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式教育”引人反思

“虎妈式教育”引人反思
本报记者 陈博琳

 

    周末,利用难得空闲的时间和老妈去了家附近的浴池洗澡,因为是周末,所以人还挺多的。换好衣服找到位置后,我们发现,站在对面的一个小女孩行为举止有点“怪异”,她手里一直拿着一条长毛巾遮住自己的左侧身体,隐约中可以看见青紫色的伤痕,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被人打的。职业的敏感性让我“忍不住”地询问了和女孩一起来的老人。老人是女孩的奶奶,她说,女孩今年11岁,身体上的伤痕是拜她严厉的母亲所赐,只因为她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瘦小的身体搭配上青紫色的伤痕,令在场的许多“妈妈”都眼圈泛红,有的甚至说要报警。
    记得上学的时候,班上有的同学就会申请多个QQ号,说是留给将来的孩子的,不能让孩子在QQ号等级方面输在起跑线上。也许是说笑,但是,现在孩子们的身后确实有一群望子成龙、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如狼似虎”的家长。孔子曾经强调过“因材施教”,意思是教无定法。教育方式之难,其实难在“考评”。中国的传统教育,向来都是比较严厉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教育方式无法复制,孩子个性又大不相同,但是,很多好孩子又是夸出来的,对孩子的尊重和欣赏,则是家庭教育的通行良方。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虎妈式教育”的意义,在孩子本身没有自制力、不能明辨是非的时候,“虎妈式教育”也许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虽然过程有可能“虐心”,但出发点终归是好的。但绝不能否认的是,“虎妈式教育”反面效果也比较突出。就比如,记者在浴池看到的那个女孩,眼神里的惊恐、无助和身体上的伤痕就足以证明这种极端教育方式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