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登记制度“大变身”“先照后证”敲响全民创业“便捷之门”
——深入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先照后证”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实际上,为进一步落实省委《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吉发[2013]5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试行意见》(吉政办发[2012]49号)文件精神,2012年10月,我市先试先行,率先实施了“先照后证”优惠政策,让全民创业“零门槛”、“零障碍”,提高创业效率,增强经济活跃度。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对待市场主体的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编者
工商部门谈论 好政策
先上车后买票
民企“身份证”一天搞定
营业执照就是企业的“身份证”,是主体资格的证明,没有它,企业的所有筹备工作都会受到限制,有不少企业曾因此陷入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扰。“以往办理营业执照,企业需要先到工商部门申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再到许可审批部门办理行政许可手续,最后再回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办理许可证的周期一般较长,需要3个月到6个月不等,甚至有时候等待的时间更长,导致企业发展错过了最佳商机。”市工商局企业规范管理分局负责人姜瑚告诉记者。
“现在登记和注册审批流程简化了,创业者可以先上车后买票。只要材料齐全,一天就能拿到‘身份证’,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先期发展时间可以大大缩短了。”姜瑚接着介绍说,2013年,我市工商窗口在放宽经营范围、营业场所、注册资本登记等方面优惠政策基础上,进行经营范围登记制度改革,将企业登记审批制改为注册制,企业办照时限大为缩短,提前办结率达85%以上。在窗口审批工作中,除了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审批事项之外,将涉及到预包装食品销售、煤炭销售、肉牛屠宰等各部门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备案办理,一律实行“先照后证”登记,让创业者在等待许可期间能够更顺利地进行筹备工作,为节省企业发展时间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工商验资“E线通”
企业迎来“零收费”时代
以往经营者要想注册一家企业,需要经过4道门槛:首先要到注册登记的工商部门核名。核名后,还需要找到一家银行开立验资账户,按出资额向账户中存入相应的资金。随后,经营者还需要拿着相关材料到会计师事务所办理验资报告,并根据注册资本金的额度,需要交纳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验资费用。“一般注册资本在500万元的企业,验资费用按市场价格大约要缴10000元。拿到验资报告后,经营者还要拿着验资报告回到工商部门完成登记注册。从在银行开户存款到工商部门办理完登记手续,往往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时间还会更长。”工商审批登记受理人员蔡娟说。
“如今工商审批登记事项一律不收取费用了。而且我们还与各大商业银行合作联网,开通了‘E线通’综合信息平台,经营者可以在网上进行验资,原先可能需要几千元的验资费用,现在只需花几百元就能解决了。”蔡娟说,企业在办理注册登记时,能够通过工商“E线通”系统确认其注册资本到位的话,就不需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了。这对企业来讲,不仅减少了办事环节,缩短了办事周期,而且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办事成本。
据统计,仅去年一年辽源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共为97户企业实行“先照后证”登记;为253户企业开通工商验资“E线通”,为企业减少验资报告支出244万元;共为3180户企业实行“零收费”政策,减免各项工商登记费用111万元。也就是说,通过落实“E线通”和“零收费”的优惠政策,工商窗口为企业减少支出355万元。
“宽进+严管”激发经济活力
“削权+放权”给企业更多空间
目前,我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主要遵循“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以市场化为取向,以减负松绑为目标,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强化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有利于释放社会投资热情,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
市工商局企业规范管理分局负责人姜瑚认为,“先照后证”政策的先试先行,直接体现出我市工商制度改革创新的力度和决心,其中透出的“宽进+严管”更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宽进”,包括市场准入条件、登记服务方式和行政审批制度的革新,从体制机制的层面最大限度地为市场主体松绑,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市场主体“零障碍”进入市场,释放竞争活力。同时,现有诚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宽进”必须实行“严管”,既要求企业加强自律,又要求有关部门厘清职责,完善监管体系,确保“放而不乱”,让经济秩序更加健康有序。
“宽进严管是政府部门对企业的一次削权、放权,由原先的压制管理转变为促进企业自主经营管理,使其学会自律,净化社会诚信风气,给予创业者及其企业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姜瑚说。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新动向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市场主体直接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性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三是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通过多种形式照章执行一些新的登记制度和优惠政策。而新一轮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涉及行政审批制度体系、公司制度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综合管理体系等多个层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预计今年3月1日起,全市将正式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度改革,其他改革措施也会逐步推行。
民营企业分享 受惠经
“没有钱也能先拿执照办公司,我想都不敢想”
成立软件开发公司一直是王玺权的创业梦想。学习计算机软件开发专业的他,2008年大学毕业后和几个朋友合作,帮一些有需求的客户开发软件,而且订单越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我和几个朋友住在不同的城市,东北就我一个,我们通常都是通过网络联系、分工合作。去年接了个大单子,开发的软件也得到客户认可了,但问题是我们团队5个人并未成立正式的公司,没有相应资质就不能和大客户签约合作。”王玺权告诉记者,听说办理相关手续十分麻烦,而且当时他们手头资金不足,注册资金不够,就一拖再拖。眼看着生意就要谈好了,公司却一直没有注册成立。
2013年9月22日,王玺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咨询。工商受理人员了解到王玺权从事软件设计的实际情况后,在获取物业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帮助他把住宅改为商用用房,为王玺权节约了租赁门市房的大笔支出。但“注册资金不能马上到位”这一难题也困扰着王玺权,担心不能及时拿到营业执照。“受理人员告诉我可以实行注册资本‘零首付’的登记政策,允许公司设立时不用注入资金。当时我满腹疑惑,虽然新政策对创业者降低了门槛,但难道真的不用花钱就能注册登记?”王玺权回忆说,“后来受理人员解释说,只需股东对出资作出承诺,6个月内注入20%的资金,余额在2年内补足,就可以注册登记。如有特殊情况,还可以延长到5年。”半信半疑的王玺权直到第二天亲手拿到法人营业执照时才敢确认这一切是真的。
在注册公司名称时,工商人员的贴心服务也再次感动了王玺权。“因为我们公司要在全国各地做业务,所以工商人员就建议我给公司冠以省名,这样谈生意更方便。以往这道程序需要企业自己到省工商局审批,比较麻烦。但工商人员指导我使用了全省工商系统‘网上远程核名’系统,在较短的时间内帮我核准了企业名称,节省了很多繁琐的步骤和时间。一天的工夫让我享受到好几项优惠政策,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王玺权说。
“个体工商户升级省时省力,企业发展啥也没耽误”
王旭以前是木材综合加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2004年下岗后,他凭着自己的木工手艺,当上了个体工商户,成立了一家实木家具厂。经过几年的打拼,厂子越做越大,产品也获得了市场认可。为了顺应发展需要,2010年王旭以个人名义注册了“红吉达”商标。但是,王旭也有顾虑,“我是个体工商户,厂子又不是公司,也没有法人企业的身份,对外签合同通常矮人一等,大订单签不下来,政府采购更轮不到自己。虽然有‘红吉达’注册商标,但对商标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品牌宣传也不到位。况且听说注册公司的门槛高,既要有注册资本,还要验资报告和很多登记申请材料,我也没有啥文化,怕自己不会办理,就一直没有去申请注册。”
2013年5月7日,王旭听闻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意见》,便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咨询如何办理公司登记。“工作人员向我讲解了企业登记优惠政策,并根据我的情况,建议我将个体经营升级为具备法人身份的有限公司,将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使用,便于宣传企业品牌和对注册商标的有效保护。可我哪儿懂得怎么注册啊,工作人员就主动帮我填写申报材料、整理法律文书、编制公司章程和理顺法律关系,并将信息录入工商业务系统,进行‘一审一核’登记。”王旭告诉记者:“因为公司经营项目涉及木材加工和消防验收许可的前置手续,如果搁以前肯定很麻烦,但新实行的‘先照后证’登记制度可将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备案,简化了复杂程序,而且很多办理费用都不收了,为我节省了不少时间和资金。”
“我也算白手起家,当时手头上资金只有20万元,根本不够注册一户50万元的公司,我以为这下白忙活了。但没想到,工商部门告诉我可以采取注册资本分期到位的政策,而且通过开通工商验资‘E线通’就不用提交验资报告,让我很快就拿到了法人营业执照。要不然,我的公司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升级注册成功呢?现在我们公司生产的高品质木门、沙发和橱柜等家具已投入市场,生产、销售、推广一点儿都没耽误。”王旭说。
“放宽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让我来辽源投资更有信心”
在内蒙古一直经营肉牛产品加工公司的王雪峰在龙山区政府的招商引资下,于2012年来到我市进行投资,利用充裕的设备和闲置的场地准备扩大肉牛加工产业的规模,设立辽源分公司。“当时受租赁资产交接繁琐的影响,一直没有时间去办理公司的注册登记。可当我想去办理时,国家质监局认定我们的产品为初级农产品,没有给我们下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要想办理营业执照就难上加难了。”王雪峰说。
2013年初,王雪峰决定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登记窗口咨询了解肉牛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企业的设立程序。王雪峰告诉记者:“我们企业一直从事大规模的肉牛养殖加工,其中自然要涉及食品质量安全方面,所以条条框框的限制很多,让我一度很担心。但当时窗口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得知我们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项目和经营地点以及准备设立公司及分公司的想法后,提出了很可行的策划方案。并告诉我,新实行的登记制度已经从‘先证后照’变为‘先照后证’了,放宽了对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可以将前置审批手续改为后置登记办理,相当于先上车后补票,大大提高了审批登记效率。”
“第二天我就拿到了公司的营业执照,心里踏实多了。后期的所有办理手续在工商部门的沟通帮助下,不到15天就全部办理完了,为我解决了后顾之忧。”王雪峰说,“原先只是听说辽源的投资环境好,没想到我还亲身体验了一次辽源工商高效的审批效率,这回我们公司在辽源的投资发展就更有信心了!”
“审核合一简化环节,‘延期登记’变成‘快速登记’”
齐小东是我市一家煤炭企业的办事员,因为企业兼并重组,他被委派去办理集团登记、转换股东、更改企业名称等相关事宜和手续。2013年10月,他带着所需材料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登记窗口进行办理。“公司兼并重组后需要重新登记,大概需要12项手续。我以为我带的手续很齐全了,可没想到,公司的煤炭许可证到期了,新的许可证件还没有进行工商登记。受理人员告诉我,必须要延长许可证期限后,才能申报集团登记。我以为这下麻烦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办下来,回去没法交差了。”齐小东说。
“当时帮我办理的工作人员叫我别担心,因为我手续比较齐全,符合法律规定的登记事项,可以按照‘审核合一’的工作原则,将原本需要受理审查、审核批准的‘一审一核’两个环节,改为由工作人员一人办理的‘审核合一’一个环节。结果受理人员不到10分钟就帮我办好了煤炭许可证延期登记,集团登记事宜也很顺利地解决了。”齐小东对记者说:“现在工商窗口登记真是越来越方便了。以前我们都是求人办事,可现在工作人员主动为你办事,服务态度越来越好。而且他们办事快、效率高,我在一个窗口就完成了所有登记事项,简直就是‘快速登记’,为我们企业创造效益节省了不少时间。”
为市场主体“松绑” 重在做好“加减法”
自从我市先试先行了“先照后证”登记制度以来,很多企业由衷感叹,放宽注册条件、简化审批登记流程如同被“松绑”一般,可以更加放手大胆地去创业、去拼搏。也因此流传起这样一首打油诗:“才喜登记降门槛,又闻审批少繁难。企业身轻赞松绑,活力迸发闯新天。”可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期盼并需要“多支持”、“少束缚”、“零障碍”。而破除激活市场主体的各项制度障碍,激发全民创业的投资热情,需要进一步提速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步伐,这也是政府转变职能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制度放权“少束缚”,要大刀阔斧做“减法”。放宽企业经营范围、减免注册资本、替代实收资本等优惠措施极大地简化了前期审批程序,这是用制度改革支持企业发展做出的“减法”,不仅“减”出了行政审批的效率、降低了全民创业成本,还“减”出了高压的政府权限、减轻了企业经营的负担和束缚,让广大创业者成为直接受益者。但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不能只在一时,持久的制度创新、简政放权才会为企业发展开拓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政府监管“多重视”,要重拳出击做“加法”。新实行的“先照后证”登记制度颠覆了以往政府部门“重审批轻监管”的状况,改为“轻审批重监管”,政府的审批权限小了,但监管的责任大了。放宽企业注册登记条件让创业的门槛变低,客观上也是对社会诚信建设的“考验”。为了规避相关风险,政府职能部门必须运用严厉的监管措施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这也是用政府监管加强企业自律、形成社会诚信常态化做出的“加法”。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一小步,有望推进为市场主体“松绑”的一大步。我市工商登记制度的不断改革创新也必将“一石激起千层浪”,促进更多领域“零障碍”发展。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汪琳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实际上,为进一步落实省委《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吉发[2013]5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试行意见》(吉政办发[2012]49号)文件精神,2012年10月,我市先试先行,率先实施了“先照后证”优惠政策,让全民创业“零门槛”、“零障碍”,提高创业效率,增强经济活跃度。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对待市场主体的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编者
工商部门谈论 好政策
先上车后买票
民企“身份证”一天搞定
营业执照就是企业的“身份证”,是主体资格的证明,没有它,企业的所有筹备工作都会受到限制,有不少企业曾因此陷入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扰。“以往办理营业执照,企业需要先到工商部门申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再到许可审批部门办理行政许可手续,最后再回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办理许可证的周期一般较长,需要3个月到6个月不等,甚至有时候等待的时间更长,导致企业发展错过了最佳商机。”市工商局企业规范管理分局负责人姜瑚告诉记者。
“现在登记和注册审批流程简化了,创业者可以先上车后买票。只要材料齐全,一天就能拿到‘身份证’,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先期发展时间可以大大缩短了。”姜瑚接着介绍说,2013年,我市工商窗口在放宽经营范围、营业场所、注册资本登记等方面优惠政策基础上,进行经营范围登记制度改革,将企业登记审批制改为注册制,企业办照时限大为缩短,提前办结率达85%以上。在窗口审批工作中,除了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审批事项之外,将涉及到预包装食品销售、煤炭销售、肉牛屠宰等各部门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备案办理,一律实行“先照后证”登记,让创业者在等待许可期间能够更顺利地进行筹备工作,为节省企业发展时间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工商验资“E线通”
企业迎来“零收费”时代
以往经营者要想注册一家企业,需要经过4道门槛:首先要到注册登记的工商部门核名。核名后,还需要找到一家银行开立验资账户,按出资额向账户中存入相应的资金。随后,经营者还需要拿着相关材料到会计师事务所办理验资报告,并根据注册资本金的额度,需要交纳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验资费用。“一般注册资本在500万元的企业,验资费用按市场价格大约要缴10000元。拿到验资报告后,经营者还要拿着验资报告回到工商部门完成登记注册。从在银行开户存款到工商部门办理完登记手续,往往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时间还会更长。”工商审批登记受理人员蔡娟说。
“如今工商审批登记事项一律不收取费用了。而且我们还与各大商业银行合作联网,开通了‘E线通’综合信息平台,经营者可以在网上进行验资,原先可能需要几千元的验资费用,现在只需花几百元就能解决了。”蔡娟说,企业在办理注册登记时,能够通过工商“E线通”系统确认其注册资本到位的话,就不需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了。这对企业来讲,不仅减少了办事环节,缩短了办事周期,而且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办事成本。
据统计,仅去年一年辽源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共为97户企业实行“先照后证”登记;为253户企业开通工商验资“E线通”,为企业减少验资报告支出244万元;共为3180户企业实行“零收费”政策,减免各项工商登记费用111万元。也就是说,通过落实“E线通”和“零收费”的优惠政策,工商窗口为企业减少支出355万元。
“宽进+严管”激发经济活力
“削权+放权”给企业更多空间
目前,我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主要遵循“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以市场化为取向,以减负松绑为目标,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强化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有利于释放社会投资热情,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
市工商局企业规范管理分局负责人姜瑚认为,“先照后证”政策的先试先行,直接体现出我市工商制度改革创新的力度和决心,其中透出的“宽进+严管”更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宽进”,包括市场准入条件、登记服务方式和行政审批制度的革新,从体制机制的层面最大限度地为市场主体松绑,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市场主体“零障碍”进入市场,释放竞争活力。同时,现有诚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宽进”必须实行“严管”,既要求企业加强自律,又要求有关部门厘清职责,完善监管体系,确保“放而不乱”,让经济秩序更加健康有序。
“宽进严管是政府部门对企业的一次削权、放权,由原先的压制管理转变为促进企业自主经营管理,使其学会自律,净化社会诚信风气,给予创业者及其企业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姜瑚说。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新动向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市场主体直接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性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三是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通过多种形式照章执行一些新的登记制度和优惠政策。而新一轮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涉及行政审批制度体系、公司制度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综合管理体系等多个层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预计今年3月1日起,全市将正式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度改革,其他改革措施也会逐步推行。
民营企业分享 受惠经
“没有钱也能先拿执照办公司,我想都不敢想”
成立软件开发公司一直是王玺权的创业梦想。学习计算机软件开发专业的他,2008年大学毕业后和几个朋友合作,帮一些有需求的客户开发软件,而且订单越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我和几个朋友住在不同的城市,东北就我一个,我们通常都是通过网络联系、分工合作。去年接了个大单子,开发的软件也得到客户认可了,但问题是我们团队5个人并未成立正式的公司,没有相应资质就不能和大客户签约合作。”王玺权告诉记者,听说办理相关手续十分麻烦,而且当时他们手头资金不足,注册资金不够,就一拖再拖。眼看着生意就要谈好了,公司却一直没有注册成立。
2013年9月22日,王玺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咨询。工商受理人员了解到王玺权从事软件设计的实际情况后,在获取物业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帮助他把住宅改为商用用房,为王玺权节约了租赁门市房的大笔支出。但“注册资金不能马上到位”这一难题也困扰着王玺权,担心不能及时拿到营业执照。“受理人员告诉我可以实行注册资本‘零首付’的登记政策,允许公司设立时不用注入资金。当时我满腹疑惑,虽然新政策对创业者降低了门槛,但难道真的不用花钱就能注册登记?”王玺权回忆说,“后来受理人员解释说,只需股东对出资作出承诺,6个月内注入20%的资金,余额在2年内补足,就可以注册登记。如有特殊情况,还可以延长到5年。”半信半疑的王玺权直到第二天亲手拿到法人营业执照时才敢确认这一切是真的。
在注册公司名称时,工商人员的贴心服务也再次感动了王玺权。“因为我们公司要在全国各地做业务,所以工商人员就建议我给公司冠以省名,这样谈生意更方便。以往这道程序需要企业自己到省工商局审批,比较麻烦。但工商人员指导我使用了全省工商系统‘网上远程核名’系统,在较短的时间内帮我核准了企业名称,节省了很多繁琐的步骤和时间。一天的工夫让我享受到好几项优惠政策,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王玺权说。
“个体工商户升级省时省力,企业发展啥也没耽误”
王旭以前是木材综合加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2004年下岗后,他凭着自己的木工手艺,当上了个体工商户,成立了一家实木家具厂。经过几年的打拼,厂子越做越大,产品也获得了市场认可。为了顺应发展需要,2010年王旭以个人名义注册了“红吉达”商标。但是,王旭也有顾虑,“我是个体工商户,厂子又不是公司,也没有法人企业的身份,对外签合同通常矮人一等,大订单签不下来,政府采购更轮不到自己。虽然有‘红吉达’注册商标,但对商标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品牌宣传也不到位。况且听说注册公司的门槛高,既要有注册资本,还要验资报告和很多登记申请材料,我也没有啥文化,怕自己不会办理,就一直没有去申请注册。”
2013年5月7日,王旭听闻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意见》,便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咨询如何办理公司登记。“工作人员向我讲解了企业登记优惠政策,并根据我的情况,建议我将个体经营升级为具备法人身份的有限公司,将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使用,便于宣传企业品牌和对注册商标的有效保护。可我哪儿懂得怎么注册啊,工作人员就主动帮我填写申报材料、整理法律文书、编制公司章程和理顺法律关系,并将信息录入工商业务系统,进行‘一审一核’登记。”王旭告诉记者:“因为公司经营项目涉及木材加工和消防验收许可的前置手续,如果搁以前肯定很麻烦,但新实行的‘先照后证’登记制度可将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备案,简化了复杂程序,而且很多办理费用都不收了,为我节省了不少时间和资金。”
“我也算白手起家,当时手头上资金只有20万元,根本不够注册一户50万元的公司,我以为这下白忙活了。但没想到,工商部门告诉我可以采取注册资本分期到位的政策,而且通过开通工商验资‘E线通’就不用提交验资报告,让我很快就拿到了法人营业执照。要不然,我的公司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升级注册成功呢?现在我们公司生产的高品质木门、沙发和橱柜等家具已投入市场,生产、销售、推广一点儿都没耽误。”王旭说。
“放宽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让我来辽源投资更有信心”
在内蒙古一直经营肉牛产品加工公司的王雪峰在龙山区政府的招商引资下,于2012年来到我市进行投资,利用充裕的设备和闲置的场地准备扩大肉牛加工产业的规模,设立辽源分公司。“当时受租赁资产交接繁琐的影响,一直没有时间去办理公司的注册登记。可当我想去办理时,国家质监局认定我们的产品为初级农产品,没有给我们下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要想办理营业执照就难上加难了。”王雪峰说。
2013年初,王雪峰决定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登记窗口咨询了解肉牛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企业的设立程序。王雪峰告诉记者:“我们企业一直从事大规模的肉牛养殖加工,其中自然要涉及食品质量安全方面,所以条条框框的限制很多,让我一度很担心。但当时窗口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得知我们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项目和经营地点以及准备设立公司及分公司的想法后,提出了很可行的策划方案。并告诉我,新实行的登记制度已经从‘先证后照’变为‘先照后证’了,放宽了对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可以将前置审批手续改为后置登记办理,相当于先上车后补票,大大提高了审批登记效率。”
“第二天我就拿到了公司的营业执照,心里踏实多了。后期的所有办理手续在工商部门的沟通帮助下,不到15天就全部办理完了,为我解决了后顾之忧。”王雪峰说,“原先只是听说辽源的投资环境好,没想到我还亲身体验了一次辽源工商高效的审批效率,这回我们公司在辽源的投资发展就更有信心了!”
“审核合一简化环节,‘延期登记’变成‘快速登记’”
齐小东是我市一家煤炭企业的办事员,因为企业兼并重组,他被委派去办理集团登记、转换股东、更改企业名称等相关事宜和手续。2013年10月,他带着所需材料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登记窗口进行办理。“公司兼并重组后需要重新登记,大概需要12项手续。我以为我带的手续很齐全了,可没想到,公司的煤炭许可证到期了,新的许可证件还没有进行工商登记。受理人员告诉我,必须要延长许可证期限后,才能申报集团登记。我以为这下麻烦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办下来,回去没法交差了。”齐小东说。
“当时帮我办理的工作人员叫我别担心,因为我手续比较齐全,符合法律规定的登记事项,可以按照‘审核合一’的工作原则,将原本需要受理审查、审核批准的‘一审一核’两个环节,改为由工作人员一人办理的‘审核合一’一个环节。结果受理人员不到10分钟就帮我办好了煤炭许可证延期登记,集团登记事宜也很顺利地解决了。”齐小东对记者说:“现在工商窗口登记真是越来越方便了。以前我们都是求人办事,可现在工作人员主动为你办事,服务态度越来越好。而且他们办事快、效率高,我在一个窗口就完成了所有登记事项,简直就是‘快速登记’,为我们企业创造效益节省了不少时间。”
为市场主体“松绑” 重在做好“加减法”
自从我市先试先行了“先照后证”登记制度以来,很多企业由衷感叹,放宽注册条件、简化审批登记流程如同被“松绑”一般,可以更加放手大胆地去创业、去拼搏。也因此流传起这样一首打油诗:“才喜登记降门槛,又闻审批少繁难。企业身轻赞松绑,活力迸发闯新天。”可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期盼并需要“多支持”、“少束缚”、“零障碍”。而破除激活市场主体的各项制度障碍,激发全民创业的投资热情,需要进一步提速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步伐,这也是政府转变职能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制度放权“少束缚”,要大刀阔斧做“减法”。放宽企业经营范围、减免注册资本、替代实收资本等优惠措施极大地简化了前期审批程序,这是用制度改革支持企业发展做出的“减法”,不仅“减”出了行政审批的效率、降低了全民创业成本,还“减”出了高压的政府权限、减轻了企业经营的负担和束缚,让广大创业者成为直接受益者。但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不能只在一时,持久的制度创新、简政放权才会为企业发展开拓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政府监管“多重视”,要重拳出击做“加法”。新实行的“先照后证”登记制度颠覆了以往政府部门“重审批轻监管”的状况,改为“轻审批重监管”,政府的审批权限小了,但监管的责任大了。放宽企业注册登记条件让创业的门槛变低,客观上也是对社会诚信建设的“考验”。为了规避相关风险,政府职能部门必须运用严厉的监管措施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这也是用政府监管加强企业自律、形成社会诚信常态化做出的“加法”。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一小步,有望推进为市场主体“松绑”的一大步。我市工商登记制度的不断改革创新也必将“一石激起千层浪”,促进更多领域“零障碍”发展。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汪琳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