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

补上法律课 民企快发展
——访市政协委员杨帆
本报记者 李及肃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地区税收的重要来源。如何能使民营企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法规意识不容忽视。市政协委员、市重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帆,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袒露心声。
    杨帆说,柴伟书记在市委七届六次全委会上着重强调了营商环境,要降低成本负担、加强融资服务、引导创新转型、推动开放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持续增强民营经济活力。也曾多次分析和阐述了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给传统企业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水平、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在经营管理上加快改革创新。而这些,都与企业家自身的综合能力密不可分。企业家除了在自属领域内大胆开拓创新、转型发展,为辽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外,在竞争日益严峻、挑战无处不在的今天,更应该高度重视和合理规避各种法律风险。
    在谈及规避法律风险时,杨帆认为,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的管理主体,在决策、运营、人事、财务等商业管理方面,时刻面临着法律风险。企业家可以没有法律知识,但绝不能没有法律意识,特别是事前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杨帆建议司法部门向企业推荐有丰富经验的律师,为企业负责人做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包括从企业设立、对外投资、融资、税务、保险、个人事务管理、处理公司事务等各个环节,全面讲解企业家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可有偿)。通过有代表性的实例分析讲解,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提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家提供治企良方、预知风险。企业家将税务等法律知识根植于企业家脑海中,才会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预警问题,从而避免给政府增添麻烦、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访市政协委员鞠胜
本报记者 赵强

 

 

    “近年来,辽源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机动车、摩托车、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增长迅速,但人行道越来越狭窄以及机动车停车位越来越少,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已无法满足通行需求,给广大市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市中医院眼科主任鞠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比如,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市第十四中学附近等地,这些地方上下班高峰期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极易造成拥堵;市区机动车辆在一些公开场所(银座、食品一条街)、小区等地存在停车难问题。”鞠胜说,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将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市民的幸福指数。
    “要严厉整治机动车辆行驶中各类违法行为和不文明交通行为,全面加强交通管理与基础设施完善工作,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环境。”鞠胜建议,清理占道经商的小商贩,集中到统一区域管理;对临街商户加强管理,清理侵占人行道及停车位的障碍物品,包括灯箱、自行车、禁停桩和私搭乱建的棚子;加强对商户设置彩虹拱门等临时性户外宣传活动的审批力度,严格按照审批的范围、地点、数量、时限等进行设置。
    “行人是交通的重要参与者。”与此同时,鞠胜还建议,主要路口增加显示屏,公示行人闯红灯行为,加大对行人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在市中心医院、辽源五中门前,行人过街斑马线增设行人交通信号灯。

 


小记者与人大代表面对面

 

    第一实验小学 六年五班 陈明翼


    1月15日,我参加了辽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开幕式。这是我入学以来参加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也是全市的一次盛会,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刻上了浓重的一笔。 
    “人民代表为人民。”这是我采访周显顺代表说的一句话。对这个辽源市最知名的学校我还是很了解的,因为它是我市的特色学校,我也在这所学校演出过,还经常跟爸爸妈妈到这里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我还记得小的时候,在我市体育场举行的首届“琵琶艺术节”,那种雄伟的场面至今都令我记忆犹新。周显顺代表说,还要进一步加大办学力度,打造我市最好的文化产业学校,为辽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人才。
    短暂的采访结束了,我突然觉得通过这次大会的采访,自己长大了许多、充实了许多……我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成为这些代表中的一员,为我们的祖国和家乡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多寿路小学 四年一班 王紫曈


    1月15日上午,我有幸作为一名小记者参加了辽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大会拉开了序幕。会上,我同代表们一起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知道了政府的各方面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也从中了解了家乡的进步和变化。在进行分组讨论时,代表们关注家乡发展的热点,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活动,使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小记者的光荣、作为一名辽源人的光荣。我爱我的家乡,也希望辽源建设得更加美好、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我要努力学习,争取长大之后成为一个对辽源有用的人,为辽源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辽源更加进步、更加辉煌。


    第一实验小学 六年九班 白邱实


    1月15日早晨,作为小记者的我,怀着一份激动、自豪与期待,来到辽源宾馆参加人大会议。
    我采访了我市著名的牙科医生——石冰。我问她:“医生的工作很辛苦,您为什么还热爱它呢?”石冰代表回答说:“这份工作的确很辛苦,但是因为我学了这一行,干了这一行,就要坚持下去。而且,我还想带领全市的口腔医学同仁,把辽源市的口腔健康事业做得更好。”在这简短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了石阿姨对工作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
    今天,通过小记者的切身体验,我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到人大代表的工作,更深入了解到家乡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成就。作为小记者,我在今后的学习旅途上更要快马加鞭,为家乡明天的辉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一实验小学 五年七班 饶晨昕


    今天,我作为《辽源日报》小记者来到了龙山礼堂,参加了辽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开幕式,我既激动又紧张。
    大会开始了,我们随着代表同时起立,一起唱国歌。然后我们听了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报告,让我了解了一个崭新的辽源,让我知道了我市有哪些发展和进步,这些事情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报告内容让我们觉得辽源虽然没有那些大城市发展得快,但是我们也是在稳步提升,“蓝天、碧水、青山、黑土”的美丽画卷,也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小记者走进人代会 采访体验收获丰
本报记者 宋建立

 

小记者在采访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宏坤。

 

    1月15日上午,十名身穿红马甲、佩戴小记者证的《辽源日报》小记者出现在辽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开幕式现场。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人代会,也开启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政治生活。
    小记者们虽然年龄不大,表现却稳重得体,安静有序地步入会场后便端坐在座位上,还相互提醒关闭手机。会议开始后,当国歌声响起,十名小记者随着人大代表们庄严起立,高唱国歌。在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小记者们时而精神振奋,时而若有所思,他们边听边写,记录下家乡的新变化新成就,也写下自己对家乡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与市领导面对面、近距离交流,是小记者们最期待的一个采访环节。初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宏坤,小记者们刚开始还有些放不开,在“大记者”的指点下,在被采访对象的循循善诱下,小记者们才思泉涌,大胆发问,从课后班到营养配餐,从交通出行到环境保护,小记者们的问题层出不穷。最后,王宏坤希望小记者再接再厉,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开阔眼界,在新闻采访的路上越走越好!
    有了经验的小记者在采访人大代表的时候便显得游刃有余了,问问题、做记录,心里不紧张,笔记做得更有条理了。在“大记者”的带领下,小记者们还走进各代表团,感受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的热烈氛围。
    一天下来,小记者们身体略显疲惫,但精气神依旧昂扬,对采访工作也是意犹未尽。对于《辽源日报》小记者而言,这是第一次知道“两会”的含义,第一次走进这么庄严神圣的会场,第一次与代表委员面对面交流,第一次用少年儿童的视角关注社会发展进步·····太多的第一次给了小记者很多动力,也成了他们难忘的回忆。
    此刻,手捧着采访记录本的小记者们收获满满。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王彦雨 魏利军 吴培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