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辽源文化 读辽源名家(二)

品辽源文化 读辽源名家(二)
——记辽源书法名家代表人物


    编者按


    “初心不改,弦歌不绝。”新中国成立后,我市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他们之中有的成为国内知名艺术家,甚至名扬海外。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我市的文艺工作者是这样铭记的,也是这样做的。一直以来,辽源的艺术家、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走出辽源的,在各自领域均是骨干力量,成为辽源人的骄傲;生活工作在辽源的,则在辽源市文联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参与辽源的文化建设,为家乡打造了一张又一张文化名片。


娄跃武

李国志

周仁赤与外国学生在兰河山庄共话中国传统文化

杨忠华

万传龙



    娄跃武——
    胸有大志锅炉工 今日辽源领艺人



    娄跃武,1960年生人。辽源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吉林省公共文化专家库专家。自幼喜爱书画,但求师无门。虽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他从来没有放弃成为一名书画家的理想。
    1980年,20岁的娄跃武有了人生第一份工作——毛绢厂锅炉工。1983年,他迎来了一次调转工作的机遇。于是,做了2年半锅炉工之后,调至东辽县吉剧团,如愿成为了一名负责舞台美术设计的美工。因为工作上出色的表现和不寻常的艺术天分,1991年,他又调至市群众艺术馆,成为了市群艺馆的美术师,负责美术书法培训辅导和组织大型展览比赛活动等工作。
    常言说,一个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一份既是兴趣爱好又是工作的职业。娄跃武拥有了,他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享受着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小有成就和满足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2012年,他升任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成为了肩负全市群众书法、美术培训、展览等重任的分管领导。年龄有了变化、职务有了变化,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迷失自我,更没有忘记曾经的那份初心,30年一如既往地全心投入工作,一心为了辽源的书画事业努力着。
    多年来,他参与组织每年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书画大赛大展和少儿书画大赛大展;每年的三节(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文化下乡送春联活动和全年的多期公益培训。
    因为不忘初心,所以德艺双馨。凭借个人的艺术天赋和后天的不懈努力,现在,娄跃武早已是业界知名专家。2017年,受省群众艺术馆邀请参加在松原举办的送文化进基层活动;2018年,省艺术馆在白山举办全省群文系统书法培训班,被聘请为讲师;2019年,其书法作品被吉林省文化厅邀请参加日本国际艺术展。
    今年5月,组织我市70余件少儿书画作品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花开吉林”全省少年儿童书画大赛,我市有22件作品获奖。同时,市群众艺术馆获优秀组织奖。
    2018年以前,娄跃武任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5年,这期间,完成几十次省市级书法大赛、大展。2018年,适逢全市文联下属各协会统一换届,他实至名归地升任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每天奔走处理艺术馆分管的全市书画相关工作和市书法家协会各项工作。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了庆祝这一普天同庆的大喜事,6月初,他又牵头组织了历年来参加人数最多(300余人)、作品数量最多(500余件)、质量最高的一次书法临创作品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端午节”首届书法临创作品展。6月7日,端午节当天,此次作品展在市博物馆正式展出,得到了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李国志——
    挥毫泼墨书正气 老夫聊发少年狂


    李国志(以下称“李老”),号元石,1934年10月出生于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共党员。时任中共辽源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辽源市书法家协会和美术家协会顾问。曾任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辽源市老干部书画研究会会长。
    李老博学多才,在辽源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领导干部、书画家。退休至今的20多年里,写书、作画、诗词歌赋成了他的日常。尽管他的艺术造诣已经很高,但他却始终谦逊低调,尽管腿脚偶有不适,但他却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老年大学的课堂上,也时常出现他的身影。
    李老任辽源市老干部书画研究会会长的十年间,带领全体成员,本着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方针,积极开展书画活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余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先后被全国和省老年书画研究会授子“先进会员单位”称号,被中共辽源市委宣传部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李老的书法作品曾荣获2004年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书画展获金奖;2009年,辽源市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书法美术摄影展获特别奖;2008年,书法作品被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收藏;2012年,吉林省退休干部书画展获一等奖。
    2006年、2010年,被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和老干部局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1年,被中共辽源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和辽源市人社局授予“辽源市五好离退休干部”称号。



    杨忠华——
    扬中华文化 书百味人生


    杨忠华(别署杨中华,由心斋主)。1950年生人,时任辽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市总工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源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杨忠华自小学习“毛笔字”。中学时期依“流体”入楷,正式临帖。上世纪九十年代,再从临《兰亭序》入手,渐入书法门径,继而接触王遂常草书,开始章草学习。在遍临章草诸名帖基础上,研读汉代简牍草书,摸得章草真脉,进而大幅长进。在章草学习的基础上,对今草、大草学习似乎如鱼得水。为丰富笔法,对其他书体也多有涉猎,故使得笔法渐入佳境。
    杨忠华在书法方面算是“大器晚成”。虽自幼习书,但由于工作职务等原因,工作期间并没有更多时间习书写字。直至退休后没有了繁忙的公务,不用再为了工作而操劳,他才重拾了几十年钟情的书法,开启了闲情雅致的笔墨人生。看帖、临帖,研读相关书籍,参加笔会、书展,以书会友及一切与书法有关的事情,都是他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常常因为自己的习作被人认可或是入选书画展而开心得像个孩子,也常常因为一个字反复写也没达到预期效果而与自己较劲。在准备参加某个国家级书展创作时,身边的家人和朋友都觉得已经很好了,但他却感觉其中的一个字不够理想,进而反复写了几十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经常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书法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传统文化,我们就要时刻怀着敬畏之心来认真对待。写得好不好是一码事,态度又是一码事。一个人的心境不同,写出的字就不同。我们书的是中华文化、写的是百味人生。”
    近十年来,其作品多次入展国家、省、市各级有影响的书画展。因在“吉林省公务员临帖展”中获金奖,遂成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013年,其作品入展“全国首届沈延毅书法篆刻作品展”;2016年,其作品入展“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遂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周仁赤——
    百年磨一剑 亦书亦人生



    周任赤,号一知、不言斋主。1949年生于东丰县,与新中国同龄。时任中共辽源市委副秘书长、辽源市政协副主席,辽源市政协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收藏与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周任赤自幼便崇拜会写“字”的人。每逢春节,他都跟随父亲去求村中的“书法家”写春联。每次他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书者笔下代表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方块汉字妙趣横生。中学时代开始随当地书法家徐仁智、张诚朴、贾恩国等人学书,临习正、草经典碑帖。九十年代初复以更加勤奋执著的精神迷于书法,追魏晋,转唐宋,承明清,主线贯张旭、智永、孙过庭至王铎,在集中临习草书的同时,不懈于正书、章草、隶书的学习,并特别关注学习近当代名家的笔墨精神,志在于临习中自然形成独特风格。其作品曾多次在吉林省各类书展中入选、获奖,并被多种报刊选载。2005年《兰亭》《书画典藏》等专业刊物先后为其开辟专栏,刊发其多幅作品。
    走进周任赤老师的家,一派书香扑面来。一体化的客厅和书房,墙上挂的是字画,大小画缸里放的是字画,角落里摞着一米多高的宣纸,大大的书写台上还有墨渍未干的习作……70岁的周老师依然温文尔雅,饱含深情的给记者讲述了他和新中国的共生共长以及从书之路。
    周老师告诉记者,写书亦如做人。两者都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探索的过程,是一条“百年磨一剑”活到老学到老的漫长之路。因为,它饱含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灵魂,所以,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瑰宝。因此,轻易否定他人作品,也是书法界的大忌。一个人只有学会敬重他人,检讨自我,才能进步,而学书亦难矣。
    下面便是周老师的一番心里话。“我在学书过程中,得到了张诚朴、徐仁智、贾恩国、吴国明、潘守仁、韩佑文、闫新民等诸位同道的多方影响和推助。尤其徐仁智先生退笔成塚,独创‘徐体’。影响广泛深远,师之者千百计。他们这些人在书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我终生不可达。徐仁智先生虽非我叩拜之师,然难得相识于初中在校读书之时,并是我学书激情和兴趣的播火者。但我只觉‘徐书’佳,不知其源流,学而无功而不得不改弦更张。最不该者对‘徐书’甞置不敬言辞。今思之惭愧万分。轻言之是认识上的浅薄与偏颇,重言之是人品道德的低下与缺失。背地品评同道师友非成学者之所当为,以我所学所得本无置喙之理之资。我之所惭当为后来者诫。”



    万传龙——
    传书艺陶情延寿 教写字助学成龙


    万传龙,1973年3月出生。师从篆刻书法家闫新民野草,师草堂主人,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张华庆大书法工作室。自幼习书,对软、硬笔书法均有一定造诣。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辽源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辽源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九三学社辽源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十大杰出人物;吉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源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软笔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邓石如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获第五届全军书法展二等奖;入展亚洲七地书法展;作品被韩国碑林永久收藏,镌刻于韩国碑林。硬笔书法作品:获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办的“中吉大地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一等奖;第一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全国奖最高奖;第四回中国硬笔书法大赛一等奖;第五回中国硬笔书法大赛一等奖;获“首届中国硬笔书法十大杰出人物”;“中吉大地杯”全国首届硬笔书法正书大赛一等奖;“星力杯”第二届硬笔书法大赛一等奖;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册页大展一等奖;全国第二届硬笔书法手卷册页大展一等奖等。
    今年46岁的万传龙是我市知名的职业书法家。40岁那年,他便以多个“金奖”和“一等奖”而成为辽源市最年轻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这一切,都源于万传龙受父亲的影响,从小便对不同风格流派,万千笔墨风情的产生艺术渴望。自1989年,16岁的万传龙正式涉足书法,并痴迷于线条与墨色组合的艺术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91年入伍参军,但只要一有闲暇,他还是会沉浸流连于笔情墨韵之中。后来,他又报了中国书法函授大学,以增加自身的书法理论修养。毕业后又师从辽源实力派书法家、篆刻家阎新民(野草)先生。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止,对书法的痴迷与日俱增。直至今日,万传龙的主业是书法,副业是书法,爱好是书法,乐趣还是书法……当一个人只钟情于一件事,又怎能做不好?一页页精美手卷和册页作品、一本本手抄线装书,让人看了都会被他隽秀的书法和扎实的功底所折服。目前,他已用三年时间,手抄完成了《唐诗》《宋词》《元曲》《孝弟三百千》《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金刚经》《古文观止十二卷》等国学经典。
    万传龙在精研书艺追求卓越的同时,一直致力于硬笔书法教学工作。自编教材和讲义,对中小学生进行书法早期教育。从事书法教育工作的20多年来,他培养学生近万人,其中,有很多学生在国家、省、市等各层次的硬笔书法比赛中摘金夺银。
    对于书法界年轻“书法家”的身份,面对各界给予的鲜花和掌声以及出席各类活动时“粉丝”追着合影、签名的热情,万传龙没有自负,更没有迷失自我,直到今日,他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他艺术人生的每一步。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  超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魏利军 吴培民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