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栋梁辽源人(一)

国家栋梁辽源人(一)

 

    编者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辽源山美水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辽源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于辽源、长于辽源,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辽源母亲的呵护下,奋发图强,成为国家之栋梁,为党和国家甚至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这群人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将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置之度外,将毕生经历都用在了钻研学术或业务上,为国争光、为世界奉献自己的正能量,让自己的生命绽放耀眼的光芒……


    爱国楷模——张捷迁

    张捷迁,美籍华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36年,与冯桂连共同设计及制造了中国第一架滑翔机。历任美国多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气象学等方面的研究,纽约科学院、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发起成立东北大学旅美校友会,为恢复张学良将军自由、东北大学复名和成立张学良教育基金会等作出了杰出贡献。深受世人敬仰,堪称爱国楷模。
    张捷迁1908年7月21日出生于东辽县足民乡明德村。张捷迁父母早亡,在嫂子资助下于1927年考入东北大学预科,1931年借读于北平工学院,1934年到清华大学任教,1940年从清华公派留美,成为世界著名航空泰斗冯·卡门教授关门弟子,获博士学位,与钱学森、钱伟长、卢嘉锡、袁家骝、吴健雄等相交甚厚。
    张捷迁教授在清华大学期间,抱着航空救国的信念,作为主要负责人设计、建造清华大学风洞、南昌大风洞。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多年,提出蜂窝三合板结构,用于飞机飞船制造,提出的数学函数应用于机翼理论,1952年获得古根汉奖。他是美国航空学会会员、美国军方顾问,转向大气物理研究后,首创龙卷风的模拟实验研究轰动美国,与人合著的《真实流体力学》20世纪80年代在清华大学出版。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天主教大学创建空间科学和应用物理系,多次与国内合作,帮助中科院大气所建设模拟实验室,是首位实现在实验室里模拟龙卷风和飓风的科学家,以龙卷风专家闻名于世。发表论文及著作百余篇(部)。1972年后,作为美国第一批学者来中国大陆进行科研、教学,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受到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走出“风”国,张捷迁开始研究气体核子火箭。他说,如果人类要到比月球更远的星球上去,就必须乘他的火箭。只是这火箭恐怕还需要20年才能用到。美国一家报纸曾以“我发现在饭碗中有火箭”为标题,介绍这位太空科学家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
    张捷迁组织由全美著名大陆学者参加的张学良全面恢复自由研究会,充分利用社团力量、新闻舆论的压力和学术与理论界作用,为张学良老校长全面恢复自由作出重要贡献。1928年,张学良被委任东北大学第二任校长。1988年4月16日14时,在美东北大学校友举办“纪念东北大学建校65周年暨庆祝张学良先生就任校长60周年晚会”,张学良来美参加盛会,并致训词,共话当年。1990年,张群、张捷迁等为张学良举办90寿诞,并赋诗一首,由衷赞叹张学良丰功伟绩:“先生九秩庆长春,遥祷安康四海心。兵谏迎来全民战,国兴最使众康宁。当今名将长幽禁,千古功臣史德馨。统一中华欣有望,辽东待迓远游人。”
    完成老校长张学良恢复自由使命后,年事已高的张捷迁教授又把精力投入到东北大学复校上来。张捷迁教授多次拜见老校长张学良,上书时任国家领导人,力陈复校意义和必要性。经张捷迁教授多方努力,复校获准。张捷迁教授出面代表东大聘请张学良老校长任东北大学名誉校长和东北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长。他在复校典礼上发表讲话时展示张学良为庆祝复校的亲笔题词,建议设立张学良教育基金,带头捐5000美元,并偕同夫人不断地奔走于大江南北,为东北大学募捐。
    1992年11月30日,张学良先生欣然命笔,题写“东北大学”校名,12月17日,此墨迹经在美的张捷迁教授转递回国。1993年3月8日,东北工业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同年4月22日,海内外东北大学校友汇聚辽宁体育馆,与万余名东大在校师生及辽宁、沈阳各界代表隆重举行东北大学复校典礼。大会上宣布,张学良先生欣然接受出任东北大学名誉校长和名誉董事长聘请。原东北大学秘书长、代理校长宁恩承教授作为张学良先生代表,专程从美国赶来与时任校长蒋仲乐共同为张学良先生题写的“东北大学”校牌揭彩。张捷迁教授临终前念念不忘母校,曾想将骨灰置于大陆,叮嘱其子女将仅余的用作养老的5万美元捐给母校,设立张捷迁讲学基金。
    张捷迁教授是从辽源走出去的世界著名科学家,虽身居海外,却始终不忘家乡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回国机会回辽源探亲,尽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被誉为爱国、爱校、爱乡的楷模。2004年,张捷迁逝世,终年106岁。


    “航天勇士”——佟连捷

    佟连捷出生在东丰县一个普通家庭,学生时代品学兼优,被东丰县二中保送到军事院校,1964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解放军某部航天部队。这支英雄的航天发射部队身居大漠,在共和国巴丹吉林大漠西沿,修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埋名工作四十余年艰巨历程中,他们用赤诚和智慧,创造在我国国防科技和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和当时另外六人共同被誉为“航天七勇士”。
    1966年10月27日,担负这次试验发射任务的佟连捷、高震亚、王世成、颜振清、张其彬、刘启泉、徐虹等“七勇士”,平静地走向离发射工位百余米地下控制室,向组织写决心书,这实际上是7份“遗书”。自动控制系统测试作业开始,发射控制台由技师佟连捷来操作。而今,曾有位记者访问佟连捷老人:“当时紧张不紧张?”佟老说:“不能说紧张,只能说是思维高度集中,自动控制系统不像现在看信号,火箭系统设备较多,也不像现在的数字化,那时全凭手摸、耳听、眼看!测试时,红灯绝对不能亮,我紧盯着白色指示灯!”佟老完全沉浸在当年的情景中,叙述当时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往事。
    拆除导弹托架,全部人员撤离现场。发射前最后15分钟,参谋长王世成发出命令:“最后一分钟准备!”命令发出后,液氧排泄、增压等一连串快速准确动作从佟连捷手中飞过。“这个过程仅10余秒!”离今天有四十多年,佟老依然显得十分兴奋。
    1966年10月27日9时,操作员佟连捷按动控制台主机按钮,随即烈焰腾空,导弹拖着一道白色烟雾直飞云霄。瞬间,地下室有种震颤,佟连捷从地下室广播里听到“原子弹爆炸”的报告!就在发射结束离开现场时,佟连捷小心翼翼地从地下室配器箱上拆下点火接线板和一节电线头,把这份简单而珍贵的礼物用纸包好,在当天的庆功大会上,赠送给聂荣臻元帅。
    那天晚上在基地召开庆功宴,七位英雄被安排坐在主桌,聂帅、钱学森等首长、专家坐在旁边桌子上。聂帅带着大家给他们敬酒,称他们为“航天七勇士”。
    1990年为亚星公司发射卫星时,佟连捷出任基地总工程师,主持召开各种协调会一百二十余次,修订签署协调文件八十余份,保证中美双方联合操作的互相配合。1992年3月22日,发射澳星受挫,这在佟连捷多年从事发射工作历史上还是首次。他带领战友只用18天就进行上百次故障复线模拟试验和科学分析,查明故障原因,为研制第二次发射火箭提供依据。经过100个昼夜奋战,火箭研制任务如期完成。8月14日7时零12秒,标有“中国航天”4个大字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第二代澳大利亚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火箭技术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佟连捷先后参加和组织三十多次大型发射任务,用汗水、心血和智慧,成功地把我国自行研制的洲际导弹、氢弹,以及亚星一号和澳星一号送上蓝天。前苏联航天专家和传播媒体称他为“导弹、卫星发射专家”,国外一些报刊称他是“最年轻的高科技专家”。2001年,佟连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职位退休。


    大医精诚——李祥国

    李祥国,1938年5月20日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1958年考入长春中医药大学医学系,1963年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赵锡武,并从事心血管病、内科杂病医疗及临床研究工作。
    李祥国1978年晋升主治医师。1983年任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副主任。1985年任西苑医院副院长,被中国中医科学院破格授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同年8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86年调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医疗处处长。同时,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1990年,晋升主任医师。1991年任科研处处长。1993年调任西苑医院院长,代理党委书记。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西苑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数十年来,李祥国从事心脑血管病研究,如冠心病、心脏病、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及内科疑难杂症。特别提出肝与冠心病发病关系及其证治的学术思想。提出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柔肝熄风、解痉等治疗方法;对心脏收缩功能不全者,提出温阳、活血利水法;对心肌炎患者提出清热解毒、益气养心法;对高血脂症糖尿病的治疗,提出疏肝健脾化浊法等等。这些具有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在临床中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发表的论文及著作主要有《活血化瘀及冠心Ⅱ号方》《冠心病心绞痛脏腑辨证的临床意文》《急性心肌梗塞症治》《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症治探讨》《肝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及其症治》《左心室功能舒张功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及症治探讨》等20余篇。是《实用中医老年病学》一书的主编之一,并参加编写《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等三部著作。
    在科研方面,参加研究的课题,《冠心Ⅱ号方治疗心血管病及其原理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宽心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卫生部1980年乙级奖。《冠心病心绞痛标本兼治》获中国中医科学院1980年度科技三等奖。《中西医结合益气活血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卫生部1982年度乙级奖。论文《肝与冠心病心绞痛发病关系及其症治》获1999年新医药国际“华佗杯”论文大赛金奖及2001年国际医学交流优秀成果金奖。因在科研和医疗工作中有突出成绩和贡献,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1945年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画家、诗人、建筑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
    南仁东是一个从小“喜欢到龙首山看星星”的孩子,更是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孩子,“几乎带字的东西他都看”。1963年,由辽源市第五中学考入清华大学,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后在日本国立天文台任客座教授。1982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1994年起,一直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负责编订FAST科学目标,全面指导FAST工程建设,并主持攻克了索疲劳、动光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2016年9月25日,其主持的FAST落成启用。FAST的全称是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天眼”,这是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这样一台巨型射电望远镜,坐落在祖国大西南的绿水青山之间,那巨大的反射面晶莹剔透,四周六个等距离的大铁塔,牵着高悬的馈源舱,如梦似幻,成为一道美丽的、科学的风景。
    他最为出类拔萃的能力是综合能力,有专攻、博学。南仁东不仅是按照当今人类所能达到的此项科技的极致去创造天眼,也是按照他心中所能达到的美的极致去创造天眼。
    南仁东有着科学家的共性——求真、勤奋、坚毅、奉献,同时他还有着自己的特质——亲民。他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科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典型。南仁东“既是司令也是兵”,一直冲在最前线。在深山里寻址的南仁东,在农民堆里,分不清哪个是南仁东;在建设工地上的南仁东,在工人堆里,也分不清谁是南仁东。他是一个全身带着泥土气息、全身都是工农气质的科学家。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仅仅是南仁东团队在战斗,而是整个贵州、整个国家、全国人民在一起战斗。
    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东因病逝世,享年72岁。
    “中国天眼”是科学奇迹,更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彰显。
    南仁东曾说:“我们如果发现了同类,我们什么都不是。”这“同类”是指地球之外的生命,如果有“同类”,人类在整个宇宙就不是特殊的存在,就不会有“人类中心”“人类本位”的狂妄自大了。用南仁东的话说:“这会根本地医治人类的贪婪与狂妄。”人类需要一个宇宙视角,一个太空心态,如果从宇宙文明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仰望星空,我似乎看到了“南仁东星”。我知道,祖国大西南的“中国天眼”看得更真切,它们在夜空中默契相望。
    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华为奖教金。2016年12月,获“2016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2017年1月,获“CCTV2016年度科技创新人物”。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2017年11月17日,中央宣传部追授南仁东“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8年11月,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南仁东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


    本版稿件由市档案馆 提供 本报记者 王超 整理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