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落不下的“穆桂英”

阵阵落不下的“穆桂英”
——记全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李丽君
崔健 周时

 

    在洪水肆虐、生存绝望的时候,她来了,百姓有了主心骨;在两伙人对峙、剑拔弩张的时候,她来了,斗殴的双方很快就化干戈为玉帛;在铲奸除恶、清除隐患的时候,她来了,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她,就是辽源市公安局向阳分局社区警务室主任李丽君,百姓常常夸她:“属穆桂英的,阵阵落不下。”
    李丽君手机的来电显示基本上都是社区居民打来的,她能坚持做到随叫随到;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都是她走访、调查、调解时的工作记录,她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如数家珍似地将挨家挨户的家庭情况说得清清楚楚。社区民警工作,李丽君一干就是17年,在全市社区民警考核中,她年年名列前茅。她先后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民警察”“先进工作者”“辽源好人”“吉林好人”,先后荣记个人三等功四次、二等功一次。
    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决做百姓“最贴心的人”
    向阳社区位于辽源市区西南部,地处城乡结合部,方圆2.1平方公里,山地平地相连,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工业户、农业户混居,社区居民有6000余户、3万人。
    2005年5月,李丽君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请缨到向阳社区担任社区民警。“我之前一直做内勤工作,但身为一名警察,没办过一次案、没抓过一次罪犯,感觉真是白当了。”她坦言道。从那天起,由内转向外、从文转为武的李丽君成为了全市公安系统唯一一名社区女民警。
    当时,社区有一半以上住户为棚户区居民。身居半拉山一带,道路崎岖不平,尤其到了夏季,一人多高的蒿草丛生,还经常有蛇虫出没。为了快速、全面地掌握辖区居民情况,加强人口管理、治安管制,李丽君从此换下昔日最爱的高跟鞋,每天穿着平底鞋上山下山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外出时她随身总是携带一根木棍,充当防滑、护身工具,在漫山的蒿草中,若隐若现中依旧能看见那个娇小、不屈的身影。10多年来,她磨破的平底鞋有30多双,用来记录社区居民家庭情况的笔记本足有几打厚,谁家住哪儿、家中几口人、经济状况如何、流动人口有多少、特殊人群有哪些等情况,她都能倒背如流。
    随着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和在建小区逐渐增多,人口流动频繁,人员成分相对复杂,辖区人口管理管制的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面对辖区范围大、住户多、路难走、人难见等一系列实际困难,李丽君没有退缩,反而激起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白天见不到人,她就早饭前、晚饭后到居民家去拜访;平时见不到人,就赶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去,耐心等待、亲切沟通,直至见到住户、问明情况为止;为了与群众拉近距离,她每天坚持和社区群众一起晨练、跑步、打羽毛球,晚上和中老年居民一起跳广场舞、扭大秧歌,与贫困户、孤寡老人唠家常……不知不觉中,李丽君已成为社区居民家的“常客”,而老百姓也渐渐被她的真诚与执著所打动。
    现在,谁家有矛盾都找她调解,谁家有困难都找她帮忙,谁家丢了东西也向她反映,经她手解决的邻里纠纷、夫妻吵架、孩子上户口等琐碎杂事不计其数。在她根据居民结构、行业特点、分布情况建立的8个微信群和1个平安服务群众公众号上,关注和参与的社区居民数量与日俱增。居民们常说:“李警官待我们亲如一家人,有啥事找她,从来二话不说就过来帮忙,啥事交给她,我们放心,她替我们考虑得也很周全,特别贴心。”
    用心调解、用智办案,出色演绎“谁说女子不如男”
    社区民警肩上扛着一方平安。对于居民而言,谁能为他们铲奸除恶、化解矛盾、清除隐患,谁就是好民警,他们就信得过谁。起初,很多人看到李丽君都表示怀疑:“新来的社区民警是个女的?文文弱弱的能顶什么用啊?”然而,“脑子里有任务、眼睛里有坏人、心里有激情”的李丽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赢得了群众信任。
    每到汛期,李丽君最惦记的是住在棚户区危房中的10多户居民。2014年7月的一天夜里,李丽君被雷鸣声惊醒,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想到危房里可能受灾被困的居民,她坐不住了,连忙叫上丈夫驱车前往棚户区。赶到现场,她发现山洪即将爆发,便立即将情况上报给领导。随后,她第一时间冲到孤寡老人许桂荣家中,此时大水已灌进屋中,老人正蜷缩在炕上不知所措。李丽君见状,赶忙让丈夫背起老人迅速转移。紧接着,她又与丈夫一起组织动员其余危房中的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并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了衣被、食物和洗漱用品,为其安排适宜的避难住所。那一夜,在李丽君夫妻俩的及时援助下,10多户居民一直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事后,丈夫时而打趣她道:“我见过干活儿不要命的,还头一次看到带着家属一起拼命的。”
    同年8月,6委1组的一口百年老井因工程队修路时将路面加高而导致地势下降、污水倒流、水质浑浊,无法正常供人饮用。近百名群众找到工程队讨要说法,工程队却置之不理,引起了附近居民的强烈不满。双方对峙、剑拔弩张,一场冲突随时可能爆发。李丽君接到报警后,带领辅警迅速赶到现场,她不顾个人安危,冲到双方中间极力劝说,随后一边组织辅警彻底清淘老井,一边耐心地做工程队的思想工作,在老井和道路之间修建一个引水槽,将污水全部排出,妥善解决了七八百户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
    工作多年,李丽君有个改不掉的“毛病”——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习惯性地留意异常情况,还经常教导手下的“小徒弟”要学会观察人的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细微之处以及身处的周围环境。
    2013年8月的一次入户信息登记中,因为李丽君的“火眼金睛”察言观色,钓出了一条隐藏14个月的“大鱼”——河北临西县的网上通缉的犯罪嫌疑人纪某。为了不打草惊蛇、确保抓捕一次成功,她放弃与穷凶极恶的逃犯面对面搏斗的打算,决定“智取”。经过连日来的蹲守,她观察了解到犯罪分子的居住环境和起居出行情况。在缜密安排、布控下,她带领其他民警在大雨滂沱中趁通缉的犯罪嫌疑人不备,将其缉拿归案;2017年元旦期间,李丽君接到辖区群众报警,某小区一单元楼里存在危险分子,时常大喊大叫,用斧头砍砸邻居房门,左邻右舍非常恐慌害怕。李丽君闻讯后觉得情况比较复杂,便立即查询信息,进行网上比对,锁定其为在沈阳、天津等地实施多次盗窃案并有吸毒史的网上逃犯张某。经过长期的蹲守、观察、调查,她发现张某十分狡猾、不肯出门,给直接抓捕增加了难度。于是,她决定改变战术,自己甘当“诱饵”,协同其他民警进行抓捕。面对前科累累、性情凶残的罪犯,李丽君毫不畏惧、冲锋在前,用胆大心细、有勇有谋的“女汉子”精神换得了一方平安。
    生活向左、工作向右,日志上书写了责任的厚度
    担任社区民警以来,李丽君一直兢兢业业,无愧于群众、无愧于头上的警徽,唯一亏欠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在她记录的一本本日志中,有两件憾事如鲠在喉,让她至今回忆起来仍觉得十分愧疚。
    2015年4月,原本订好跟女儿男友的家人见面、商量结婚事宜。眼看双方父母和亲友都到齐了,李丽君的电话铃声却突然响起,电话那头的一户居民说,6委3组两户居民因孩子打架发生矛盾,双方家长情绪十分激动,甚至大打出手,场面很混乱,谁也劝不动,希望她能去调解一下。感觉情况紧急的李丽君,简单地和亲友打了声招呼就急匆匆地离开了。亲友们一直等到晚上9点多钟也不见李丽君的踪影,最终两家人不欢而散。
    而最令李丽君愧疚难安的是父亲病危那天,她得知辖区200多户小区业主因开发商违约、房屋出现质量问题而不能按期入住,集体组织到市政府上访的消息后,放弃了到医院看望父亲的计划,立即赶到现场,利用自己和上访群众熟识、深得信任的优势,进行疏导、沟通、调解,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钟才结束。等到一切平息之后,李丽君掏出手机发现有10多个未接电话、12条短信,最后一条是大姐发来的:“爸爸病故,速回!”一时间,她觉得天塌下来了,两行热泪不知什么时候已淌满脸颊……
    李丽君每天几乎是早上6点钟上班、晚上9点钟左右才到家。女儿从上小学到中学毕业,她没接送过一次;结婚近30年,从没和爱人、孩子远行旅游过;有一次爱人有事让她去开家长会,老师将她拒之门外,直到孩子打电话告知“她确实是我妈妈”时,她才参加了一次家长会。在李丽君看来,她对家人的亏欠太多太多,他们嘴上也没少埋怨她,但她知道在关键时刻家人是她最坚强的后盾。“干我们这行,就注定了‘生活向左,工作向右’。虽然有些许遗憾,但我从不后悔,因为从小同样身为警察的父亲就教会我什么叫责任。作为一名警察、一名共产党员,我更要做好这一点。”李丽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