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那些改变我们生活的科技趋势

经济日报记者 刘松柏

    编者按 
    跨入2014年的门槛,科技市场上的一系列趋势将得以延续,一些新的事物可能不期而至,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借此,我们综合了国内外的一些机构、专业人士的预测,总结出了六大消费趋势,与读者分享。

    可穿戴设备
    市场竞争全面展开
    眼镜替代电脑,声音替代鼠标。Google公司发布的一款智能眼镜,迅速成为2013年的一大爆炸性科技新闻。这款头戴式显示器的计算机,通过声音控制,可以拍照、视频通话以及上网冲浪等,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在过去的2013年里,多款可穿戴计算设备面市,但没有一款产品算得上成功,基本是概念意义大于实际价值,缺乏实际应用场景,但是得益于出色的营销能力,用户对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算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将为今后的销售打下一个基础。
    2014年将是可穿戴设备之年。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传感器及电池改善,可穿戴设备的性能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爆发性增长点。目前,Google Glass已开发出第二代产品,即将对公众开放销售;苹果的iWatch很可能在2014年与消费者见面。在健康和健身领域,可穿戴设备也将大力发展,诸如心跳监测器、计步器等,将成为帮助消费者衡量和提升生活方式的畅销设备。一些此前不起眼的公司可能会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崛起。毫无疑问在2014年,可穿戴设备市场竞争将全面展开。
    物联网
    带来更便捷的生活体验
    出门太急,不知是否关了厨房的燃气阀?不用担忧,通过手机,能看到厨房的实时画面;下一趟公交何时能到?点开手机相应程序,立刻显示出车的位置,并能计算出等待时间。这就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生活。通过智能传感器、云计算应用程序连接运输、医疗保健、照明系统和环境数据等城市应用,给人们带来更便捷的生活体验。
    2013年,思科、IBM和Salesforce等大型IT企业开始推出第一代物联网产品,物联网开始进入并改变着百姓的日常生活。预计在未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将会向市场投入更多、更全面的物联网产品。IDC估计,到2020年无需人工操作的智能设备总数将超过300亿个,来自物联网的总收入将达8.9万亿美元。美国通用电气一项研究成果则显示,未来20年,物联网将为全球增加GDP15万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美国经济的规模。
    中国将在这一市场上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到2030年,中国普通家庭将拥有40到50个智能设备/传感器,每年创造出20TB的数据。
    云服务
    迎来爆炸式增长
    大数据现在炙手可热。市场研究公司IDC预计,2014年大数据技术和服务支出将超过140亿美元,同比增长30%。而最酷、最有趣的新型大数据应用将来自云计算服务,企业更愿意以服务的方式购买大数据,而不会自行建设。
    在面向开发者和企业的新服务中,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WS)将是其中的领头羊,而谷歌也将增强其云计算领域的投入,以与亚马逊在云计算领域一决高下。那些在“前云计算时代”表现优异的公司,如思科、惠普、IBM、微软等,也将加快发展步伐,紧追亚马逊和谷歌。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组件市场将大受其益。IDC预测,在2014年中,云服务提供商管理下的数据中心对服务器需求量将增长25%到30%,到2017年这一比例将增长至43%。
    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智慧城市、医疗云服务、交通云服务等都将陆续到来;越来越多的无限量云存储替代服务,如照片、文件的云端存储服务将作为附加服务,包含在设备或服务的购买价格之中。
    IDC预计,2014年,全球企业在云计算领域的支出将达到1000亿美元,增加25%。
    机器人
    市场需求将爆发
    过去几十年里,工业用机器人得到了较大发展。这类机器人通常造价高昂,体型笨重,而且缺乏灵活机动能力,通常都被固定在地面上,或配以防护栏,以保护工人的安全。
    如今,人工智能、机器对机器的通信以及传感器和执行器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感官能力更强、更敏捷、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先进机器人正在出现。这类机器人更方便编程,更易与人类交流,更小型化,适应性更强。
    机器人技术的巨大进步,不仅推动了制造成本的降低,也推动了机器人应用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扩展,如家庭服务、监控环境等。
    人工替代和产业升级是推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同时,中国目前的机器人密度相对较低,也给未来市场的开拓提供了余地。目前,中国正在使用的机器人已占全球总量的8%左右,中国市场的机器人需求总量有望在未来几年翻一倍。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到2015年,中国国内工业机器人年供应量将超过2万台,保有量将超过13万台。
    3D打印
    成为生活的“一分子”
    网络上,随处可见的3D打印面包、枪支、飞机、房子;网络下,越来越多的3D打印体验馆、3D打印人模等,不断地提醒我们,2014年3D打印将登堂入室,成为生活中的“一分子”。
    Juniper公司认为,3D打印是一项“必火的应用”,是因为这项技术将让普通家庭拥有基础的生产制造力,你可以在家中打印餐具、装饰物甚至小家电,降低生活成本。当前,航空产业正准备利用3D打印技术为喷气飞机引擎提供更轻量级的组件。
    当然,关键在于3D打印机的价格,打印巨头惠普也有望进入3D打印领域,这将改变整个行业的布局,激烈的竞争无疑将给我们带来更廉价的产品。在2014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上,价格仅499美元的3D打印机吸引了大量目光。
    随着机械性能的提高,打印机器和材料价格的迅速下降,以及可应用材料范围的扩大,3D打印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生产厂家接受。Gartner公司预计,在2014年,3D打印机的全球出货量将激增75%,2015年还将增长一倍。
    移动互联网
    辐射万亿产业链
    2013年底,4G牌照发放,宣告中国正式进入4G时代。对厂商而言,4G带来的商机不言而喻。对广大网民来说,4G更意味着变革。当我们把高速网络装进衣兜时,全新的移动生活也就随之开始。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用户达6.52亿,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移动互联网注册中心预计,这一数量在2014年将继续高速增长,增幅将超过12%。随着智能手机的持续普及,移动支付也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支付安全白皮书》显示,2013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预计超过8000亿元,达到2012年规模的5倍以上。Juniper公司预计,到2018年,手机和平板电脑每年的移动支付将高达7070亿美元,占电子支付总量的30%。
    除了移动支付,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说,4G不仅将带动包括手机视频、云存储、移动商务等在内的新业务发展,还将带动移动互联网进入到更多传统领域,将辐射价值万亿的产业链。(转自《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