量达103.6毫米。市公安消防支队全体官兵在13日得到气象局强降水预警后,先后3次对抗洪救援工作进行部署,抗洪救援队的人员、器材也进入全面警戒状态。随着降水量的不断加大,市区部分街道和乡镇民房等被雨水冲泡,个别市民被无情的雨水围困在家中、车里,情况十分紧急。
“是消防支队吗?我这儿有老人被大雨堵在屋里了,你们快来救命啊。”15日0时52分,龙山区工农乡先锋村发生洪涝灾害,导致人员被困,2名老人被困在距离安全区域1000多米远的村内无法被及时疏散,情况十分危急。到达现场后,3名消防官兵和1名向导采取探步前进的方式向被困者靠近。此时水流湍急,积水过肩,领路的村民在这样的环境下对路线位置也难以准确把握,只得凭感觉和被困者的呼喊声确定前进方向。经过近40分钟的艰难行进,他们终于到达被困者所在房屋,此时大水已经灌注到了屋内,2名老人在屋内高处焦急地等待着。救援人员立即将随身携带的救生衣和救生圈给2位老人穿戴上,并利用救生绳将2名老人系在官兵中间,然后缓慢地返回安全区域。被困老人被成功救出,在场群众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未等官兵们返回驻地歇一歇,指挥中心又传来了险情警报:位于东辽县泉太镇小街和火车站附近的多户居民被困,急需救援。险情就是命令。消防官兵又迅速赶赴现场,发现多户居民被困于屋顶,由于被淹区域积水较深,水流较为湍急,水下情况很复杂。见此情况,现场指挥员立即下达作战命令,利用绳索牵引冲锋舟展开救援,将被困群众接入船内再送至安全区域,如此反复救援,历时4个小时,成功解救群众21名。在洪灾面前,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消防官兵们不畏艰险、临危不惧,用赤胆与忠诚,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洪魔的坚强柱石,展现了新时期公安消防官兵“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优良品质。截至15日11时,消防官兵累积处置洪涝灾害抢险救援任务16起,出动消防车辆20台(次),出动警力131人(次),共疏散、营救被困群众77人。目前,全市消防部队已全部进入备战状态,所有人员全部在岗在位,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险情。 (董瑞祺 张瀚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