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基础功能 满足民生需求

    今年以来,全市“黑臭水体整治、雨污分流改造、地下管线综合改造及市政道路改造提升”等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实效

完善基础功能 满足民生需求

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


    本报讯(记者 张莹莹)9月29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就今年以来全市“黑臭水体整治、雨污分流改造、地下管线综合改造及市政道路改造提升”等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答记者问。
    关于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我市城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包括:仙人河截污干管迁移工程,东辽河、渭津河及大梨树河污水干管工程,仙人河河道清淤及污泥处理工程,仙人河修复及生态治理工程,智慧管理及控制系统等。项目涉及污水治理、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内源治理、生态修复与补水等5大类、16个工程项目。目标是要通过对仙人河流域采取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态治理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仙人河生态环境质量,改变原有的黑臭现象,打造清净、生态、开放、繁荣的沿河环境,实现仙人河的长治久清。
    截至目前,16个项目中“袜园污水厂提标改造、新建污水泵站至袜园污水处理厂干管项目”已经完成;仙人河11.38公里截污干管、45.12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全部完成;东辽河、渭津河、大梨树河截污干管工程完成8公里;启动了老污水厂的扩能提标改造与建设工作。现已全面消除仙人河污水直排问题,有效降低了管网入渗、混错接与合流制溢流情况,提升了我市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加强了面源污染控制,已完成农村滨河30米退耕缓冲带建设,完成了生活垃圾填埋场(老场)治理工程的环评批复及项目可研批复,开展了流域粪污处理项目的厂房改造等工作。实施了生态修复,已治理完成矿山湿地公园污染土地1平方公里、栽植树木12万株,区域环境明显改善;仙人河入城湿地项目已基本完成。强化了内源治理,已完成清淤任务,共清淤及处置污泥12.89万立方米,客土回填6.04万立方米。
    关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根据市政府批复的《辽源市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建设方案》改造雨污管线73.02公里,2020年末完成全部建设内容。2018年计划完成21公里,实际完成雨污分流改造23.56公里;2019年计划完成27公里,现已完成雨污分流改造28.56公里,目前全市雨污分流比例已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污水管网收纳能力,减轻了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使城市污水得到了更有效的处理。
    关于市政道路及地下管线综合改造工程。自2018年4月以来,市城管执法局扎实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截污干管迁移工程,在城区60多条街路实施了挖掘施工。为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根据城市交通建设需要,结合我市大部分街路和地下管线已经超期使用、破损严重的现状,今年4月,启动实施了地下管线综合改造及市政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通过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对挖掘道路进行及时修复,对老旧道路进行功能性修复改造,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综合考虑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和雨污分流改造情况及全市交通承受能力,对具备开工条件的道路实行分批启动、分段建设。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施工单位科学组织、增加队伍、延时施工,努力加快施工进度。截至目前,人民大街北段(原仙城大街)、人民大街南段、西宁大路等31条道路已全部开工。其中,中康街、吉光路、矿电西街、仙仁路、仙城西路、仙城东路、龙山北路、和宁街、龙山东街、新兴路、矿北大街、西宁大路、健康路、人民大街南段、福民大街、多寿路、多寿路胡同、百货大楼胡同等22条道路油路已完工通车,中康街、吉光路人行道铺装已完工。此外,福镇大路续建道路于4月开始复工建设,汽电东路、汽电北路续建道路于7月开始复工建设。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剩余的有效工期,加强统筹调度,科学组织施工,10月末完成人行道铺装和路灯、公交站亭、交通信号基础工程;11月份完成路灯、公交站亭、交通信号等安装;今年入冬、明年开春陆续进行街路绿化冬植、春植,明年5月份完成街路绿化工程。
    为破解各类项目中的施工难题、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市城管执法局通过内部抽调和外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成立“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政道路建设指挥部”,园林、市政、城管、供热、燃气、水务等基层单位整体调度、配合施工,实行项目化、精细化管理,倒排工期,落实责任,执行日例会制度,协调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两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自然资源、水利、电业、各管线单位等共同研究解决“征收拆迁、道路封闭、管网汇接、错峰施工、弃土场选址、军用光缆迁移、穿越铁路线以及水、热、燃气、电力、通讯等诸多管线迁移”等多个难点问题。严把工程质量关,实行日晨检制度,对工程进度、质量标准、安全管理等重点问题实行节点管控、挂图作战,全力打造精品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