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报人的“纸”短情长

风雨70载——
辽报人的“纸”短情长


    “纸质情怀,无法替代。”如今,在新媒体时代里,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递者,通过手机便可随时阅览“天下”。这是新兴的传媒方式,但报纸的客观性、权威性、公信力以及那用手触摸的阅读快感永远都无法取代。辽报人当初的那个新闻梦,依然坚定。时光飞逝,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辽源日报》创刊71周年。在这样的特殊日子里,不忘初心的辽报人掩藏不住内心的家国情怀,前辈、新人分别从不同视角,表达他们的“纸”短情长。



辽源日报社总编辑 辛延凯


报社领导班子成员在探讨办报方针和报社发展

2013年6月18日,参加全市机关“健走日”活动

2017年1月20日,辽源日报社新春联欢会

2009年11月,辽源市庆祝第十个记者节红歌演唱会




    总编寄语——
    不忘初心 守正扬善
    辽源日报社总编辑 辛延凯


    因为感恩,所以坚守。记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感恩那一串串跳动激情的文字,让我们有了“媒体人”这份荣光;感恩大家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坚守,让《辽源日报》更稳健、更扎实。在这样一个纷杂的变革时代,职业的使命和情感就像一棵充满韧性的藤蔓,把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永远会成为我们忠于职守的不竭动力。
    因为热爱,所以敬业。敬业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快乐。爱之愈深,专之致志,乐之不疲。快乐地工作,才能快乐地生活。我们笔下每一行文字,都在记录时代发展的脚步,见证社会进步的历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守正、写真、传善、扬美,用笔挥泼激情,用心实现价值。
    因为专业,所以执著。专业是一种能力。新闻宣传既要“润物细无声”,又要“于无声处听惊雷”,使命所在,必须勤学、善思、决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我们要用心感受,体民生忧乐;用爱聆听,察百姓冷暖;用情传承,奏上善乐章。




    老报人的肯定与期许——
    传承党报优良传统 与共和国同频共振
    时任辽源日报社调研员、高级编辑 石岩


    《辽源日报》复刊以来,这支队伍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磨练已渐入佳境。作为市委机关报,历史上多次得到市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和表扬。
    辽报人始终坚持导向为本。紧扣中央和省、市中心工作,集中精力唱响主旋律,尽全力扩大党报的覆盖面。
    辽报人坚持创新为魂。形式和内容完美融合,多年来在实战中养成了自己的办报风格,不断提升新闻内容与质量,多次在省级新闻评奖中获得大奖。
    辽报人坚持人才为要。眼睛向下,紧跟一线奋斗者,在抓典型上下功夫。对编采人员大力倡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综合业务素质的提升,注重人品、多出精品。
    辽报人在真正提升党报主流媒体與论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上做足文章,与新兴媒体同步。
    辽报人是辽源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忠诚记录者。传承和使命重任在肩。
    虽然纸媒现在面临一些模式上的挑战,但党报的前景仍然光明灿烂。




    通讯员的感恩与祝福——
    文海同舟党报人
    辽源市林业局原局长、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李延安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东辽记者站的一名业余记者,也是几十年辽源日报社的老通讯员。是《辽源日报》光耀笔耕路,给我创作情。多年来,作为文学爱好者,我先后在《辽源日报》发表过数百首诗歌、数十篇文章,多次被评为辽源日报社“优秀通讯员”“优秀撰稿人”等称号。正是有了多年的通讯员经历,才练就了我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水平,也因此在2002年当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2018年当选为“名誉主席”。
    “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回首文坛耕耘路,恰是《辽源日报》这个平台给了我动力,赋予了我营养和不曾间断的写作激情。如今,市作家协会近五百名会员,多数精品佳作都会见该报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一部部大作巨著频繁面世,这是党报喉舌的真正模样。孜孜不倦,矢志不渝地为家乡的日新月异,为辽源的秀美山川,为父老乡亲的幸福美满鼓与呼。
    不老初心担使命,不辍笔耕著华章。让我们借助《辽源日报》这个大平台、助推器,沐浴党报的灿烂阳光,汲取丰富的文学营养,勠力同心,砥砺奋进,执着笃行,驰骋于《辽源日报》的广阔天地中,再创辽源文化建设的辉煌未来。
    最后,祝《辽源日报》越办越好。




    老报人的回忆与心声——
    我是辽报人 我骄傲
    时任辽源日报社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 张有


    虽然已退休10年,但我依然每天看《辽源日报》,关注辽源的大事小情,关心报社的发展动向。
    《辽源市报》刚复刊不久我就进了报社,成为一名摄影记者,一干就是30年。30年里,我见证了《辽源市报》更名为《辽源日报》,经历了几次办公迁址,感受着这张报纸的逐渐优化以及辽报人一步步的成长。
    报纸墨香的往事有太多太多,就如同我当初的第一台黑白照相机。在暗房里,显影液、定影液,手持夹子晃动着,当白色相纸上一丁一点的影像晕染开来,心有期待,更要小心翼翼,那轻柔的碰触,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刚刚降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单反相机是黑白胶片的。一卷胶片一般能拍36张照片,但前提条件是不能有“坏”片。这就要求有过硬的摄影经验和技术。因为拍的所有照片,在进暗房洗片之前,是完全看不到的,全凭直觉。那个时候,多数记者都习惯把自己的稿件从报纸上剪裁下来,统一粘到一个容易保存的大笔记本上,制成一本属于自己的剪报集。
    2000年,数字时代已来临。辽源日报社为所有摄影记者更换数码单反相机。走在了全省新闻行业的前列。从此,我们告别了曾经的胶片和暗房时代。
    虽然现在是网络自媒体风行的时代,但报纸永远是社会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价值远远不能仅以商业角度去衡量,它是传送可靠信息的清流。
    我是辽报人,我骄傲。




    实习生的感受与承诺——
    愿做守住传统迎接变化的新闻人
    辽源日报社实习生 边新宇


    小时候,姥爷每天都会看《辽源日报》。当时小小的我还看不懂其中的新闻,但姥爷总给我讲述着辽源发生的故事。也是那时起,报纸里的故事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今年,我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同时,也在课余时间,幸运地在辽源日报社实习。虽时间不长,但我却受益匪浅。
    实习期间,我感受到了作为“新闻从业者”的意义。看到了辽报的前辈老师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新闻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那每天流传于人们手中一份份报纸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和付出;也明白了记者这个职业的辛劳与不易。在乡镇,我看到扫黑除恶斗争在最基层产生的成效;在市委会议上,我知道了辽源的经济正在转型发展;在居民小区,我听到了一个个居民关心的话题……做一名记者,听身边的故事,摸他人的“脉搏”。
    作为一名正在学习的青年新闻人,我热爱这个职业,我希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用我们这一代的新思想为报纸注入新的生命力。在报纸转型发展的今天,祝福家乡的《辽源日报》在朴实、平凡的路上继续成为辽源人的“生活笔记”。时代在变,文字所承载的情怀永远不变,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保留住内心的坚守,那份报纸的墨香情怀,永远是我们渴望的纯粹。




《辽源日报》报志概述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摄影部 提供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