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地资源优势 以特色产业打造产业特色

柴伟在东丰县调研时强调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 以特色产业打造产业特色

 

    12月21日,市委书记柴伟深入东丰县调研。图为柴伟在东丰镇湾龙河村东阳恒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调研。 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本报讯(记者 李艳红)12月21日,市委书记柴伟深入东丰县的企业、社区、村屯、专业合作社、创业园、供水公司等地,调研产业发展、扶贫攻坚、民生保障等项目建设以及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柴伟强调,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全力做好产业发展大文章,以特色产业打造产业特色。
    鸿海食品有限公司、吉林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莎普爱思强身药业有限公司、吉林中粮生化包装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以鹿产品为代表的保健食品在市场上更是供不应求。柴伟在调研后指出,我们要一手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一手大力扶持本地优势资源,重点发展梅花鹿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对外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要依靠农村和农民,真正实现梅花鹿规模化养殖,拉动特色旅游业发展。要集聚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强健企业“心脏”。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大力扶持企业发展,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党建调研点选在了东丰镇湾龙河村和西城社区。湾龙河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4亩,农民收入普遍较低。村党支部成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在发展“两薯”上做文章,成立了“东丰县丰龙薯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收入,让农民受益。西城社区树立“互联网+”思维,大力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着力打造“E控生活、智慧社区”的城市党建品牌。柴伟在调研后指出,村书记要有发家致富的本领,自己首先要富起来,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成为大家认可的带头人。要积极想事、谋事、干事、成事,运用市场化思维,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更多农民发展致富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用收益改善村里的环境,完善村里的设施。要形成分级诊疗制度,提升乡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要发挥合作社龙头带动作用,提升品牌,塑造形象。要强化扫黑除恶效果,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感。党建工作要注重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广开言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夯实党建基层工作基础。要在征地拆迁等问题上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宣传、讲政策、说利益,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提高东丰县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供水水质,优化24小时供水模式,县委、县政府谋划实施了东丰县第二净水厂工程。柴伟详细询问了水厂工程项目的总投资、日供水能力以及运行情况,要求要确保实现水量的科学匹配、水压的及时调整、水质的可靠保障,让群众吃上安全水、放心水。
    脱贫攻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业主责。在大阳镇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柴伟听取了大阳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指出要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帮扶计划和措施,实行“智志双扶”,引导贫困户自主“造血”。
    “供销e家”电子商务平台在2018年线上线下营业总额约为2700余万元,东丰优质、特色的农产品从这里更好更快地被推介出去。柴伟指出,要依托大电商创品牌,小电商促活力,借助营销数据找规律、定方向。要借助地域文化力量,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助推发展县域经济。
    “要给年轻人提供合适的舞台,让有才华之人有施展的空间。”地处东丰县新城区的皇家鹿苑创业园拥有一支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管理团队,具有较强的创业孵化管理能力。柴伟希望企业负责人要继续做好创业设施、创业指导、创业政策解读、创新就业培训等综合性服务,让更多有创业意愿的人敢于创业、成功创业。
    市领导杨光、胡永为及东丰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