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研讨新世纪文学的流变

青年学者研讨新世纪文学的流变

  近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中心联合主办的“摹仿”与新世纪文学及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出席。张旭东、李洱、梁飞、邵燕君以及20余位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和来自多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参加研讨。
  在研讨会上,围绕“摹仿”这一关键词,与会者聚焦“新世纪先锋作家的转向”、“现实主义在新世纪的复兴”、“非虚构写作”和“科幻、网络、电视、动漫”4个具体议题,讨论“摹仿”的多样形态。大家谈到,任何文艺创作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由于角度、视野、技法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多种不同形态的摹仿。在上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家以崭新的技法呈现他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带给读者奇异的阅读体验。上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新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先锋作家转向现实题材写作,同时回归古典小说的叙事传统。现实主义的复兴、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作家们逐渐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之后,进一步思考“写什么”问题的结果。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迫使作家必须深入生活、关注现实、书写社会。书写现实,但又能超越现实,抵达文学的真实,成为作家们的共同诉求。即使是书写未来或科幻作品,作家们真正关注的还是现实,是从未来的视角来观照现实。与此同时,对以先锋性的探索从未停止,新一代的作家们不断求新求变。各类大众文艺、通俗文艺也吸收了先锋性的元素,提升了艺术的品质。 (转自《文艺报》 黄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