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筛不掉的辽源记忆(人物篇)

七十年,筛不掉的辽源记忆(人物篇)


编者按


    我们的家乡辽源——东辽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五千年前,先人就在这里留下了动人故事,百年前这座城市有了最初的模样,名为西安县。曾经的“盛京围场”、康熙皇帝钦敕“皇家鹿苑”。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着现代工业,也因此,1983年升为地级市。更因经济繁荣,曾一度被誉为“东北小上海”。后来,相继又有了“中国魅力城市二百强”“中国智慧城市”“中国袜业名城”“中国铝业加工基地”“中国节水抗旱试点城市”“中国二人转艺术之乡”“中国棉袜之乡”“中国琵琶之乡”“中国农民画乡”“中国剪纸之乡”“中国梅花鹿之乡”“中国转型试点城市”等美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里,辽源都为国家作了哪些贡献、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百年老城又经历了怎样的浮沉?为了寻找答案,就让我们重拾70年来那些筛不掉的辽源记忆吧!



全国劳模施玉海


1955年,人大代表施玉海提案复函

“今日愚公”——戴喜禄

“辽源时传祥”——邵有

全市向“今日愚公”戴喜禄同志学习通知




    采煤“牛人”——施玉海


    施玉海,中共党员,首批全国“劳动模范”。1901年,生于河北省阜城县邓庄。18岁开始当纤夫,一干就是二十年。1939年,38岁的施玉海来到西安县(今辽源市)煤矿,在日伪统治下当矿工。
    施玉海对日本侵略者推行“人肉开采”政策深恶痛绝,为保护工友生命安全,曾多次与日本监工和汉奸把头进行巧妙周旋和斗争。1947年辽源解放,矿工翻身做主人。施玉海任富国三坑“八一”采煤组长。
    在党的领导下,施玉海积极投身到矿井恢复和生产中,并下最大决心搞好安全生产。施玉海领导的采煤组连续7年没有人身伤亡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同时还年年超额完成煤炭生产任务。施玉海采煤组创造的经验,进行“安全第一”思想教育,消除旧有的“死生由命”迷信思想,转变了怕死别下井的错误观念,树立起牢固的安全生产思想。坚持警钟长鸣“三种会议制度”,即:周六安全生产会研究安全生产;半月一次工会小组会讨论安全问题;不定期召开安全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施玉海集中群众智慧,强化了安全防范作用。建立安全检查组织,制订检查制度程序,严格检查,一丝不苟,使事故隐患得到预防和及时处理,把工人从入井到升井的整个生产活动,处在安全环境之中。施玉海采煤组创造以正规作业为中心的安全生产经验,于195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向全国煤矿工人发起“开展安全生产友谊竞赛”挑战。全国煤矿工会、东北煤矿工会、东北煤矿管理局,立即发出号召和指示,号召和动员全国和东北煤矿工人学习推广施玉海采煤组安全生产经验,把学习施玉海采煤组安全生产的群众运动迅速推向全国。东北煤矿工会和煤矿管理局,还把经验印成单行本发至东北各煤矿,上海电影制片厂还摄制《安全生产旗帜施玉海》影片,在全国放映。
    施玉海采煤组创造的安全生产经验,对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推动很大,作出重大贡献。为此,施玉海采煤组先后受到中央人民政府、煤炭工业部、全国煤矿工会、东北煤矿管理局、辽东省政府等省级以上奖励15次。施玉海个人先后荣获“辽东省劳动模范”“东北区和全国煤矿特等劳动模范”。1950年,施玉海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荣获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特邀参加国庆盛典,列席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毛主席还在他的日记本上题了字,并邀他到中南海进餐。
    施玉海作为工人阶级代表,担任过中国煤矿工会东北委员会第二届执行委员、辽东省政府委员、辽东省中苏友好协会理事、西安(今辽源市)政府委员等职。1954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年11月又被选为中国矿工代表,出席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矿工节第二届代表大会。1956年施玉海调到中国煤矿工人大连疗养院,任副院长,1981年2月28日于大连病逝,终年80岁。




    “辽源时传祥”——邵有


    邵有,1931年生于吉林省辽源市。人们称他为“辽源的时传祥”。他多次荣获“市劳模”“省劳模”“省特等劳模”“全国环卫、园林系统劳模”“‘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省、市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多次出席全国和省、市先进生产工作者表彰大会。
    20岁出头的邵有便选择了淘粪工的职业,并且40年如一日。2000年以前,辽源市市区居民使用的“厕所”基本上是有粪池“干厕”而并非水洗公厕。淘粪是用勺掏、手拎、肩挑,脏、苦、累不言而喻。他每天挑着百八十斤重的粪桶,走街串巷,清淘厕所,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数九寒冬,他分管的厕所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他负责的区域年年都是甲级区。居民们经常写信表扬他,送锦旗鼓励他。城市一些街路垃圾成堆,没人管理的厕所粪便四溢。可是邵有每天仍然赶着马车摇着铃铛,挨家挨户清运垃圾。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环卫处的一些老工人还坚持正常工作。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他的工作标准更高了。他提出厕所清掏要见底,消杀灭虫要及时。由于工作量增大,他每天披星戴月,工作忙时他更是连轴转,平时星期天、节假日不休息,但他从不多要一分钱报酬。1980至1989年,他放弃了500多个星期天和节假日,而且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同志们给他算了一笔账,说他10年干了13年的活儿,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邵有担任粪肥公司领导以后,针对当时全市厕所的种种问题以及居民如厕难的实际,积极想办法,带领全公司职工从废旧厕所里挖砖石,利用废旧材料维修厕所。每次他都是第一个跳进粪池亲自动手干,起石头时工具用不上他就戴上手套用手搬,粪便不时溅到脸上,他也全然不顾。仅1981年,在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不仅把旧厕所修缮一新,还用回收的旧材料新建了两座厕所,节约资金四千余元。为了提高厕所使用率,及时清掏粪便,每天上下班,邵有都要检査一遍厕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清掏。每年入冬之前,他都会带领职工将全市千余座厕所彻底清掏一遍,使厕所干净见底。为了加强粪便管理,防止粪便污染,他带领同志们起早贪黑,在零下30多度的天气创冻土、垒石坡,奋战40多天,建成了8个储粪池,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厕所的管理和卫生状况的改善,在省、市多次卫生大检查中都取得了好成绩,受到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好评。1991年,邵有退休,但他还时时关心着辽源环卫事业,经常和粪肥公司的人员一起参加清厕劳动,并为改进厕所管理提合理化建议。
    由于他一生为了辽源的环卫事业辛勤操劳,身体未老先衰。1996年6月29日,因患骨癌医治无效病逝,享年65岁。




    “今日愚公”——戴喜禄


    戴喜禄,祖籍辽宁省庄河县。新中国成立前,为养家糊口,戴喜禄携带全家老小,背井离乡,来到东辽县辽河源镇大架山村落户。解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戴喜禄为辽源治山治水,改造自然,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大架山村变成了“聚宝盆”。
    1947年,大架山村进行土地改革,戴喜禄分得土地。大架山虽然山地多,但水土流失严重,农民生活非常贫穷。戴喜禄想:“党把土地分给咱,咱就得好好干……”
    1949年,戴喜禄带领家人在自家土地里摸索治山治水的经验。扛着镐头、铁锹在山上修起谷坊、蓄水池、顺水沟。就在快要大功告成时,一场大雨把这些“工程”和他家房子一并冲倒。此时的戴喜禄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天灾”所击倒,更没有因此动摇他治山治水的意志。他顶着大雨就去寻找治水规律。他发现,光治山下不治山上,使多少劲儿也是白费。这回,要从上往下再重修。这次他成功了,但第一次的成功只维持了五年。
    1954年夏天的一场大暴雨,山地里个别谷坊又被冲垮,但他发现修在杨树和柳树根下的谷坊没有被冲毁,这使他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于是他在谷坊边上插杨植柳,从千里之外的辽宁省庄河县买来苹果树栽子,想让大架山果树遍山坡,绿山流清水,陡坡变梯田。
    戴喜禄治山行动虽然见到了成果,但此时乡邻们还不理解。有人对他说:“山沟这么大,得哪年才能治好啊,这不是白搭工吗?”戴喜禄却坚定地说:“就算我这辈子赶不上,但我还有子孙后代呢,再说,共产党领导咱们搞互助,我看这个小沟能治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戴喜禄带领全家经过7年不懈努力,终于使大沟长满树木,小沟育成良田,陡坡变梯田,秃山长满护坡草,砂土不下山,由土改时平均每垧产粮425公斤,增加到1400公斤,增收3倍多。他根据山水规律,还把成功经验编出歌谣:“迎头水来不受伤,走来走去归一方,堵住土肥不下坡,蓄水池子修满坡。什么山来什么形,照着山形修工程。林果树木山上搬,为民造福造山川。” 
    1958年秋至1959年,辽河源人民公社先后7次组织“大兵团”治理大架山。戴喜禄和公社、大队干部一起带领群众苦战奋斗。他担任治理大架山“总工程师”,白天爬山越岭搞规划,黑夜同社员一起参加夜战。天天带着饭盒风餐露宿,总是走在年轻人前面。一次戴喜禄累病了,社员们劝他休息几天,他说:“为实现毛主席山区园林化的指示,为大架山人民幸福,我就是累死也心甘情愿。”就这样,他和社员们一起披星戴月地战斗在大架山,一年365天他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出了485天的活儿。
    1958年,大队成立水土保护专业队,常年进行治山工作。戴喜禄和专业队员们风雨无阻地奋战在大架山上。他对队员们说:“这些工程是人民的血汗,我们要保护好它,让它造福大架山人民。”
    1959年,大队扩充水土保持专业队,在搞好水土工程同时,发展多种经营。戴喜禄布置冬季采石打井的任务,为来年工程做准备,寻找石线。61岁的他不顾年老体弱冒着刺骨寒风,脚踏厚厚的冰雪,忍着寒腿的疼痛,一步一步爬上大架山,当在山顶找到裸露的青石石线时,他高兴得像个孩子。
    戴喜禄带领专业队,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在大架山上栽果树1.5万多株,养蚕20把。随着果树、牧草面积增加,养殖场由原来20箱蜜蜂增加到50箱,还充分利用果园空地种饲料,建起养猪场和养鸡场,修梯田110公顷。戴喜禄治沟富了小家,治山富了大家,他决心要把荒山变成宝山。
    1971年,73岁的戴喜禄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在戴喜禄带领下,经过30多年综合治理,大架山水土流失得到控制,达到“山水不进田、泥土不出田”,促进了粮食和多种经营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到戴喜禄离休时,粮食亩产提高到522.5公斤,昔日栽果树年产量达5万多公斤。
    为表彰戴喜禄改造自然、致富家乡的“愚公移山”精神,1958年,戴喜禄被东辽县委命评为“全县劳动模范”,同年,被省命评为“全省劳动模范”,1959年至1969年连续十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进京出席“劳模”大会,参加国庆典礼,三次见到毛主席,两次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1989年1月15日,“当代愚公”戴喜禄同志因病去世,东辽县委、县政府举行追悼大会。




    英雄民警——潘志山


    潘志山(1951—1983年),汉族,1951年12月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自幼性格憨厚淳朴。1969年下乡到东辽县辽河源公社大架山第二生产队,在知识青年集体户当户长,在生产队担任民兵排长,1971年,从农村抽调到辽源矿务局建井处当工人,先后当过掘进工、电工、锅炉工。1973年后,曾任值班段长和团支部书记等职务。1981年3月,被调到辽源矿务局公安处,成为一位人民警察。
    1983年7月27日,潘志山向公安处领导汇报完查办的案件后,中午身穿便衣同弟弟潘志成到矿务局广场东“四季香”饭店吃饭,恰巧碰上两伙犯罪分子在饭店滋事殴斗,当凶犯袁某想要拉响身上的7枚手榴弹,从而制造特大流血事件的危急时刻,他毫不畏惧,一个箭步猛扑上去,一边与凶犯英勇格斗、一边大声勒令:“不许拉!”同时,用自己的腹部紧紧压住罪犯腰间的手榴弹。双手死死地抓住凶犯的双臂。为在场的50多名群众赢得了50秒的宝贵时间,趁机纷纷跑出门外,无一伤亡。这时残忍的凶犯拉开了搭在肩头的引爆绳,手榴弹在潘志山的腹部和凶犯的背部爆炸,凶犯当场毙命。潘志山则用身体挡住了横飞的弹片,以自己32岁的生命为代价,保护了在场50多名群众的安全。
    同年9月9日,辽源市公安局在辽源市政协礼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吉林省公安厅发来唁电,中共辽源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省政法委、省公安厅和有关单位送了花圈,墙壁上悬挂着“勇斗歹徒气贯长虹,为民献身英灵永存”等大幅挽联。9月10日,中共吉林省委发出开展向“黄继光式”的英雄民警潘志山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9月11日,辽源市人民政府召开表彰潘志山烈士大会。吉林省委追认潘志山同志为中共正式党员;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潘志山为革命烈士、并授予“黄继光式英雄民警”称号;国家公安部授予潘志山“全国一级英雄模范”光荣称号,向潘志山烈士士家属发了一级英雄模范奖章、证书和纪念品。




    本版稿件由市档案局 提供  本报记者 王超 整理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