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钻空子勿偷懒 将“禁烧”进行到底

莫钻空子勿偷懒 将“禁烧”进行到底
本报记者 王茵

 

    自2013年清明节,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禁止制作、加工、运输、销售及焚烧封建迷信用品活动通告》至今,我市开展“禁烧”活动已三年有余。
    三年来,“禁烧”成效逐步显现,每逢祭祀节点,城市上空烟雾漫天、纸灰飞舞的现象已少有出现。但随着监管力度的一步步加大,个别人仍固守陋习,甚至将“烧纸祭祀”行为从明处闪到暗处,学会了打游击、钻空子,路口不让烧便跑到小区里,前半夜管得严便挪到后半夜。而个别职能部门和监管执守的工作人员似乎也进入疲惫期,管多了怕惹麻烦,管严了怕起冲突。所以,可以这样说,“禁烧”进入了最后攻坚阶段。
    攻坚,顾名思义,攻打坚固的堡垒。按照军事理论,攻坚若要取得最后胜利恐怕需要讲点战术战略。至于如何讲?怎样讲?姑且不去理论,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取得“禁烧”战役的最后胜利毋庸置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美丽中国”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报告还强调,如今,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成为民生之忧,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是最大的民生福祉。要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进程中,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为人类生态文明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美丽、生态、文明中国,需要全体国民的呵护,需要大家的共同坚守。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更需要我们摒弃陋习,拥抱文明。焚香化纸的祭奠方式,不仅极易引发火灾和交通事故,破坏市容环境卫生,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雾霾天气的加剧,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还辽源百姓一个生态、文明、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为人类生态文明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希望大家莫钻空子勿偷懒,打赢最后攻坚战,将“禁烧”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