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搭台” 老妈“唱戏”

    年近花甲的农村妇女张俊英,在儿子孙国昌的说服下,放下锄头,颠起炒勺,从一个普通村妇转型成为都市快餐掌门人。正是:人老心未老,花甲始创业;向来不服输,越活越精彩……

 

儿子“搭台”  老妈“唱戏”
本报记者 赵强

 

张俊英做的汤条口感滑爽、劲道。 本报记者 魏利军 摄

 

    泡米、磨米、沥干、和面,用专用的汤套向锅内挤压汤条,再将成型的汤条下到冷水容器内,如无数条金龙翻腾于云里雾里,让人垂涎欲滴……每天7时,位于中医院南侧商业城地段的“四舅妈汤子馆”便开始营业了。“烫过的面,再烫一回并揉和均匀,然后让熟面更多一些,这样攥出的汤条不易断,而且口感会更滑爽、更劲道。”7月21日,店老板张俊英说起汤子头头是道。
    无心插柳柳成荫,创业念头往往萌生于无意之间。今年58岁的张俊英是东辽县渭津镇尚义村人,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年初,张俊英的儿子孙国昌考虑到父母年龄大了,便提出让老两口进城一起生活,方便照料。起初,张俊英并不愿意搬到城里,主要是舍弃不掉几十年的农村生活习惯。“干农活这么多年,自己都习惯了。如果不干农活,在城里干待着,我怕不习惯。”张俊英道出了心里话。
    “以前小时候在农村,隔三差五就会给我们几个孩子压汤子吃。搬进城里,我给您开一家汤子馆,保证让您老人家闲不着、有事干,咱还可以请村里的人到店里打工增加些收入。”听到儿子这么一说,触动了张俊英心底的那根弦儿。张俊英当时琢磨着,“村里真有几个姐妹家境不大富裕,要是自己开个汤子馆,或许还真能帮衬她们一把。”
    “早些年做汤子,是自给自足,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做生意。而开一家汤子馆,得了解资金、采购、销售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由于这些方面原来咱没接触过,所以我就到哈尔滨开始学艺。”张俊英说,到哈尔滨学习半月有余,学习酸汤子的保存、经营方面的经验,也会到街头、市场向卖酸汤子的摊贩们讨教。学成后,张俊英回到了辽源,于今年4月在市里开起了“四舅妈汤子馆”,并雇用了东辽县渭津镇附近的几个村民到店里打工。“我能从村里搬到城里来,真得感谢张大姐的帮忙。我岁数也不小了,现在每月能赚2800元,真挺知足的。”52岁的东辽县渭津镇渭滨村2组村民沙桂梅是汤子馆的一名员工,她说道:“张大姐想得真周到,在步行街繁华地段给我们租了房子,免费提供住宿。从宿舍到汤子馆走路才几分钟,真是太方便了。”
    “每天早上5点左右起床到店里,晚上8点左右收拾完卫生后才回家。虽然辛苦,但自己能和几个姐妹一同忙碌感到很充实。”张俊英深知,只有自己先富起来,才有能力和资格帮助其他人。每天忙碌着,自然也会获得回报,虽然营业仅仅3月有余,但是汤子馆已经小有名气,附近街区不少市民都会特意到店里来吃汤子。“特别是中午,买汤子的顾客们都排着队,我做汤子忙都忙不过来,现在每个月的营业额基本在4万元左右吧。”
    说到未来的规划,张俊英充满憧憬地告诉记者,等到时机成熟就扩大经营规模,开2至3家连锁店,把汤子做成一道地道的辽源名小吃,这样就可以帮助更多乡亲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现状。