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创建国家级出口袜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促进袜业发展成效明显
我市创建国家级出口袜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促进袜业发展成效明显
本报讯(记者 宋建立 汪琳)日前,我市创建国家级袜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获批。11月28日10时30分,吉林省国家级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务大厅3楼新闻发布厅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白三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白三迎就记者提出的“创建国家级出口袜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给辽源制袜业带来什么积极影响”问题作了回答。他说,辽源作为“中国袜业名城”又取得了国家级出口袜制品示范区的殊荣,这为辽源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委、市政府在推进经济转型的同时,把纺织袜业作为重点予以培育和扶持,实现了产品质量提升、产业优势再造。
出口示范区创建以来,在吉林检验检疫局、吉林省商务厅的大力支持下,辽源市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不同层面呈现出许多成效。一是产业集聚和品牌效应明显增强。我市袜制品企业840家,示范区企业37家,拥有自主品牌27个;2016年棉袜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2017年预计增长14.3%,实现产量32亿双、产值100亿元,为辽源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出口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创建工作促进了袜业转型升级、外贸结构优化,形成了出口竞争新优势。出口额大幅提高,同比增长105%;出口国由传统的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几个国家,增加到荷兰、日本、德国、哈萨克斯坦等十几个国家。三是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企业注重技术研发,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达6项;出口品种由传统的纯棉袜扩展到竹纤维、碳纤维、抗菌、抗静电等多种新材料的功能类袜品。四是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我市建有通过国家CNAS认可的国家袜制品及原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创建后的示范区内企业全部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有10家企业被纳入吉林省消费品工业“三同”工程首批试点名单,示范区的创建提升了行业质量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