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匠心依旧:他在鲐背之年不忘初心
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如何走好未来的发展道路、还要多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怎样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事多年宣讲工作、91岁高龄的栾文盛把宣讲党的十九大报告又一次作为自己的责任使命,再次来到群众中间——
匠心依旧:他在鲐背之年不忘初心
本报记者 李艳红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宣讲十九大报告让91岁高龄的栾文盛像学生一样拿起纸和笔,写满了整整77页稿纸。
不觉得辛苦吗?面对记者关切的询问,栾老露出慈祥的笑容,说:“我不会电脑打字,也没把写字当做一种负担,而是当成一种追求、一个向往,乐在其中。”
不久前,福民社区召集社区干部和群众来听十九大报告的宣讲课,这是栾老在十九大之后进行的第三场宣讲。“我今天到这来,就是想把大家对十九大报告中不太懂、不明白的地方,给大家讲懂、弄通……”栾老从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内容讲起,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栾老经历过旧中国的苦难岁月,见证了新中国如何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以自身经历谈报告精髓,让人不禁思潮起伏、感慨万千,从而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栾老虽年事已高,但宣讲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有力,大家听得是津津有味。“我原以为自己年龄大了,啥也记不住了,但跟人家栾老一比,真是感觉很惭愧,人真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跟上时代的脚步。”听完栾老的宣讲,68岁的社区居民方淑芹很是感慨。考虑到栾老的年龄,社区本来只安排了半个小时的宣讲时间,但栾老执意不肯。“宣讲十九大报告必须讲精、讲细,这样群众才能听懂、明白,达到宣讲的效果。”
栾老以身作则的风范,激发了社区干部对工作的强烈热情。宣讲结束后,意犹未尽的社区干部们纷纷围在栾老身边,咨询怎样做好新时代社区工作。栾老跟大家说:“社区管理工作复杂、难度大,要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必须做到细和实,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百姓疾苦。”栾老建议社区干部们一定要重心下移,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积极发挥社区组织作用,实施政府、社会和居民的三方良性互动,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干部只有做好这几条,社区工作才算真正做到了实处。栾老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我希望自己能活到宣讲党的二十大、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那一天。”栾老在离休前一直在市委党校工作。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守着一份坚持、守住一份承诺。栾老说,一个人的职业是分工问题、事业是信仰问题、学习是基础问题,光有信仰不学习是行不通的。所以,学习成为了他的终身事业,更让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