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大学开眼界 制作月饼谢师恩

参观大学开眼界 制作月饼谢师恩
《辽源日报》小记者走进“大学城”欢庆教师节和中秋节

 

    报社小记者体验制作月饼的工艺和乐趣,增进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报讯(记者 王超)我市万众瞩目的南部新城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宽阔的街道、气势宏伟的建筑,汇聚全国各地莘莘学子的大学,无一不使人神往,同时也深深牵动着《辽源日报》小记者们的向往和好奇心。为让孩子们切身感受辽源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和蓬勃发展,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将来建设家乡、奉献祖国的使命感,9月9日,在中秋节和教师节来临之际,50余名小记者来到了他们期盼已久的南部新城“大学城”——辽源现代职业教育园区。
    小记者们看到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规划科技馆等恢弘大气的建筑后,兴奋不已。有拿手机不停拍照的,有拿出笔和本记录感受的,还有的嘴里叨咕着“这里就是大学呀!大学可真漂亮,我想快快长大上大学。”小记者的眼中充满着羡慕和憧憬。当一名女同学从宿舍楼走出来时,就被小记者们团团围住。“姐姐,你是哪个学校的呀”“姐姐,你学什么专业呀”“姐姐,大学的课程难吗”……一实验小记者站小记者刘一锦对记者说:“看到‘大学城’,我开阔了眼界,感觉大学很壮观。”
    参观了“大学城”,小记者们来到了大拇指食品有限公司。帽子、口罩、手套、鞋套一一戴好,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月饼加工车间。参观了月饼加工的全过程后,小记者们自己动手做起了月饼。一个面饼、一块馅料,放进模具,按下、倒出,不到一分钟,一个漂亮的月饼就诞生了。孩子们为此而欢呼雀跃,“我会做月饼啦”“我做的月饼要等几分钟能烤熟呀”……同学们展示着自己做的月饼说:“等月饼熟了,我要拿回家,明天送给我的老师当做教师节礼物。”
    一实验小记者站小记者吴祥睿说:“现在,我就想让我的班主任老师也来,让她第一时间吃到我亲手做的月饼,我认为这才是教师节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多寿路小记者站小记者聂伟航说:“这是一次新奇之旅,体验了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对月饼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