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响产品不能“守株待兔”

叫响产品不能“守株待兔”
本报记者 李艳红

 

    农博会逛一圈儿下来,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接不暇,同等产品、相似商品重合面多、覆盖面广,要想出类拔萃、拔得头筹,还真不能“守株待兔”,被动吆喝。
    辽源的农特产品在信誉、品质保证上没得说,渍菜、鹿产品、蛋产品等享誉省内外,但就拿出产品参展农博会而言,多少还给人一种“羞答答”的感觉,既在宣传展示上缺少特色,咨询服务也显得“人单影只”,主动“自卖自夸”的就更不多见了。
    两块钱一个的掏耳勺在一段搞笑顺口溜的“自荐”下,半小时卖出去20多个;一锅浓香四溢的香甜粥品从制作到成品,周围始终聚集着不少食客;展示区内欣赏身穿民族服装的漂亮女孩,商品自然一同收入眼中……卖货不能“高冷”,宣传不怕出新。在农博会的大舞台,就是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方设法提高自家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才会吸引众多买家的目光,吸引合作企业慕名而来。
    平台搭建起来了,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唱好这台“大戏”,叫响自己的产品,释放自身的活力,这样的企业才有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