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正在重念“山字经”

辽源正在重念“山字经”
本报记者 陈兴权

 

    辽源正举全市之力,以国家治理辽河流域为契机、以涵养林建设为核心,通过启动“百万亩涵养林建设工程”,使辽源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目前,全市各县(区)涵养林建设完成土地流转7313公顷,造林6186.6公顷。
    然而,就在短短的半年多前,辽源因水体污染严重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上了国家级“黑榜”。
    曾创造出“东北小上海”美誉的辽源人,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在经济条件极其艰苦的形势下,大胆谋划,科学布局,在逆境中绘就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辽源春天。
    我市地处东辽河源头,生态建设关系到辽河流域的整体水质。虽有半山区半丘陵地貌,有着“五山一水四分田”的自然形态,然而,我市的自然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持续的重视和充分保护。曾经拥有的百万亩人工林在近30年的毁林开荒中,被大面积蚕食;引以为豪的满目青山、溪流淙淙,已成记忆。据统计,我市目前森林覆盖率仅为31.67%,不仅低于全省12.6个百分点,相比30年前也下降了6.76个百分点,生态功能呈退化之势。这直接导致了水源涵养不足、降雨量偏小、生态流量不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这一关系文明兴衰、人民福祉的发展理念。然而,在“重经济、轻环保”的发展意识中,我们并没有对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加以足够的重视。
    从源头治理,我们责无旁贷;从源头治理,我们重任在肩!
    为彻底解决东辽河流域水体污染问题、还昔日的绿水青山,新任辽源市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通过专家、学者论证,开展实施“百万亩涵养林建设工程”。
    5年造100万亩涵养林。在过去,这是一个无人问津的话题,也是一个不敢想的话题,体现了新任领导班子的博大胸襟,标志着辽源正从农业依赖向林业发展的转移和跨越,为辽源宜居城市建设夯实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抓住林草这个生态系统的基础要素。
    辽源的地理环境告诉我们,实施百万亩涵养林建设工程,既是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强力扭转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趋势的治本之策,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生态辽源的现实途径。为此,辽源大胆提出了6度以上坡耕地全部植树还林的战略构想。
    将6度以上坡耕地还林,在有些人眼里是天方夜谭、是急功近利,认为辽源只要按国家规定,将25度以上坡耕地还林即可,大面积土地还是要留给农民耕种,以此保障农民的生活来源。不然农民地没了,将来吃饭都是难题。
    存上述观点的人群并不在少数。其中,既得利益者占主导。他们从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出发,无视辽源的未来发展。
    相比之下,辽源的百万亩涵养林建设,吸引了一大批战略投资者,他们或近水楼台,或远隔重山,主动参与其中。在东辽河水系源头的东辽县辽河源镇,辽河源中德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3500亩柞树苗正随风摇曳。公司总经理郭立君说,待柞树成龄后,仅放养柞蚕一项便可实现年收入350万元左右。
    东辽县作为东辽河水系治污的主战场,承担了全市百万亩涵养林建设的近70%,存在着工作量大,困难多的特点。但全县上下同心,分工协作,以柞蚕放养为支点,以经济效益为动力,以优惠政策为感召,取得了百万亩涵养林建设的开门红。目前,土地流转已完成100%,栽植苗木达90%,因主推柞蚕放养项目在东辽有基础,正被广大农民所接受。
    东辽县养蚕历史悠久,县志1908年开始有放养柞蚕的记载。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沉淀了东辽柞蚕放养的经验和技术,精心培育几十年的蚕种场,更为发展柞蚕放养提供了先决条件。东辽县园艺特产局局长周祥军说,在东辽放养柞蚕我们有优势,且柞蚕蛹是公认的有机食品,它的价格一直稳中有升。周祥军还说,柞蚕成长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些许污染就会导致其死亡,所以,在辽源大面积放养柞蚕,受益的不仅是蚕农,辽源人还能意外收获个大氧吧。
    如此看来,实施百万亩涵养林建设,不单单是治理辽河水系污染问题,也不只是农业转型的问题,这关乎全市人民的健康、关乎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更关乎全市人民的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