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高原的国画——“老屋系列”

感受高原的国画——“老屋系列”

本报记者  封国男 摄影报道

 

 

 

 

 

 

 

 

 

 

 

 

  自2010年起,一直在做“关东周末”这档文化类专刊,一晃已经约8个年头。多年来,对家乡文化方面的人和事了解可谓略详,也采写了十几数十篇专访。
  辽源,城市并不算太大,但文化氛围浓厚,成名成家的文化人物颇多,这是我近年的一大感悟。在对这些文化“大腕”进行专访的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那句话:读一篇名著,就像似与作者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流和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也大大地促进了我思想认识、业务水平等“三观”的大幅提升。
  辟如,在对书法家的采访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知了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在对画家的采访过程中,不但对西方油画艺术有了广泛的认识,对中国画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总之,不论是采访书画家、摄影家,还是篆刻、书刻、木雕、木刻制作者,都尝试并了解到了他们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创作智慧和不懈的追求以及新奇的创意。
  言及追求与创意,心中时常会萌生出一些疑问。例如,何为继承传承?何为发扬光大?何为去粗取精?何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凡此,常常萦绕于心头——
  常思于心头,必有一获得。曾有小品台词:先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此名言的潜义,似为先有自己的、独有的,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于是,对往事进行了一番回顾、回味,终悟得些端倪。
  辽源画者高原,其国画“老屋系列”,哲思正与此论相和。
  早年毕业于东北师大美术系的高原,经年谋于此理,画作独具特色,暗合此理。其“老屋系列”画作,皆于大写意的传统背景下,独突出于现代写实的“完美人物”,或抚琴怀想、或倚门凝视、或于老屋前怀古,或于老石前遐思……“老屋系列”皆无出其右,是为主创思想,画风独有、匠心独运也。
  其匠心独运处,喻意着老旧与新锐、古朴与时尚、传统与现实、写意与工笔、时空与时间等等对比强烈的思想对撞,所撞击出的思想火花和智慧光芒,无不标榜出高原的标新立异和独树一帜。据此而言,高原的画技、画风,思想和灵感的律动,以至大师的境界。
  与高原结缘并交往,仅仅五六年。然每次相聚,其话题总是脱俗,既不言于同行技艺之长短,也不流于他人之品行,独专于画意创习,尤一画痴也。
  当下,艺人多于“钓誉”,少于慎独。似高原者,勤于思考、苦于求奇、精于艺理、乐于自享,实属稀缺之大家。
  此次专访,可归于心与心的沟通。思索多日,终成此文。意固未尽,空余后文,当再续之。
  烦请观者,只在其国画中细细品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