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战役之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市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冲刺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扶贫干部履职尽责,各级包保部门群策群力,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紧盯脱贫目标任务,创新方法、主动作为,强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国家第五个“扶贫日”到来之际,为宣传推广全市脱贫攻坚各领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切实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特策划刊发此专版讲述“扶贫攻略”。行百里者半九十。全市上下要以这些先进典型为榜样,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化党建为引领 尽锐出战促脱贫
东丰县三合满族朝鲜族乡党委书记 方勇
乡(镇)党委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线指挥部”,村党组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攻手”。近年来,三合乡党委以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为重点,全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双融合、双促进。
突出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
结合村“两委”换届,针对五道梁村“两委”班子整体软弱涣散的实际,将两名工作能力强,有思路、有打法的党员安排到村书记、村会计岗位,为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对全乡其他村“两委”班子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作出调整,共调整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并采取“三推一选”方式为每个村储备了7名村干部后备人才。沙河村新调整上任的村书记采取超常举措,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发挥作用,变“机耕小道”为“善治大道”经验做法在全县予以推广。
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
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合作机制,通过融入式发展模式,在开发式、“造血式”扶贫上狠下功夫,帮助贫困村发展具有长期稳定收益的产业项目,让贫困村、贫困户持久受益。在永宁村实施了苗木繁育水果采摘园项目,项目占地37公顷,由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共同经营,现有绿化柳树苗等4个品种的苗木270万株,市场价值约200万元,有果树苗木12个品种2.6万株,市场价值约30万元,并在成龄果树间种西瓜2公顷、毛豆8公顷,年收益15万元。
激活农村党员活力
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抓好村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落实,党的各项组织生活得到全面激活。深化“亮身份、树形象,当先锋、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为党员过“党员政治生日”活动,在党员农户家全面推行挂牌行动,推动党员自觉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作表率”。
全面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整合帮扶部门包保干部、乡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成立驻村干部党支部,发挥党组织抓总优势,统筹各方力量,推动干部人才下沉,把力量集结到脱贫攻坚最前沿,真正作到尽锐出战、全员出击,切实将脱贫攻坚阵地推进到各个村、深入到贫困户,构建起了脱贫攻坚组织体系。在全乡开展了为贫困户实现“微心愿”活动,组织县、乡、村三级包保干部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对贫困户的衣食住行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征集贫困户“微心愿”,并采取“社会筹措一点、包保干部帮助一点、贫困户自拿一点”的“三个一点”方式,对征集上来的维修房屋、添置日常用品、联系打工就业、学习实用技术等60余个“微心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发展农村电商 助力脱贫攻坚
东辽县树安村电子商务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 许万才
树安村作为东辽县重点贫困村,在各个包保单位的协调与帮助下,新建了410平方米的树安村电子商务中心,实现了企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的“双丰收”。
网络便民促脱贫
为了让村民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服务中心与京东和阿里巴巴合作,帮助村民在网上买到既便宜又实惠的生活用品。同时,中心还引进了三个快递公司进驻树安村,方便了周边的群众。自中心成立以来,已为群众免费代买商品总价值6万余元,完成快递收发3600多单。另外,中心还开展了技术培训、缴费、转账、信息发布等业务,免费为贫困户出诊、赠药、防疫、指导上百次。
带动就业促脱贫
中心联合合作社为23个贫困户代养笨鸡,使每户增收800元;为本村贫困户代销笨鸡蛋4万余枚。帮助树安村1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人均增收1500余元。同时,把树安村及其周边村好的有代表性的土特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给周边百姓带来真真正正的实惠。
创建平台促脱贫
中心积极为村民搭建种植平台,为种植合作社购买生产资料,提供种植技术及销售农产品,主动与四货运批发市场、加道食品有限公司等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了购销联系,为合作社销售农产品及全村农业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奠定了基础。同时,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带领周边优秀的合作社及个人组建一个共创平台,实现共同创业、共享资源、节约成本、相互帮扶。在农产品生产上,紧密联系政府及农业等相关部门,坚持走原生态、健康农产品生产路线,实现农产品的可视和可追溯,为电商销售打好基础。
履行社会责任 创新扶贫模式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
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涛
2016年党中央提出了脱贫攻坚方略,明确了“产业脱贫”方向,金翼集团响应东辽县委、县政府实施产业攻坚的号召,积极主动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中。
锁定“独立打造一份脱贫事业”的目标,做到高起点、高站位推动产业扶贫,立足安恕循环经济产业区,服务全县脱贫工作大局。同时,以蛋鸡标准化养殖为载体,实施扶贫工作,契合政策、符合市场、适合农村。
金翼集团确定了“政府控股、龙头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贫困人口分红”的精准到户产业扶贫模式,打造一个“专项功能、独立运行、长久见效”的产业扶贫平台,由县政府出资3000万元,公司出资2000万元,合资成立国有控股的吉林众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通过十倍杠杆撬动银行贷款5亿元,所有资金用于实施年存栏720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扶贫项目。在项目运营上,金翼集团按照统一供应青年鸡、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收购鸡蛋、统一收购下架鸡、统一防疫、统一人员培训的“六统一”要求具体推进。按照政府、集团、众联三方战略协议约定,每年为全县贫困人口提供分红资金,并由众联公司发放给贫困群众,确保分红精确到户、精准到人。目前,众联公司已开工建设泉太镇德智村、安恕镇泉眼村、关门村3个养殖场。
通过精准扶贫,取得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整体项目达产后,将提高贫困人口兜底收入。项目一期已为贫困人口分红800万元。二是增加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众联公司7个蛋鸡养殖场提供就业岗位315个,定向接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月工资3000—4000元。三是在全县组建7个蛋鸡养殖合作社,吸收贫困人口入股,合作社整体参与众联公司蛋鸡养殖项目。四是辐射带动专业养殖户1500余户,零散养殖户3000多户,促进饲料加工业、蛋品加工业、种植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各行业深入发展,实现三产融合。五是通过实施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蛋鸡,拉长产业链条,培育壮大经济体,有力保障项目收益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做村民致富的“领路人”和群众的“贴心人”
西安区灯塔镇碾山村党支部书记 李亮亮
自2016年担任碾山村村书记以来,我把为民服务落实在行动上,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村里的百姓安居乐业,以实际行动为西安区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身作则聚民心
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七一”组织党员义务劳动、参观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以村里工作为重,凡事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凝聚村班子力量,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授人以渔”贴民心
我带领班子成员以“造血”的方式,引领全村脱贫致富。通过多地考察,确定了以“特色种植业”为方向的特色扶贫产业。我村现有20亩土地发展蒲公英种植产业。总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的多肉植物温室大棚,预计10月末也可投入使用,贫困户年末分红可达20多万元。
担当作为暖民心
我积极配合第一书记争取开发区扶贫资金2.5万元解决自来水问题;与校车公司沟通协调,保证学生上学安全;协调区残联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10户残疾人进行无障碍改造;配合民政推进低保户走访工作;为困难群众协调种子化肥款、提供检查身体资金;协调灯塔中心校,为困难学生许琳减免学杂费共3000余元。
助力振兴有决心
为了改善交通条件,我积极申请专项资金,提高基础设施水平。通过“一事一议”专项资金铺设四组至村部2.2公里柏油路、“一事一议”专项资金57万修建二组至四组边沟1100米、争取财政扶贫债券资金100万,主要铺设三组至五组2.6公里油漆路和85盏路灯,这些工程今年十月末都可以完工。
坚决不辱“第一书记”的神圣使命
龙山区工农乡大良村第一书记 王强
怀揣着青春的梦想、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我于2016年3月踏上了扶贫之路,被选派为龙山区工农乡大良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
夯实基层党建
在工作中,我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协调推进大良村各项扶贫工作。我带领支部进一步完善“三会一课”、党员议事,组织村支部党员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思想认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打赢大良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去。
建强扶贫队伍
在扶贫工作中,我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以身作则,带领驻村队员上门访贫,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和家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为贫困户建立扶贫档案,制作包保单位联系卡。按照致贫原因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策,实施分类包保,强化“两完善、三抓好”工作方法,为精准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完善生活保障
每年按照时间节点,我协助大良村民作好春季防火备耕、夏季防汛救灾、秋季粮食收割运输转卖、冬季防寒防冻和危房改造等生产生活保障工作。通过整合社会扶贫资源,争取资金10万元,用于解决闲置厂房维修及对外包租、5个深井灌溉水泵及200个生活垃圾桶等问题。同时,我严格落实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将大良村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年3300元提升到3600元。发挥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灾害救助和专项资金救助多项救助措施叠加效应,全方位提升贫困户对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情况的应对能力。
打造美丽乡村
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安装路灯162盏,观赏草坪5处2000余平米,栽种金叶榆1200颗、金叶球400株,新建公厕2处,垃圾池18个,累计清理垃圾300余吨;将公共自行车项目引进大良村,设立3个投放点,投放自行车24辆。目前,共为大良村争取到产业扶贫资金284.8万元,按照三年8%、9%、10%的收益率收益,三年收回本金,将所有收益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和紧急帮扶,切实增强大良民众获得感。截至目前,已为贫困户分红26400元。
扶贫路上用真心、使真劲
东丰县大阳镇红旗村驻村工作队员 赵晓东
我被选派到大阳镇红旗村驻村工作以来,全身心投入到扶贫脱贫工作,并以此为乐、以此为幸。
沉下心来扎下根
“走进基层、服务群众”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坚持以村为家,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坚持从村民们关注的小事着眼、从细微处着手,对村民主动热情、服务周到,凡是贫困群众的事,都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时间长了,我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真正融入了红旗村这个大家庭中。
联系群众勤走访
我坚持挨家挨户调查摸底,逐户宣讲扶贫政策。驻村4个月时间,我走遍了红旗村9个村民小组,全面摸清了村里基本情况,特别是对于10户24名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等方面情况了如指掌。每一次入户走访,我都主动与群众唠家常、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这让我对农村真实情况和村民们的思想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掌握了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我还帮助群众扫院落、干农活。通过一次次走访,我与群众关系进一步密切,村民们都亲切地叫我小赵,把我当成自家人,越来越多的人跟我唠起了脱贫致富的好想法。
发展养殖促增收
为了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我认真研究10户贫困户实际情况后,充分认识到发展庭院小养殖是一条好路子。我的这个想法得到了东丰县委办公室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为有养殖意愿的7户贫困户每户购买了15只鸭雏,并配备了鸭笼、饮水槽和饲料等物品。如今,在贫困群众的悉心饲养下,鸭雏长势特别好,明年春天可产蛋创收,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碾山村村书记李亮亮在自家蒲公英田里向村民推广致富新途径
树安村电子商务便民服务中心商品展示
金翼蛋品生产车间的工人们在认真操作
大良村第一书记王强在亲子采摘园内与农民一起劳动
驻村工作队员赵晓东到贫困户家了解鸭雏饲养情况
三合乡党员干部帮助贫困户收割庄稼
请扫描关注中国社会扶贫网
本版稿件由市脱贫办 苏瑞萍 商云鹏 本报记者 李锋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李及肃 刘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