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爱国,让你想到什么?
提起爱国,让你想到什么?
祖国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血脉根络割舍不断的土地。爱国家、爱人民,是每个人最自然的情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一个人的爱国情。爱国,这个词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当听到“爱国”这个词语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答案一定是各种各样的。爱国,不是宣扬的口号,而是表现在人生的各个方面。“国”,很伟大的一个字眼;“爱”,很磅礴的一种感情。这两个字放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宏大的事情,却又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提起爱国,让你想到什么?
爱国是中国人最深的情怀
爱国,简单地讲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是每一位中国人最深沉的情怀。我们愿意将祖国比作母亲,因为祖国为每个生长在其怀抱的人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和灵魂依托。
悠悠千年,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不曾改变,爱国精神一代代地传承,形成了独特而深沉的爱国文化。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一言以蔽之可以说是一种家和国家相统一的家国情怀。千百年来,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演进中,形成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社会价值逻辑,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逻辑。家国情怀也由此深深植根于每一位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在中国人心中,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是有了这样的情怀,才有了强大而珍贵的爱国精神。爱国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骨头、脊梁和魂魄。在爱国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创造了不朽的历史功绩。在爱国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成了生生不息、战无不胜的国家和民族。在爱国精神的指引下,中华民族会不断地燃起源源不断的动力去追逐中国梦,以昂扬的斗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穿越历史沧桑,它不随时光流逝而减弱,它已经成了人们身上抹不掉的基因。
爱国就是做好自己
爱国是中国人最深的情怀。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个人都有具体的爱国方式和爱国行动。那么,作为现代人,我们又该如何去诠释我们的爱国情怀呢?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人。他们的年龄和工作各不相同,但是,都认为爱国就是做好自己。
采访对象王世纪是一名技术工人,今年35岁。他说:“我从小就受爱国主义教育,爱国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浓烈。我小的时候认为爱国是一种很大的事情,自己那么小不知道该如何去爱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爱国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每个人的爱国行为都应该是具体的、不一样的。我现在认为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爱国。我是从事技术工作的,因此,我觉得追求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生产合格产品就是爱国。”采访对象黄丽曼从事服务行业,今年45岁。对于爱国的理解,她说:“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为祖国的进步,贡献自己绵薄之力。我觉得我虽然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但是,我为我的服务对象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让他们满意就是爱国。在我心里,爱国就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儿。”
爱国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爱国的行为不必非得是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或是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刻才能做出的行为。爱国行为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举止当中,就像上述的采访对象所说的那样,完善自我、做好自己就是在爱国。
爱国就是要有责任感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出了每一位公民对国家的繁荣都应承担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人人有责主要表现为人人尽责。人生长在一个国家,总是有责任的。梁启超说得好,“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固然,在一个国家内由于社会角色、职业分工、所在岗位不同,每个人责任的性质、大小、轻重是有区别的。但是,不论所居何职、所事何业,都有其共同的爱国责任,这是相同的。
在中国历史中,那些爱国人士的义举流传青史,被后人讴歌赞美。屈原的爱国,是以身报国;岳飞的爱国,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的爱国,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辛弃疾的爱国,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谭嗣同的爱国,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840年,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于是爱国便是救民族于危亡:是黄花岗的72烈士;是秋瑾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那些爱国人士的爱国举动不但需要我们铭记,更需要我们见贤思齐,不忘爱国情怀,心怀爱国情怀,永记爱国责任,把自己打造磨砺成对祖国有用的人才,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爱国需要包容自信开放
在地球已成“村”的今天,爱国绝不是抱团封闭、一叶障目,而是开放、包容、宽厚、自信。因此,在日益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每一位爱国公民都应该以开阔的眼光看世界发展大势,胸怀世界,以自信包容的心态爱护自己的国家,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爱国就要开放包容,这是时代的实际决定的。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不是往日意义上的那个中国。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只是物质上的强大,还要求她的国民具备更自信的心态。作为世界公认的大国国民,我们的心态理当更加开放、包容、坚韧、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合则强,孤则弱”“大家发展才能发展大家”。伴随着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央,如何在全球坐标上找准定位,在世界视野里展现自己,已经成为每一位中国人的必答题。打开“爱国”的方式,也应该变得更加从容、自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让祖国的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和持久。
爱国就要心怀感恩
我们常把祖国比作“母亲”,这就充分证明我们对祖国爱的深沉。没有祖国的强盛就没有个人的幸福生活,没有祖国的进步,就没有个人的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当对祖国心怀感恩。在采访中,很多人都对祖国心怀感恩,话语中透露出对祖国浓浓的深情。
刘斌舞今年73岁。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他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祖国的每一个进步都影响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说起什么是爱国这个问题,刘斌舞兴奋地说:“没有国哪有家,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也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现在人们过上吃喝不愁的好日子,那还不得感谢我们的国家啊!我是打心眼里爱着这个国家,感恩着这个国家。我老了为国家做不了什么了,但是,我会把对祖国的这份感恩之心传递下去。”王倩楠38岁,工作稳定,家庭幸福。说起什么是爱国,他这样说:“我觉得多点儿感恩,并把这感恩转化为积极的正能量和行动为社会和国家做一点儿有意义的事情就是爱国。我想每个人都能意识到没有国家的好,哪有个人的好这个道理。祖国为我支起最美的人生舞台,我对祖国充满感恩,我会为祖国变得越来越好做出自己的努力。”
没有国,哪有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对祖国心存感恩就是爱国,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哪里会有建设国家的热情?平时多感恩一分,祖国的困难就会减少一分,她的发展就会加速一分。
爱国应该学会理性
我们常说,爱国不需要理由。但是,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首先是一种运用理性的能力。因此,真正的爱国就应该学会理性
我们也应该懂得,爱国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然而有些人却不以为然而作出一些冲动甚至是过激的行为。据媒体报道,为了声讨“南海仲裁闹剧”,少数“爱国人士”做出了拉横幅围堵肯德基的不理性举动,警方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予以制止。某地公安部门发布公告称,表达爱国热情,值得肯定,但绝不可做出过激行为,更不允许逾越法律底线。此类非理性爱国行为在2012年日本“购岛”事件时就曾有发生,在“保钓”游行中对日系车辆进行打砸,甚至把我们同胞车主打成重伤,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像这样极端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说明很多人并没有做到任何理性爱国,甚至是还会有一些人打着“爱国”的旗号,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爱国作为一种高贵的情感,不能没有理性的支撑。否则,爱国就会变成一种浅薄的情绪宣泄,就会失去本来应有的深厚底蕴。结果,要么冲动盲干、误入歧途,如个别打砸哄抢的流氓“爱国”者;要么一时热度、不能持久,如某些唾沫飞溅的口头“爱国”派。真正爱国者,既要有爱国之情,又要懂得如何爱国,线上线下都该如此。
爱国是神圣和庄重的,需要每一个人去捍卫。但是,请每一个人记住理性爱国才是最重要的。
爱国就是为祖国进步而骄傲
回顾过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曾屡经挫折,但是我们没有屈服,外来势力没有冲散我们,帝国主义没有打垮我们。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不断战胜挑战,涅槃重生。
现在,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可谓一日千里。如今,改革开放为祖国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由于祖国的强大,香港和澳门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得以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送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国家;“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更是显示了祖国科技的进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一系列的成功,证明了今天祖国的强大和繁荣。祖国,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爱国重在行动
爱国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更需要用实实在在行动去践行的坚定信念。爱国不是用来喊口号的,而是我们把它作为一种行为去表现出来,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爱国重在行动就要做到从我做起。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抽象的、遥远的,而是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爱国从我做起就要告别夸夸其谈,摒弃纷争抱怨,严于律己,用行动胜于言语的精神担当,用实际行动,注意从小事、小节、细致具体的行为入手,在点滴小事上就可以发掘出其爱国的一面,做一名有品格的爱国的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
爱国重在行动就要做到从当下做起。人人只有良好的爱国意愿和爱国情怀还远远不够,而需要以时不我待、真抓实干、奋发图强的时代使命感,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
爱国重在行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团结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位中国人添砖加瓦,需要每一位公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爱国的信念。
关于爱国你是怎么做的?
市民张小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脑海、付诸行动。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此来要求自己,做合格的社会公民。
市民黄晓敏:我觉得自觉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叫爱国。因此,我会在工作和生活中朝这个方向努力。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统一。
网友“聪明的笨笨”:爱祖国的口号从小我们就会说,但是爱国不是仅仅靠说说就行的。我把爱国的情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有损国人形象的事儿不做,低素质的话不说。
网友“走走”:自信一些、务实一些,把该做的事儿做好,不该做的事儿不做,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国。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锋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