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改善医疗服务到底为民做点啥

我市改善医疗服务到底为民做点啥
——全市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进行时
本报记者 于芯

 

    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如何加快改善医疗服务进程,让医疗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便利的健康服务?记者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了解到,未来三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已新鲜出炉,将有5项制度10项服务为百姓健康提供保障。 
    首个三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亮点呈现
    舒适的环境,温馨的呵护,便捷的流程……走进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记者看到,在导诊人员的指挥下,患者井然有序地在各科室门前排队等候着就诊,诊疗场所曾几何时的喧闹悄然不见,就医的患者切身体验到医疗服务改善带来的全新变化。这是我市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来的一个缩影。
    2015年初,市卫生计生委召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启动会,对我市开展此项活动进行安排,明确了工作时间表及路线图,建立了月报制度,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作为全年重点工作,推行一系列便民、惠民、利民新举措,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医院就诊流程不合理、环境设施陈旧等问题,各医院筹集资金改善医疗环境,合理分布就诊区域,明确就诊流程,实行门诊“一站式”服务,同时加大医院各区域环境卫生,实现布局合理、导向明确、环境舒适,让就诊环境更“舒心”;紧抓医改政策,于2017年6月29日,印发《辽源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科学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减轻患者负担,使百姓安心就医,让看病就医更“安心”;规范诊疗行为,开展医疗机构考核评价,引导公立医疗机构逐步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并成立了24个专业的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对抗菌药的使用监管及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同时联合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建立了“保、调、赔、防”四位一体医疗风险社会分担机制,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让医疗服务更“放心”;落实优质护理,鼓励各医院积极创新,推行“四卡一送”“3H”“五个一”等特色护理服务,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开展义诊、讲座、护患交流、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医患沟通中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让护理服务更“暖心”。提供便民服务,要求医院设导诊服务台,在门诊大厅和诊疗区域为患者提供饮水、座椅、纸笔、应急电话等便民设施,为患者提供轮椅借用服务,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实行军人、残疾人优先挂号缴费,增设自助挂号、查询、缴费、报告打印设备,避免患者“跑腿”,让百姓就医更“贴心”。
    三年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市各医疗单位通过改善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用一系列温馨细致服务,打造“有温度”的医院,让百姓就医更“顺心”。 
    未来三年:“5项制度10项服务”为民增福祉
    “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已经三年了,新的三年计划也已经启动。未来三年间,进一步巩固改善医疗服务的有效举措,将其固化为各医疗机构工作制度,信息化建设不断落实深化;进一步推进医院由规模化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加强人文方面建设,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新需求。”说到新三年的计划,市卫计委主任马兴涛道出了启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初衷。
    改善,只是基于原本,改革,方能端本清源。自2018年起,我市继续全面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各医疗机构将按要求固化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等5项工作制度,让医院服务更加有温度。全市将重点在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提升急诊急救能力、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实现急慢分治、建设智慧医院、实现信息互联互动、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完善人文服务和完善后勤服务管理等10个方面创新医疗服务,进一步创新医疗服务模式,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医疗安全。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辽源市已将改善医疗服务与深化医改同部署、同推进,坚持改革改善两手抓,持续推进卫生惠民新举措,缓解群众看病就医的矛盾推上重要日程,未来三年,必将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