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别人,请不要那么轻易

评价别人,请不要那么轻易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评论别人,有的谈论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的评价别人的价值观念,有的指责别人的道德品质……那些热衷于评价他人的人在评价他人的时候,所依据的标准往往是自己的喜好,或者是抓住别人在特定条件下的个别行为,而不是出于客观公正心态作出全面、中肯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来得轻易,自然也就不足为信。轻易地评价别人、给别人贴上这样或那样的标签或许是对别人的误解,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生活经历,因此,每个人在生活舞台上的表现也不一样,不能因为别人的表现和自己不一样就对别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看法。今天,本版专刊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轻易评价别人的有关话题。


    “别人有罪,你又何尝无辜?”

    在随意评价别人的事例中,除了那种喜欢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比对别人的生活方式,还有的就是那种总爱挑别人的缺点、随意批评别人这不对那不对却看不到自己有什么问题、觉得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的人。
    自认为自己完美而极爱挑人毛病的人生活、工作中并不鲜见。明明自己业绩不佳,还看不起那些加班的人,说只有效率不高的人才加班;自己买了一堆书却只是为了晒微信朋友圈,还整天说这个肤浅、那个太土气;别人穿一件新衣服,他会说太土了;别人谈恋爱了,他会说你的恋人对你好都是装出来的,迟早会分手的;别人工作出了成绩,得到领导表扬,他会说那只是人家机会好,如果他去做,他会做得更好;别人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他就以为人家脑子有问题……总之,这样的人在别人身上很难发现优点。
    自认为自己完美而极爱挑人毛病的人,其实是应该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的,你在看到别人不足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的短处?你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就看不见别人的一点儿优点吗?“以己度人”大概是人的本能,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把自己当作衡量别人的基础。每一个人对待或是评价别人的时候应该客观、公正一些,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和别人的优点相处,会理解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对别人不吹毛求疵、过分苛求,这样才是一种有智慧的行为,才是一种做人应有的境界。


    “孩子丢失5元钱地铁票,用得着发那么大脾气吗?”

    年前的一则新闻在我心里引起了很大的波澜,令我至今不能忘怀。这则新闻说的是一位年轻妈妈因为儿子弄丢了5元钱的地铁票,懊恼地对儿子发火,不但一次次推搡儿子,甚至打了儿子的头。看到这样的现象,不明情况的路人看不下去了,认为孩子丢失5元钱的地铁票不是什么大事儿,用不着这么对待孩子,遂纷纷劝她:“再买一张不就得了?别打孩子了。”可是,这位孩子的妈妈却说:“我没那么多钱啊。”这位妈妈是钟点工,一个月才挣900多元钱。她没有和老公一起生活,可能分居,也可能离异,老公没有给孩子抚养费,她一个人带孩子住娘家,母亲还常年多病。她这次带儿子是去亲戚家借钱,因为要过年了,家里没钱买年货。关于这件事情,人们对这位妈妈的评价观点是有分歧的。有的人认为,这位妈妈就算生活再困难也应该照顾孩子的自尊心,不该在大庭广众之下打孩子;也有很多人表示同情并理解这位妈妈,认为人们没有经历过这位母亲的生活,就不会理解这位母亲的痛苦,不应该轻易指责这位母亲。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也采访了不同身份的人。在被采访的人当中,绝大多数人表示是理解这位母亲的,认为这位母亲丢了5元钱地铁票,打了自己的孩子,心里比谁都心疼自己的孩子,心里比谁都痛苦,人们无法设身处地了解这位母亲的遭遇,也就不要轻易指责这位母亲的做法。其实,在我们工作或是生活中,很多人是很乐意以自己的生活去比对和解读别人的生活的。可是,这种做法是极其不合情理的。别人经历了什么?生活的境遇如何?面对的问题又是什么?……我们对别人了解不多,又有何底气去评价别人呢?


    “你的素质难道真的比别人高吗?”

    有些人总会觉得自己的素质比别人高许多,动不动就对别人的行为给予点评指责。在公交车上,年轻人如果不给老年人让座很有可能会被有些人认为道德上有问题,素质低下。有一则这样的新闻:在公交车上一名年轻小伙因没有给抱孩子的女人让座而被其丈夫打耳光。这件事情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对小伙子不让座的行为和打人行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些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指责小伙子坐在照顾专座上却不让座的行为不道德;也有人认为小伙子不让座的行为不对,但是打人者的行为也是应该受到谴责的。最后,一名自称是小伙子朋友的网友说,朋友回家后跟他说了自己的遭遇,哭得很伤心,“实际上他是一个残疾人,腿脚不方便,而且性格内向。那天他看到那个妇女抱着小孩,内心是很想让座的,可是他自己腿脚又不好,又没有其他人让座,于是他很无奈地看了那对夫妻两眼,不想竟挨了几个耳光。”
    当这件事情真相大白的时候,我想很多人应该为自己刚一开始的轻易评价感到羞愧,甚至应该引起反思。人们在评论他人素质或是道德之前,是应该对被评价人做一个全面了解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价别人的道德,指责别人的素质,而不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全面客观了解被评价者极其行为。你的素质难道真的比别人高吗?不尽然。评价别人很容易,但是,当你面对和别人一样的境遇时,你又能做出什么选择和行为呢?这个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


    “立场差别,无关人品”

    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人爱随意评价别人的人品。这些人评价别人的出发点是否与别人的立场和自己的一致。当别人的立场和自己一致的时候,则认为这个人是个人品不错的人,当别人的观点和自己不一致的时候,则武断地认为这个人的人品不行。其实,立场是立场,人品是人品,一个人以立场差别去定人品高下,不仅是没有道理的,也是对人不负责任的。
    君子和而不同。我和你的关系很好,很敬重你的人品,但是,这不代表我就一定要同意你的观点主张。我反对你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待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有底线,这才是君子。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改革派。他们两人的政治主张,相差十万八千里。在庙堂之上,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死对头,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彼此都觉得自己比对方高明,比对方正确,比对方更了解国情。当王安石大权在握时,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王安石罢相,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征求司马光的意见。司马光恳切地告诉皇帝,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
    见贤而思齐。人和人相处应该当学王安石和司马光,应当明白立场差别和人品无关。一个人对待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应该抱着理解、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从狭隘的立场出发去恶意中伤别人,甚至去给人轻易扣上人品不好的帽子。


    “以自己为标准,怀有恶意揣测别人的善良”

    生活和工作中,总有一些人以自己的需求为标准,怀着某种恶意去揣测别人的行为,把别人的某种友善的行为当作别有用心的预谋,不但让自己愤愤不平,也给别人带来很大的伤害。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医生在接到紧急手术的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并换上手术服,男孩(患者)的父亲失控地对他喊道:“你怎么这么晚才来?你难道不知道我儿子正处在危险中吗?你怎么一点儿责任心都没有?”医生淡然地笑着说:“很抱歉,刚刚我不在医院,接到电话就马上赶来了,您冷静一下。“冷静?如果手术室里躺着的是你的儿子,你能冷静吗?如果现在你的儿子死了,你会怎么样?”男孩的父亲愤怒地说。医生又淡然地笑着说:“我会尽力让你的孩子平安!我们一起为他祝福吧!”男孩的父亲愤愤地说:“当一个人对别人的生死漠不关心时,才会这样说。”几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医生高兴地从手术室走出来,对男孩的父亲说:“谢天谢地,你的儿子得救了!”还没有等到男孩的父亲答话,他便匆匆离去,并说:“如果有问题,你可以问护士!”“他怎么如此傲慢?连我问问儿子的情况这几分钟的时间他都等不了吗?”男孩的父亲对护士愤愤不平地说道。 护士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他的儿子昨天在交通事故中身亡了,我们叫他来为你的儿子做手术的时候,他正在去殡仪馆的路上,现在,他救活了你的儿子,要赶去完成他儿子的葬礼。”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许很难遇到故事中极端的事例,但是,总会遇到喜欢怀着恶意揣测别人的人。有这种心态的人自己其实也很累,过得并不轻松。这样的人在恶意揣测别人的同时内心是无比煎熬的。面对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生活态度,心里保持的美好多一点儿,这样世界就会对你美好越来越多。


    “你可能只知道他的名字,而你可能不知道他的故事”

    在微信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一天午饭后,几个关系较好的同事一起忆苦思甜。同事小涛说,上学时候真穷,为了省两元钱的车费,宁愿走3里路回家,而且是土路,坑洼不平。我们几个同时附和,是啊,那时候大家都穷,能省则省。而同事小丽却满脸惊奇地说:“为什么呀?走那么长时间就为了省两块钱值得吗?多累啊。”是啊,要是放到现在我们肯定不会那么做了,可当时的我们不但没觉得累,还为自己省钱了。这个故事就说明了小涛和小丽两人现在虽是同处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可是两人的生活经历差距很大,以至于两人对同一件事儿的观点有很大的分歧。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有这样一则新闻:1月25日,河南洛阳降暴雪,汽车站发往各县的公交停运。60岁的赵大爷不舍得打车,于是背着凉席、电扇和棉被等,徒步回80里外的老家。以一般人速率的话,中间不休息需要走将近7个小时。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会认为那么大岁数的人,宁肯在风雪里走那么长时间,也不舍得花钱,真是小气。当人们问他为何选择走着回家,他说:“年龄大了,挣钱不容易,一个月2000多元工资,工钱还只给了一半。省下些路费,过年给老伴儿买件新衣服穿。”我想当人们听到这个解释的时候就该理解这位老人的行为吧!在这里,我想起了几乎每年春运过年回家的经历。每年春节前后坐火车,我就能遇见很多农民工背着很多东西去坐火车。这些人背的东西在我看来一不值钱,二也笨重。有的背着被褥,有的背着衣服,甚至有的还背着做饭的锅,这让我很不理解,春运期间挤火车本身就很不便,为了这些看似不值钱的东西而背着这么重的负担值得吗?我心里想:“这些人真是太爱财了。”有一次,我试着问一位农民工:“背着那么多东西回家多麻烦,你这些东西也不值钱,下次出门打工再买一些不就行了?”这位农民工回答:“东西虽然不值钱,但是如果每次去一个地方就重新买的话也会花不少钱。家里用钱的地方又多,自己挣得钱又很有限,省一分是一分。”听了这个回答,我对自己刚才的猜想有些羞愧,我在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的时候就猜测他们的为人实属不该。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旁观者是不能只凭猜测去品评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


    愿每一个人都被宽容以待

    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信大多数人都曾被别人随意的评价过,大多数人也曾经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轻易地品评过别人,给予过别人这样或那样并不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指指点点只用花费几秒钟,但是大部分人不愿意花费精力去理解事情为什么发生和这个人的有关背景。之所以这样的事情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原因尽管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彼此的不够理解和宽容。因此,若要这样的不好的现象逐渐减少,乃至杜绝,就需要人与人之间多点儿理解和宽容。
    愿每一个人都被宽容对待,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误会、矛盾以及相互给予的不中肯评价就会少很多了。人和人理解和包容的增多基础在于能够换位思考。换位思考,顾名思义就是换个位置思考问题,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他人,理解至上。换位思考,给别人宽容、给别人以理解、给别人以帮助、给别人以温暖、给别人以认同是一个文明人成熟的应有表现和素养,也是一个文明人应追求具备的能力。
    只有换位思考,才能感受别人的难处,能体谅别人的不易、能宽恕别人的错误,才不会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别人的生活,才不会习惯从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出发,对未知的事情进行评判,才不会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生活,才不会因每个人因立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互相指责,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有更多的理解与宽容。人和人之间理解与宽容多了,那些轻易评论别人,给别人乱贴标签事情也就会少了,世界将更加美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